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品茶的三大基礎指標「大臻普洱茶堂5」。《圖+文》

本文為大臻普洱茶堂 第5篇文章

導讀:解決了品茶的標準,才能建立起客觀的標準。

然後再去談口感,甜,甘,厚重,茶氣方面細的問題。

客觀的泡好一個茶,我們就需要客觀的進行沖泡。

所謂的,怎麼喜歡怎麼來本身沒有錯。

隨意喝喝當然可以。

不過,如果你要認真評價一個茶,最好還是認真一點。

一定程度上,儀式感代表了重視和尊重。

不然每一次泡出來的味道不同會更累人。

更談不上山頭茶區的口感了。

解決了基本的這些問題,品茶才能建立起客觀的標準。

然後再去談口感,甜,甘,厚重,茶氣問題。

其實也很簡單,固定容器,固定投茶量,控制好出湯時間和水溫問題。

像一些小細節,如沖泡時是直接沖泡到茶葉上,還是沿蓋碗邊緣註水,高註水或低沖泡的問題,倒不是主要方面了。

認真之後,再去談增加或減少。

和茶藝方面的追求。

1、

固定容器和固定投茶量

一般來說,我們泡普洱茶也會有一個大致的標準,需要客觀建立自己的標準。

通常按照150ml的蓋碗來說,投茶量8g。

當然,有些茶友會討論到底是7克合理和8克合理的問題。

是茶水的比例是1:40好還是1:50好。

這我我感覺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客觀對比標準來。

再去找細節然後調整。

如果不是試茶,純追求好喝的話就可以按情況和人做調整。

投茶量的要點就是投茶量越大,茶湯越濃。

如果是喝茶的人多,就要用大一些的蓋碗,投茶量相應增加,相反,蓋碗小投茶量也應該相應減少。

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變化。

例如,熟茶、陳茶可適當增加,生茶、新茶適當減少等等。

沖泡普洱茶時,投茶量的大小與飲茶習慣、沖泡方法、茶葉的個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富於變化。

2、

水溫

水溫的掌握,對茶性的展現有著重要的作用。

高溫有利於發散香味,有利於茶味的快速浸出。

普洱茶屬大葉種,生茶采摘標準多為一芽兩葉,普洱茶應用沸水沖泡。

熟茶則等級分類較多。

但需要用開水沖泡。

瞧到也有人說用90度或92度的,這種情況用來泡紅綠茶芽多類的茶會更適合。

泡茶水溫的要點是茶葉越嫩,水溫越低。

普洱茶不適合這個標準。

3、

出湯時間

通過控制沖泡節奏的快慢對於調節茶湯的濃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出湯時間長和短各有人各人的方式。

但我們前期可以嘗試著心裡數一下:10秒或15秒或20秒。

這樣控制的效果會更好。

固定出湯時間好還是前面幾泡時間短後面幾泡時間長的問題,

試茶時最好是要固定出湯時間,才能有更客觀的判斷。

如果是給客人泡茶時,可以進行為了更好喝目的的調整。

沖泡時間的掌握,就規律而言:陳茶、粗茶沖泡時間長,新茶、細嫩茶沖泡時間短;手工揉捻茶沖泡時間長,機械揉捻茶沖泡時間短;緊壓茶沖泡時間長,散茶沖泡時間短。

具體掌握時,要根據茶葉的特性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