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巖茶葉底,別再看蛤蟆背了,記住4點,比蛤蟆背靠譜多了。《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巖茶術語裡,青蛙科動物形容詞的出現頻率很高。

比如,蛙皮綠。

即,青蛙表皮的顏色,綠裡帶著褐。

蛙皮綠,常用於形容幹茶,尤其輕火茶幹茶條索。

輕火巖茶的焙火情況特殊,茶葉大多沒有焙到轉色。

葉片自身的天然植物色素《葉綠素為主》,沒有大量變色。

最終保留下類似蛙皮那樣的青褐綠色,不足為奇。

和蛙皮綠相比,蛤蟆背在茶桌上的討論幾率更高。

前些天還聽到有人舊話重提。

指著桌上的水仙,特意將葉底倒出來。

『這茶連蛤蟆背都沒有,沒焙到位吧?

顯然,這是誤會了。

有沒有蛤蟆背,並非優質巖茶的當務之急。

有香氣、有滋味、有韻味,才是好茶的最大本錢。

《2》

巖茶葉底沒有蛤蟆背,是焙火不足?

不能這麼理解。

按照火功高低,巖茶分輕火、中輕火、中火、中足火、足火等。

輕火、中輕火巖茶裡,葉底少有蛤蟆背的出現。

即便是足火茶,也不能打包票肯定,一定會出現凸起的小氣點。

這得從蛤蟆背的形成原理說起。

葉片表面分佈著不少氣孔。

做青走水與焙茶時,水汽通過這些氣孔,往外散去。

和攤晾過程中,自然緩慢的走水狀態不同,焙茶時,水分受到高溫催促,往外湧出的速度更大。

一來二去,容易形成往外凸起的散熱點,類似冒著泡泡的火山巖漿。

等到焙火結束,葉片內的凸起點,至此被固定。

沖泡環節,幹茶條索在輪番沸水沖刷下,逐漸吸飽了水分,葉底舒展開來。

在觀看葉底時,才會看出明顯的蛤蟆背。

蛤蟆背是否凸起?

氣泡點是大是小?

蛤蟆背在葉底上分佈是否均勻?

這一系列的變化,與復雜的焙火過程相關。

包括升溫快慢、溫度高低、焙茶次數、翻焙頻率等。

輕火茶,因焙火溫度影響,蛤蟆背數量極少。

而個別足火茶,焙茶方式比較『急』,幹茶葉底顏色偏深,接近炭黑,彈性活性不高,也看不出蛤蟆背的存在感。

所以,以蛤蟆背的有無來斷言巖茶品質,看走眼的風險很高。

再說,觀察巖茶的葉底,也不建議茶友們隻盯著蛤蟆背。

落實到細節,更能提供切實可行的判斷依據。

《3》

一、葉底是否有彈性。

春茶季,經常能從茶農嘴裡聽來一句話。

『好茶的葉片,摸起來就像綢緞』

誠然,達到適當開面成熟度後,巖茶的茶青鮮葉質感摸起來很好。

像上好的皮革那樣柔軟、飽滿、鮮活。

經歷復雜的工序,制出幹茶成品,再用沸水泡開。

類似泡發幹木耳那樣,幹茶遇水而發。

幹燥的巖茶條索,能夠在沸水中重新恢復生機與活力。

葉底飽滿、柔潤、鮮活,像極了茶青鮮葉時期的質感。

蓋碗內的巖茶葉底,持蓋輕輕往下壓,能感受到微微回彈。

如果一泡巖茶的葉底,類似扶不上墻的爛泥,軟趴趴的,一捏就稀巴爛。

問題就糟糕了。

說明前期做青時,揉捻過頭,發酵過頭,葉片內在機理一早就被破壞殆盡!

《4》

二、葉底僵硬的『足火茶』。

此處的足火茶,特意加了引號。

因為此足火,非彼足火。

葉底僵硬,條索泡不開,難以舒展的巖茶,實則早已不是足火,而是焙過頭的病火!

