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春茶保存指南,除了綠茶外,哪些茶葉需要放冰箱?《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一年秋天,我們去了杭州。

先去梅塢,再去獅峰。

到了獅峰時,天已經全黑,來不及去看那幾株禦賜的茶樹,尋到一位傳承人家裡喝茶。

坐在他家的院子裡,閑聊著和龍井有關的話題。

一開始,聊到龍井如何保鮮。

隻見那位傳承人拿出一個大茶缸,將裡面裝著茶葉的塑料袋拿出來,再亮出缸底給我們看。

欸,生石灰包?

沒錯,就是它。

過去還沒用上冰箱的年頭,靠的就是生石灰吸潮,保護茶葉。

話說,按這樣的老方法,綠茶能保鮮多久?

對方斟酌一番,稱龍井綠茶主要是喝鮮味,不講老茶。

從風味追求看,即便現在有冰箱保鮮,存一年就差不多了。

以往沒有冰箱時,存半年以上就不愛喝了。

至於那些在冷庫裡放了一兩年的還沒賣掉的陳年綠茶,即便賣家再怎麼說,茶味沒變質,可以喝,性價比高,價位要比新茶便宜很多……

但歸根結底,鮮味肯定是明顯下降,沒有新茶好喝。

可見,對綠茶而言,放進冰箱保鮮很有必要。

不過除了綠茶以外,紅茶、白茶、巖茶,還有哪些需要放進冰箱保存?

什麼茶要低溫保存,什麼茶要常溫存放?

這一系列的存茶細節,值得逐一細說。

《2》

什麼茶需要放進冰箱?

從日常經驗看,綠茶、黃茶以及烏龍茶裡的清香型鐵觀音等,適宜放進冰箱。

冰箱存茶的出發點,在於借助低溫環境延緩茶葉的氧化過程,保持新茶的清香鮮嫩,預防變質、變色、變味。

不然,存茶環境溫度過高,會導致幹茶色澤變暗。

具體到綠茶身上,以『綠』為主的葉片外觀,逐漸變得黯淡。

聞起來,原先的清香、蘭香、板栗香、嫩香等,香氣起碼削弱一大截,喝起來鮮味也會明顯下降。

針對這部分有『保鮮』需求的茶葉而言,放入冰箱保存很有必要。

足跡幾乎遍佈各大茶產區的綠茶,註重外形鮮嫩,以及風味清鮮。

日常在保存綠茶時,若是買入手的茶葉數量不多,一個多月左右就能喝完,屬於短時間臨時存放的情況。

那麼,室溫陰涼環境下保存,並非不可以,但時間不能太長。

要不然入夏後,隨著氣溫節節升高,烈日炎炎,高溫又悶熱。

若是室溫長期超過25℃,家中沒有放進冰箱保存的綠茶,時間一長,風味表現會明顯受損!

黃茶和綠茶相比,相對小眾。

但在存茶時,黃茶的存放思路和綠茶大同小異,低溫環境下更能延緩茶葉氧化,避免變味。

而烏龍茶的保存,需要特別注意,大多數的烏龍茶選擇常溫陰涼存茶即可。

經過焙火的大紅袍、武夷水仙、肉桂等,一旦放進冰箱,反而不利那股獨到的焙火風味體現!

但閩南烏龍茶裡的清香型鐵觀音例外。

為了保鮮,保持葉片色澤,當你買到顆粒狀、真空包裝、看起來顏色『綠綠的』清香型烏龍茶時,還是冷藏起來為好。

《3》

冰箱存茶有哪些注意要點?

受到大環境影響,各家的冰箱內都會放有一定囤貨,以備不時之需。

家用冰箱內一旦放置較多肉類、調味品、蔬菜後,或多或少都發散出一定雜味怪味。

將茶葉放進冰箱前,為避免串味幹擾,有必要分區域放置。

另外,還可以添置冰箱除味劑、除味盒等,減少所謂的『冰箱綜合味』影響。

有條件的話,推薦購置一個小冰箱。

專門用於存放茶葉、面膜、眼霜、藥品等沒有明顯氣味的物品,將茶葉與生鮮食品等,區分存放。

考慮到茶葉的吸附性強大,容易吸附外界水汽不說,還極易受到外界氣味幹擾。

存茶時,為茶葉營造幹凈、清潔、無異味的環境,更能輕松存出好茶!

