滇紅茶品質鑒評的程序。《圖+文》

滇紅茶質量的好壞、等級的劃分、價值的高低,主要根據茶葉的外形、香氣、滋味、湯色、葉底等因子,通過感官審評來確定。

滇紅茶的感官審評主要按外形、香氣、湯色、滋味、葉底的順序來進行。

01 看外形

外形鑒評一般是將茶樣倒人一個盤中,用回旋篩轉的方法使盤中茶葉分出上中下三層。

先看面裝和下身,然後看中段茶,看中段茶時將篩轉好的茶葉抓一把到手中,再翻轉於手掌看中段茶品質情況,並權衡身骨輕重。

看外形的一般要求,對茶樣評比上中下三檔茶葉拼配比例是否恰當,是否平伏勻齊。

紅碎茶雖不能嚴格分出上中下三段茶,但樣盤篩轉後要對茶樣評比粗細度、勻齊度和凈度,同時抓一把茶在盤中散開,使顆粒型碎茶的重實度和勻凈度更容易區別。

02 開湯

稱取3g茶樣投人審評杯中(審評杯容量為150ml),註人開水,泡水量應齊杯口,一般茶水比例為1:50,5min後將茶湯倒入審評碗,倒茶湯時,應將杯中殘餘茶汁完全濾盡。

開湯後先嗅香氣,快看湯色,再嘗滋味,最後看葉底。

03 嗅香氣

嗅香氣時二手拿住審評杯,另一手半揭開杯蓋,靠近杯沿用鼻子輕嗅或深嗅。

為了正確判別香氣的類型、高低和長短,嗅時應重復一兩次,但每次嗅的時間不宜過久,二般3s左右。

嗅香氣應以熱嗅、溫嗅、冷嗅相結合進行,熱嗅重點是辨別香氣正常與否,以及香氣類型、高低。

因茶湯剛倒出時,杯中溫度過高,嗅覺神經受到燙的刺激,敏感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辨別香氣的優次,還是以溫嗅為宜,準確性較大。

冷嗅主要是辨別香氣的持久程度。

審評香氣時應避免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抽煙馨香脂、香皂洗手等會影響鑒別的準確性。

04 看湯色

審評茶湯要及時,因為茶湯中的成分與空氣接觸後很容易發生變化。

湯色易受光線強弱、茶碗規格、容量多少、沉淀物多少、沖泡時司長短等因素的影響。

如茶湯中混入茶渣殘葉,應以網匙撈出。

審評時,用茶匙在碗裡打一圓圈,使沉淀物旋集於碗中央,然後開始審評,按湯色性質及深淺、明暗、清濁等評比優次。

05 嘗滋味

味感有甜、酸、苦、辣、鮮、澀、咸等。

味覺感受器是滿佈舌面上的味蕾,味蕾接觸到茶湯後,立即將受到刺激的興奮波傳入神經,並傳導到中樞神經,經大腦綜合分析後,有了不同的感覺,舌頭各部位的味蕾對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不同,如舌尖最易為甜味所興奮,舌的兩側前端最易感覺咸味,而兩側後部易為酸味所興奮,舌心對鮮味、澀味最敏感,近舌根部位則易被苦味所興奮。

審評滋味時,茶湯溫度應在50℃左右最為合適。

如果茶湯太燙,則味覺受強烈刺激而麻木,如茶湯溫度過低,味覺感受到的靈敏性差,同時茶湯中對滋味有關的溶解物逐步被析出,湯味由協調變為不協調。

評滋味時,先取一淺匙茶湯吮人口中,使茶湯在舌頭上循環滾動,接觸到舌頭的不同部位,這樣都能正確的、全面的辨別滋味。

審評滋味主要按濃淡、強弱、爽澀、鮮滯及純異等評定優次。

06 評葉底

審評葉底主要靠視覺和觸覺來辨別。

根據葉底的老嫩、勻雜、整碎、色澤和開展與否來評定優次,同時還要注意有無其他摻雜。

評葉底時,將審評杯中沖泡過的茶渣倒入審評蓋的反面,倒時注意把粘在杯壁、杯底的細碎茶葉倒幹凈。

先將葉張拌勻、鋪開、撳平,觀察其嫩度、勻度和色澤。

審評時,要充分發揮眼睛和手指的作用,手指按撳葉底的軟硬、厚薄等,再看芽頭和嫩葉含量、葉張卷攤、光糙、色澤及均勻度等區別優劣。

註:文章摘錄於《滇紅》,部分照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望聯系作者刪除

文章沒有唯美的圖片,隻有樸實的文字,這就像是我的個性。

我是一個雲南茶區的小茶農,因特別喜歡茶,也因茶結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發燒友,這也是人生難得的一份茶緣。

如果你喜歡普洱茶或滇紅茶,可加我個人微信交流:sfy407(長按復制) 邵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