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雷雨來臨的時候,坐在窗前,看雨。
這雨是突然來的,不期,而至。
於是,豆大的雨滴才掉落下來不久,路上,便沒有什麼行人了。
都避雨去了。
伴雨而來的風,並不狂,隻比平時略大一點,刮得樹枝飄搖,卻刮不動雨水如註。
春雷響,萬物長。
三月雨,貴似油。
四月雨,好動鋤。
谷雨之後下這麼大的雨,對於農作物來說,實在是極好的助益。
太姥山上的茶樹,喝飽了水,想必都長得水靈靈的,極精神吧。
老人說,年年聽見第一次打春雷的時候,要站起來,跳一跳,這樣,一整年都不會有病痛——都跳掉了。
從善如流地站起來跳了跳,李麻花推門進來,不明所以,狐疑地問我,你是想成為劉畊宏女孩嗎?
我翻了她一個大白眼。
《2》
上次說到金駿眉,茶友來問了個問題。
說,在金駿眉裡喝到了微微的鮮爽感。
我微笑,回答他說,很正常啊。
那種空靈的雋秀的感覺,不就是桐木專屬的高山韻味麼?
半晌,茶友問了第二個問題,既然金駿眉是全發酵的,為何還有鮮爽感呢?
問得好。
這個問題,倒是妙。
把全發酵,與鮮爽感,放在了一個對立面。
這既涉及了金駿眉的制作工藝,又涉及了金駿眉的產區,還帶上了茶葉的內含物質屬性,但又並不深奧,還在大家能聽得懂的范疇。
故而,倒是值得我們分析分析。
《3》
金駿眉的加工制作,是使用了發酵工藝的。
不獨金駿眉,紅茶這一類茶,在加工的過程中,都使用了發酵工藝。
並且,在發酵的程度上,紅茶,可以算得上六大茶類裡發酵程度最高的,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80%。
當然,切切不要去翻紅茶的國標。
一翻就會暈掉——紅茶的國標裡明明白白寫著,紅茶的發酵程度,在20%——80%之間!
這就十分地難以理解了。
明明在現實當中,發酵程度20%,根本就算不得全發酵,甚至都算不得半發酵——半發酵的青茶《烏龍茶系》,發酵程度都遠高於20%。
可見,在紅茶當中,發酵程度才達到20%左右的那些茶,是完全不符合紅茶全發酵的定義與標準的。
它們究竟算什麼茶,還有待業內的專家學者們,給出準確的答案。
《4》
幸而,金駿眉這種紅茶,它的發酵,比同為紅茶一脈的那些僅20%發酵程度的同門們,要來得高。
它的發酵至少在40—50%,甚至以上,完完全全是比半發酵的茶葉們,程度要深、要高的。
那麼,發酵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茶葉的發酵原理,其實便是指:茶葉內部細胞壁破損後,存在於細胞壁中的氧化酶類物質,促進兒茶素類物質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氧化過程。
對於茶葉而言,發酵,是一種單純的氧化作用。
是茶葉在溫度與濕度的共同作用下,茶葉中的酶降解糖分子產生能量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茶葉的鮮葉會產生一定的生化變化。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茶葉的顏色和香氣也會改變。
未發酵的茶葉呈綠色,這是茶葉的本色;發酵程度越重的茶葉,顏色越紅。
香氣上,因發酵程度的逐步加重,茶青葉會呈現出原來所沒有的果香、糖香、蜜香等香型。
金駿眉的花蜜香,便是如此依靠發酵得來。
《5》
茶葉的發酵是一種氧化現象。
那麼,金駿眉發酵後,鮮爽感會減少嗎?
喝起來會變成渾濁而沉悶的味道嗎?
當然不會。
茶葉當中呈鮮爽感的物質,主要是茶氨酸。
只要茶氨酸含量足夠高,茶葉喝起來就會有鮮爽感。
當一款茶葉發酵後,葉片細胞中含有的茶氨酸,自然會減少——黴促作用會讓茶氨酸有一定的損耗。
這就是不發酵的綠茶和微發酵的白茶,喝起來鮮爽感強過全發酵的紅茶的原因。
但是,請注意,發酵隻是會讓茶氨酸減少,卻並不會讓茶氨酸徹底消失。
也就是說,采用發酵工藝制作而成的金駿眉紅茶,它仍然是含有茶氨酸的,它的茶氨酸,並沒有因為發酵這個過程,而變得一點也沒有。
故而,金駿眉喝起來,是有鮮爽感的。
尤其,按國標的規定,金駿眉的茶青,是有嚴格的地域限定的,非國標規定的區域范圍內《『武夷山市星村鎮以桐木村為中心的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65km2內』》采下來的茶青,是不能制作金駿眉的。
在這片國標限定的區域內出產的茶青,擁有高山韻致,擁有極佳的溫光水汽土條件,蘊含著豐沛的茶氨酸等營養成分——比別的產區更加豐富的養分。
金駿眉茶青當中的茶氨酸既這般的豐厚豐腴,就更加的不易於被發酵這道工序所損耗怠盡了。
《6》
那麼,為何仍然有一些『金駿眉』,喝起來毫無鮮爽感呢?
那便是產區不正,工藝不好的茶了。
不正的產區,溫光水汽土條件不佳,生長出來的茶青,茶氨酸的含量原本就不高。
再加上工藝不好,發酵太過,甚至還添加了微生物一同發酵,七折騰八折騰,把茶青當中原本就不多的茶氨酸,給折騰得少之又少,完全嘗不到了。
又如何從中喝到鮮爽感呢?
當然,這些不正的產區,不好的工藝生產出來的金駿眉,也自然不符合國標對於『金駿眉』的規定,自然不能算作是『金駿眉』。
它們隻是一種看上去像金駿眉的,普通紅茶。
沒有鮮爽感,也就不奇怪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