冰箱存茶,除了防止茶葉串味外,還要留意防潮影響。

原包裝未拆封、嚴實密封的綠茶、清香型鐵觀音等,放進冰箱存放時,情況倒還好。

若是一大袋茶拆開後,一時間喝不完。

開封後取出少量茶葉,隨便夾住袋口,繼續放回冰箱。

由於冰箱在日常運營時,內部時常會出現冷凝的水汽,較為潮濕。

拆封後的茶葉,未經嚴實密封就放入其中,容易引起受潮變味。

再加上,一整袋茶葉放進冰箱後,三不五時打開冰箱,找出存茶的袋子,敞開袋口,取出部分茶葉……

等取茶次數一多,也會出現不少存茶隱患。

從弱化存茶風險角度看,不建議將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有條件的話,買點避光、密封效果良好的真空包裝袋,將綠茶進行分裝。

打個比方,當你買入一斤綠茶後,在家存茶時大可分裝成100克、150克左右的小袋儲存。

將茶葉分裝進入袋口後,抽掉多餘空氣放進冰箱,更利於後期保存。

小袋分裝,區分存放,避免頻繁取茶,拆封後盡早喝完,更能避免存壞一大袋好茶,全軍覆沒的糟糕局面!

《4》

什麼茶不需要放進冰箱?

除了上文提到的綠茶、黃茶、清香型鐵觀音等茶葉外,絕大部分茶葉都不需要放進冰箱。

存茶時,放置在常溫、幹燥、陰涼、無異味、避光的環境即可。

前些日子,後臺上遇到有茶客私信:

『白毫銀針《白茶》不都是喝鮮味嘛,存茶時是不是要像綠茶那樣放進冰箱?

不不不,大可不必,白毫銀針是白茶,不是綠茶。

存茶時沒必要將其它茶葉的儲存經驗,照搬到白茶領域!

盲目張冠李戴,隻會造成水土不服。

白毫銀針註重鮮味,這倒不假。

但在密封、幹燥、避光等規范倉儲下,即便存放多年,品質出色的老銀針依舊能保持鮮醇本色。

在白茶存放過程中,考慮後期陳化所需,並不需要低溫冷藏。

恰恰相反,低溫環境不利於白茶的風味轉化,難以存出風味甘醇的優質老白茶。

包括白茶在內,普洱茶、黑茶等需要後期陳化的茶葉,都不需要低溫保存。

常溫、幹燥、陰涼、避光,更利於老白茶、老普洱等風味成型!

至於烏龍茶,它的情況較為復雜。

烏龍茶常見四大體系裡,閩北烏龍《武夷巖茶裡的大紅袍、水仙、肉桂等》、閩南烏龍《安溪鐵觀音等》、廣東烏龍《鳳凰單叢等》、臺灣烏龍《凍頂烏龍、東方美人茶等》,大多不用放進冰箱。

鐵觀音裡,清香型鐵觀音經過工藝改良後,考慮到保鮮所需,得放進冰箱。

而傳統工藝鐵觀音僅需常溫陰涼保存,不強調冷藏。

大紅袍、水仙、肉桂等巖茶,它們在經歷焙火後,能獲得獨特的焦糖香、烤瓜子香等焙火氣息。

巖茶存放時,幹燥陰涼避光即可,一旦放進冰箱,反而會有損茶香,甚至加重返青風險。

紅茶保存也是如此。

絕大多數的紅茶並不講究老茶,保質期在2-3年以內,趁早及時喝,風味更好。

做好避光、幹燥、密封存放前提下,常溫陰涼存放會比放進冰箱儲存來得更實用!

《5》

提到冰箱存茶,遇到過這樣的留言。

『以前沒有冰箱存茶,喝茶的人照樣喝,存茶幹嘛要這麼復雜?

講真,存茶時,因循守舊沒有必要。

過去沒有冰箱時,按老一輩的回憶,家裡的肉是掛起來的,現在不照樣是借助冰箱保存?

再說了,以前沒高鐵的時候,能有大巴也蠻好。

但到了現在,若長途出行時能有高鐵,沒幾人會願意選大巴。

科技進步是第一生產力,個中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存茶,是個細致活。

雖然不是所有的茶,都需要放進冰箱。

存茶時分門別類,注意區分,更能讓好茶保持自身良好風味。

但存茶時不要固執『因循守舊』的道理,其實是共通的。

舊時,存茶防潮會用到生石灰、竹炭包吸潮等老方法。

現在有再多生石灰,都不如抽濕機來得實用!

此一時,彼一時。

存茶這件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是經典不過時的絕招!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