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匠心:記今大福普洱茶創始人何寶強。《圖+文》

他是一位將茶融入生命的茶人,是一位專註於制作手工生態茶的工匠。

他叫何寶強,籍貫廣東,自幼習茶,茶識淵博,對普洱茶有很高的造詣。

從『白菜』開始的大匠之路

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4年,何寶強與其兄弟等人一起來到勐海茶廠、興海茶廠,采取來料加工的方式,創作出廣為人知的班章生態普洱茶『班章大白菜』『班章孔雀』系列,開創了班章茶制作的先河。

何寶強和他的夥伴一起做的班章茶系列,在市場得到了高度的認可。

正是因為他們的創新和勇氣,才有了現在班章茶的名聲鵲起。

以前,班章茶因其條型大和滋味濃厚,一直不被茶廠看好和收購。

班章村村民常常需要找人才能把茶送進茶廠。

何氏兄弟卻看好班章茶,在勐海茶廠制作以班章茶為主的來料加工『班章白菜系列』。

但因原料好,成本高,而普洱市場還處於國營銷售體系下,產品主要是外銷,白菜系列當時在市場上的銷售並不理想。

直到2004年茶廠改制,普洱茶逐步被認識,內銷市場增大,班章白菜系列的高品質茶才逐漸被市場發現,它代表著普洱茶制作在品質上有了質的飛越。

時至今日,世人競相追捧,『白菜』珍貴難求。

『匠心』在不斷求索中孕育

工匠熱衷於反復雕琢自己的產品,不厭其煩;工匠追求完美和極致,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

何寶強的人生經歷就印證了這句話。

何寶強16歲開始在福建學習做茶。

上世紀90年代初制作的『粒粒蜜桃香』傳統鐵觀音獲得了部優產品的殊榮。

『十分汗水加十分天分!』何寶強的師傅說起徒弟十幾天守在制茶坊基本沒睡覺的那段往事時,這樣贊揚何寶強。

看過何寶強炒茶、制茶、拼配茶的人,都完全被他的愛茶、勤奮、認真和專業的態度折服。

有一次,他帶大家上茶山看春茶長勢,有人摘了兩把鮮葉回廠。

吃過飯,他準備把那點鮮葉炒了,可怎麼也找不到放哪裡了,他很不高興。

在他看來,茶葉得來不易,不能浪費。

後來找到了鮮葉,他把鍋擦洗幹凈,認真地炒茶、揉捻。

做茶幾十年,靠的是認真和勇於實踐總結的精神。

何寶強2004年主持發酵的班章熟茶系列—A、B、C、D堆,因為成本太高,而發酵又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高端熟茶發酵一直是所有茶廠的空白。

A、B、C、D堆熟茶後來一直是高端熟茶的代表作,現在看來,雖然這批茶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但放在當時看,已經站在了高端熟茶發酵極具創造性的高度了,靠的就是勇氣和技術。

在總結了過往發酵經驗的基礎上,2013年今大福茶廠發酵的熟茶已經完美地超越了2004年的這批班章熟茶。

可以說,2013年金熹熟茶是目前熟茶的一個標桿產品。

不忘初心,不改匠心

2012年,今大福茶業成立。

何寶強傾註滿腔熱情和畢生所學,為發掘和創造更好的普洱茶而努力。

以『氣、津、甘』為作品之魂,潛心制作『活湯活水』手工生態茶。

其作品註重質量而不註重數量,在普洱茶的工業化時代,這樣的堅守難能可貴。

更重要的是他和團隊對普洱茶特質的理解、對品質的追求和孜孜不倦的實踐創新。

其作品不光帶給人們上乘的品飲口感,改變了人們對普洱茶加工粗糙口感不容易接受的印象,更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普洱茶的認知與認同情感,對普洱茶品味的提升和價值的發掘起到了領導推動的作用。

如今,『今大福』已發展成為中高端地道普洱茶的標桿,必將引領未來普洱茶市場的潮流與風尚。

大印藏、金九、金熹、大金九、大國韻……今大福茶廠的系列產品的品質已經整體超越了2000—2004年的大白菜系列。

一系列作品的成功不是一天一年的功夫,是用了幾十年的努力和匠心去完成的。

如今,在廠裡,經常會看到何寶強指導茶農和員工做茶、品評茶的等級。

對於銷售商,他總是很耐心地教給大家如何去鑒別茶葉好壞和等級,還進行考核比賽。

他說,做茶賣茶,一定要有真功夫,一定要懂茶。

初心不忘,匠心不改。

這就是何寶強。

來源:說茶網

作者:趙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