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中的普洱茶。《圖+文》

普洱茶可以從采摘的時間來劃分,分別劃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普洱春茶,是二十四節氣立春至立夏期間采摘加工的茶。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

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春茶,統稱早春茶。

『明前茶葉是個寶,芽葉細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

它可分為『頭綱茶』(又名『頭幫茶』)、『二綱茶』(又名『二幫茶』)類,『頭綱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發第一次采制的春茶,『二綱茶』是第二次抽芽後果制的春茶。

雨前茶即『谷雨』節以前采制的春茶。

『谷雨』至『立夏』所采的茶葉叫『春尾茶』。

普洱夏茶則是根據二十四節氣立夏後至立秋前所采摘加工茶為定義。

普洱夏茶是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在二十四節氣芒種至小暑期間采制的夏茶。

滋味濃厚,又稱『細黑條』。

因為夏天高溫,光線照射強,茶樹生長快,有利於茶葉碳代謝的進行,生成大量帶苦澀味的茶多酚。

一般夏茶適合制發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轉換為茶黃素、茶紅素和茶褐素。

夏茶外形一般都是葉片輕飄寬大,嫩梗瘦長,對夾葉多,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

普洱秋茶,又稱為『谷花茶』,是指在是二十四節氣立秋至白露之間(一般是本年10月到11月)采摘加工成的成品茶,其外形類似夏茶,白毫纖細富光澤,葉條色微黃,內質比夏茶好。

普洱冬茶是在二十四節氣白露以後所采制茶葉統稱為冬茶,又叫『底茶』。

白毫光亮,葉條枯黃少油潤,多宿葉,內質滋味較淡薄。

舊時很少采摘。

雲南除低熱地區有少量采摘外,大部分茶區幾乎不產冬茶。

普洱冬茶茶樹主要生長部位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樹根部合成後再運輸到頂端。

茶樹經過冬眠後,內部儲藏了許多營養成分;在冬、春季陽光照射弱,茶樹生長緩慢,是茶葉中某些香氣物質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此,春茶具有色澤油潤、香氣馥鬱、滋味濃厚回甘、葉底柔軟厚實的優點。

還有一般春茶都比較肥壯重實,毫毛較多,葉片脈絡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

想了解更多茶類資訊,歡迎關注:十二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