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國是『茶的故鄉』。
最初關於茶的記載,是神農嘗百草,將茶葉當藥用,後來才演變為飲茶。
隨著茶葉的不斷推廣,以及商業發展的需要,人們對茶葉有了貯藏和運輸的需求,這促使了茶葉包裝的產生。
所謂『好鞍配好馬』,商人們也想通過茶葉外包裝更好地推銷茶葉,現在流傳下來的茶葉外包裝大多蘊含著時代的印記。
當茶道君在探究茶葉外包裝的歷史之後,發現它比我們想象中更加有趣,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
茶葉包裝的基本前提是密封、避光、避氣、避濕,所以考究茶葉包裝的材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前人是怎麼保存茶葉的?
古代
戰國時期:絲麻織品
有史料記載,茶葉包裝從戰國時期開始。
當時,茶葉的需求量漸增,為了方便貯藏和長途販賣,人們開始將茶葉曬幹或晾幹來儲藏,茶葉包裝也隨之產生。
男耕女織是當時的經濟基礎,染織工藝技術也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因而絲麻織品成為當時包裝茶葉的主要材料,迄今未見相關圖形記載,估計類似麻袋手感。
絲麻制品包裝茶葉的好處是輕便以及運輸便利,但防潮性能欠佳。
西漢時期:陶罐貯藏
到了西漢時期,茶葉得以普遍種植,產量提高。
而且當時陶器工藝廣泛應用,存放茶的容器主要是當時流行的陶罐。
用陶罐存茶的好處是:透氣性好,可以吸收雜味,還能做到防潮、遮光。
《漢晉時期存放茶葉的陶罐》
唐宋時期:花樣繁多
唐朝時期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茶葉生產以及發展的興盛期,不過也開始征收茶葉賦稅。
茶葉儲存多用紙張包裝,唐代文人互送新茶一般用白紙或者白絹多重包裝,在紙上寫相關的詩句,用囊袋包裝的方式也十分普遍。
《唐代茶葉包裝盒》
到了宋代,其飲茶之風比唐代更為盛行。
當時茶葉形態有兩種:一種是團餅茶,一種是散茶。
團餅茶最簡易的包裝是用箸葉包裝,外面再纏以棉麻絲帶;散茶包裝用木盒。
《宋代文人品茗場景》
隨著宋代漆器制作工藝的提升,漆器也普遍使用,而且當時的印刷技術頗為成熟,故而茶葉的包裝上也有了裝飾紋樣等設計。
元代時期:多元審美
元代是由中國蒙古族貴族建立的一個多民族時期,其文化呈現多元性。
當時帝王貴族對手工技術極其重視,作坊的手工藝人又分別來自不同的民族,使得元代的包裝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差異性。
我們常說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在當時元雜劇就有唱,這也說明茶葉在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由於蒙古族有著遊牧文化,追求豪華享受,這直接影響了茶葉包裝,所以茶葉包裝風格渾厚、堅實、抗摔、便攜,具有耐久性。
又因來自草原的統治者們對藍色、青色、白色和動植物紋樣較偏愛,故而這一類的色彩和紋飾應用較為廣泛。
《元代青花釉茶葉罐》
明清時期:精工細作、豐富多彩
明清是封建社會的末期,高度專制的政治對藝術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政局穩定,經濟繁榮那段時間,人們開始喜歡繁瑣華貴的包裝。
由於上層統治階級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這直接促進了包裝行業的發展。
當時由於雇募制度的產生,大大地提升了手工匠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制作工藝也得以提升,使茶葉包裝呈現出多樣化、大眾化、專業化的趨勢。
明代多飲用散裝茶葉,而散裝茶容易受潮,於是對茶的包裝密封性能要求更高。
茶罐以瓷、紫砂為材料,密封性較好,能最大限度保持茶葉的原味。
《明代紫砂茶葉壺》
到了清代,喝茶的方式與明代無差別,裝茶葉的容器也沒有太大的差異,隻是在設計上的花樣更為繁多。
其在明代青花瓷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單色釉、粉彩、古彩以及鬥彩等,茶罐外還有黃陵佈包裝。
既防潮實用,還好看。
材料在瓷、紫砂的基礎上又添加了陶、錫、鐵、銀、玻璃等材質,密封性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雲南地區的普洱茶,采用當地盛產的箸竹葉來包裝,這種包裝材料簡單易得,又能防潮,現在在市面上還能看到這種包裝。
《清代箸竹葉包裝的普洱茶》
近現代
民國時期
當時茶葉出口為中國貿易大宗,可在鴉片戰爭爆發後,這項貿易趨向衰落。
當舉辦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時,華茶茶商們積極參賽,希望能夠能從工藝和包裝上全面改變中國茶的形象。
雖清政府在工業革命時期閉關鎖國,茶葉領域脫離人類發展的進程,但好在那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中國茶葉包裝得以成功變革。
中國參賽代表團獲得1218枚獎章,其中福州馬玉記商號獲得金獎,就是下圖一。
《馬玉記商號獲獎茶盒》
還有其他參賽作品,也同樣『華麗實足代表華茶之特色』。
《馬玉記參賽白茶盒》
《用來裝茶葉盒的箱子》
到革命戰爭時期,茶葉的外包裝上都有著革命屬性的審美。
比如橫縣茶廠的茯磚包裝上印刷有毛主席的語錄。
那時全國皆處於戰後恢復期,對茶葉的消費要求不是很高,故而當時的散茶運輸包裝相對簡陋,內銷及出口的茶葉主要用木板箱和膠合板箱,邊銷茶主要用竹簍,收購主要用佈袋。
隨著國內外市場的逐步升溫,國民開始普遍消費的茶葉包裝就變成了鐵筒。
鐵筒具有保護性、安全性、方便性。
即使簡單鐵盒、紙質包裝的茶外包裝有著節約、方便這樣那樣的好處,但對外銷,別人不買賬。
那怎麼辦呢?
改包裝。
因此,出口貿易就直接引領了茶葉包裝技術和審美潮流的發展。
下面是民國時期部分茶葉外包裝圖,裝飾多為能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圖樣。
《天壇牌珠鐵盒茶包裝》
《印有詩人品茗作詩的鐵盒茶葉罐》
《印有小鹿仙鶴的鐵盒茶葉罐》
《印有民國女子的鐵盒茶葉罐》
當然也少不了紙盒茶葉包裝啦,下圖為名媛采茶圖,原來當時人們賣茶葉也講究噱頭嘛!
《印有名媛采茶的茶葉盒》
說到最有民國情調的就是紙包了,茶和牛皮紙包加上暗黃的色調,這種傳統包裝很能激起人們的懷舊情懷。
用這種材料包茶一般會增加防潮層,而且材料簡單易得,現在還有許多茶葉包裝使用這種傳統包裝。
《牛皮紙包裝》
如今的包裝更講究高端、大氣、上檔次。
有高端精美禮品紙質盒裝的,
也有融入中國傳統元素的,
也有沿用簡約環保風的,林林總總。
縱觀古今,茶葉包裝從簡單的織物包裝到花樣繁多的陶罐包裝,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而在期間能夠看到社會審美、經濟發展、以及工藝的進步。
而中國茶葉包裝,不僅僅隻是簡單的包裝和貯藏功能,更是蘊含中國傳統在內的藝術設計,也為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畫佈添上了一筆油墨,讀完也頗有意思。
資料來源:中國古代茶葉包裝形態及包裝設計的嬗變,吳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