區分足火茶與病火茶的方法之一,是看葉底。

將巖茶嚴重焙傷的病火茶,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

不論幹茶、還是葉底,顏色都接近炭黑,呈現啞光狀態,沒有光澤油潤感。

聞起來也從正常的焦糖香、烤瓜子香等焙火香氣,轉變成焦味、糊味。

捏起來,葉底更是沒有半點彈性。

而是條索僵硬,連續泡上7、8沖,幹茶還是緊緊合攏成條索狀,沒辦法做到自然舒展。

條索炭黑、僵硬、泡不開,導致的最終結果很顯然—— 沒啥茶味。

病火茶泡出來的茶湯,顏色看著雖然偏深,類似醬油湯。

但喝起來卻苦澀味薄,沒有內涵!

《5》

三、沒有老葉片和茶梗。

此前,曾有網友納悶。

『綠茶5斤就能做一斤幹茶,巖茶為什麼要10斤鮮葉出一斤?

這裡,先解釋一下。

巖茶不一定全都是10斤鮮葉,出1斤幹茶。

背後還得考慮品種、采摘老嫩等細節影響。

以肉桂為例,若青葉采摘相對合理,8斤左右出一斤,也有可能。

但不論怎麼看,和常見的炒青綠茶相比,巖茶制率還是不算高。

這是因為,綠茶采摘,大多『掐尖采』,隻取嫩芽細葉,後期挑茶時需要淘汰的老葉片不算多。

但巖茶卻是『開面采』,不采嫩葉,更不采嫩芽,而是連梗帶葉采下三葉、四葉。

做青初制結束,正式焙火之前,還需要挑掉老葉片、蠟片、茶梗,隻留下幹茶條索,進行焙火。

《這些茶梗的重量加起來,可不輕!》

巖茶成品上,原則上不應該出現茶梗。

若是在葉底裡,仍舊發現有不少老葉片、茶梗的身影。

說明這款茶挑揀不精,檔次不高。

《6》

四、葉底顏色相對勻稱。

巖茶的葉底顏色,受兩大因素影響——做青與焙火。

做青時,隨著發酵程度加深,葉片紅變會更明顯。

作為半發酵的烏龍茶,巖茶發酵以綠葉紅鑲邊為宜。

三分紅,七分綠足矣。

除了葉片邊緣一圈保留有紅邊外,葉片大部分底色依舊是黃綠、偏綠的顏色。

焙茶時,隨著火功越焙越高,葉底顏色會自然加深。

輕火巖茶,葉底沒有焙轉色的話,依舊能看出不少綠色。

但足火、中足火的巖茶,葉底大多以深沉的軍綠色居多,顏色偏深。

不過,不論顏色是深是淺,從葉底上來看,好巖茶的審美標準都是一樣的,顏色要盡量勻稱。

不能出現太多花雜色系。

要不然,就是發酵不均勻、焙火不均勻所致。

若是一泡拼配大紅袍看著,葉底顏色雜亂,則是拼配工藝不過硬,眉毛胡子一把抓所致。

導致在葉底裡,漏出了不少痕跡!

《7》

之前在試十二金釵時,一個下午的時間,試了好幾輪茶。

到最後,茶水桶內的葉底,能堆成一座小山。

有意思的是一眼看去,白雞冠的黃綠色葉底,很是特別。

類似萬綠叢中一點紅,一眼就能將其認出。

這說明,認巖茶葉底,不能隻看一點。

不是葉底顏色越深,才證明品質越好。

而葉底顏色淺,就說明它焙火不足。

實際上,對巖茶來說,看茶焙茶始終是主旋律。

對待白雞冠這樣的白化品種,葉片嬌嫩,茶味鮮爽。

當然是盡量焙輕火,別讓葉底轉色,更能保留其清鮮爽口風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