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白茶時候遇到的那些疑惑
白牡丹居然比白毫銀針貴
同樣是牡丹
價格怎麼差那麼多?
貨比三家,越比越糊塗
文 | 小白
01
買東西的時候人們通常都會貨比三家,如此才能夠買到更加實惠的東西嘛。
並且在比較的過程中還能夠發現很多自己原來並不了解的東西。
但是很多茶友給小白反應說自己買白茶的時候也是如此。
卻越比卻越糊塗了,這是為什麼呢?
更有快言快語的茶友會說:你家的白牡丹比別人家的白毫銀針還貴,憑什麼呢?
這位茶友的問題小白並不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直白的確實是第一次呢。
想必有很多茶友都是這麼認為的吧:白毫銀針比白牡丹貴。
這是個誤區哦!是不是大吃一驚呀。
02
白毫銀針一定比白牡丹貴嗎?
其實不然,白茶中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這樣的分類是根據鮮葉的品種和老嫩等級來劃分的,品質以及工藝都沒有列入其中。
但是茶葉內質的薄厚以及工藝都會對白茶最後的品質產生影響。
所以咱們在買白茶的時候可不能隻看著品級,還要參考其他的因素哦。
白茶鮮葉中內質的薄厚與白茶所生長的環境掛鉤,這也是很多人在買白茶的時候尤其註重產地的原因。
一般來說,不同環境下白茶的內質薄厚是這樣排列的:平地白茶<高山白茶<荒野白茶
由於高山上的白茶有得天獨厚的的環境優勢,不論是雲霧對白茶鮮嫩度的保護、高山空氣和水源對白茶生長的影響、晝夜溫差對物質積累的差異與平地白茶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荒野白茶更是,內質豐厚紮實,野味十足,跟平地茶比起來頗有些雲泥之別了。
03
說完了環境對白茶的影響,再來說說工藝。
工藝對白茶的品質影響很大嗎?
原料足夠好的話,怎麼折騰應該都差不到哪兒去吧。
果真如此麼?
白茶的含水量可就包含在工藝這一項裡呢,有些白茶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含水量偏高。
就像是註水的牛肉,以為是撿到了便宜,實際上都扣除在多餘的含水量裡面了。
購買這樣的白茶也就歡樂了一時,喝起來有水味,陳化後有酸味,還容易黴變,日後儲存起來有的是苦沒地方訴。
除了含水量之外,還有萎凋的時候的工藝。
薄薄的抖在在竹篩上跟直接在地上鋪上厚厚的一層的,肯定有差別。
根據陽光的強度將曬茶竹篩搬進搬出的和不論早晚直接放在陽光下暴曬的,肯定有差別。
說來就是粗制濫造和匠心慢造的差別,再好的茶經不起這樣粗糙的工藝。
04
再講一個問題,也是茶友們經常會感到困惑的。
為什麼同樣是白牡丹,價格卻有很大的差異?
除了上述的生長環境以及工藝之間的差異之外,白牡丹是有分為特級和一到三級的。
特級牡丹的芽頭肥壯、葉張幼嫩且也被上的白毫較多,香氣中的鮮爽氣也較足。
而三級牡丹的芽頭小,白毫稀疏,臘葉也會比較多,香氣更為平淡。
在環境和工藝相同的情況下,隨著品級有價格上的差異這不是很正常的嗎?
對了,有時商家會用等級比較低的白牡丹來充當一般的白牡丹的價錢,可要小心分辨哦。
05
頭采米針是不是就特別好?
每年白毫銀針上市的時候,就會有茶友來問:小白你家還有頭采米針嗎?
而且還不少,看來大家對頭采的執念還是很深的呀。
其實頭采米針就是每年春天最早萌發的那批白毫銀針,與一般的白毫銀針比起來,米針更像是娃娃。
胖乎乎的,像是飽滿的大米一樣。
白毫銀針的采摘很困難,在茶樹的枝丫間,像是撿取黃豆一般采摘。
米針采摘起來就更加困難了,個頭小,芽頭稀疏,相當耗人力。
其實小白覺得就像是去廟裡上香一樣,沒有必要執著於頭香,心誠則靈。
就算不是頭采,只要選擇好了產地和工藝,品質同樣是非常好的。
甚至有些米針由於過早采摘,發育還不是很成熟,品質反而不如一般的白毫銀針呢。
06
以上就是茶友在買茶的時候經常會遇上的誤區啦。
在購買的時候要更看重價值而不是價格。
一定要綜合考量,環境、工藝和等級都是影響價格的原因。
特別是要注意,白毫銀針的產地以及白牡丹是否符合品級。
在與茶友接觸的過程當中,聽過不少的買茶史,對價格有疑惑是很正常的。
但是自己的嘴巴不會騙人,兜兜轉轉,白茶家族還是留下了很多的忠實茶友呢。
謝謝你們都還在,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