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成為全球性『雙料』文化遺產。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

泉州網12月1日訊 《記者孫燦芬 陳智勇》11月29日,包含鐵觀音制作技藝等6個福建省項目在內,『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意味著,安溪鐵觀音繼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後,再獲世界級名片,成為全球性的『雙料』文化遺產。

中國茶是中華文明與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媒介。

此次申遺成功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共包含相關44個項目,均已先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作為中華茶文化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最重要產茶省和茶類最齊全省份的福建省,擁有其中6個項目,分別為: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福鼎白茶制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藝。

源自我市安溪縣的鐵觀音制作技藝,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蘭花香』和『觀音韻』為特色,安溪鐵觀音被譽為『世界名茶』,也是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更是安溪乃至泉州重要的特色農業、民生產業。

2021年,安溪縣涉茶總產值280億元,全縣120萬人口八成從事與茶相關產業。

今年5月,因其在農業、社會價值與文化、生態、景觀等眾多領域的顯著特點和全球重要性,『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多年來,為推動安溪鐵觀音『重返』世界,擔當文化交流的友誼使者,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三級持之以恒探索實踐。

從鐵觀音神州行到與法國埃羅省茶酒對話、在歐洲設立營銷中心、到北美和澳洲等地推介,安溪鐵觀音走向世界、『韻』滿全球。

為把控品質與安全,安溪創新建立『從茶園到茶杯』的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持續建設高標準生態茶園建設,每屆百萬元重獎鐵觀音制茶大師;為實現數字技術賦能,安溪在全國率先與科研單位合作研制面向茶園監測的衛星,並於今年2月、4月先後發射『安溪鐵觀音一號』『安溪鐵觀音二號』兩顆遙感衛星,針對鐵觀音茶葉生長開展全流程監測。

此外,還通過對開茶節、鬥茶賽、茶歌茶舞、茶文化旅遊等領域的探索,不斷拓展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的綜合價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福建省、泉州市世界級非遺項目數量分別上升為9個、6個,分別是中國在國際非遺保護三個系列上獲得『大滿貫』的唯一省份、唯一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