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掌櫃的心機,讓一泡茶好喝或是不好喝,都藏在他的這4個細節裡。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茶友送了我四塊餅。

一塊白牡丹餅,一塊老白茶餅,一塊銀針餅,一塊春壽眉餅。

說是在某直播間買的,總共才99元,還包郵。

得意之下,寄給麻姑們品鑒品鑒。

也是一番心意,便笑納了。

然而,我和李麻花一拿到餅,還來不及感謝這位茶友提供了如此之好的寫作素材,便直接膜拜了這位產品設計師,高手啊,真是個高人,這樣的人如果在我們團隊,那簡直要把我和李麻花都擠到二線去。

這一套99元的老白茶組合,包含了當下大熱的關於白茶的所有關鍵詞:『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老白茶』,以及『99包郵』。

做茶的哪裡懂得如此組合關鍵詞,那必然、必定、必須,是營銷高手幹的。

一番驚訝與激動之下,便動了想把這位高手當馬鈴薯挖來我們團隊的心思。

有這樣的高人在,加上我們家高品質的白茶,那豈不是如虎添翼,兩脅生風,立馬就飛起來了?

正在遐想中,茶友的留言來了。

茶友問,在這套99包郵的老白茶組合裡,喝到不下一次的酸梅味,還有一股黃豆豉的味道。

他說,主要是想請你幫忙看看,這是不是真的老白茶?

我說,不用看了,肯定不可能是真的。

茶友大驚,問,為什麼如此武斷?

連喝都不喝,就下結論。

我笑,99塊錢買這麼多頂尖的餅,料錢都不夠啊。

講真,也虧得這位賣家,上哪找來這麼多的劣質白茶,價格降到這麼低,還能有利潤,果真是位高人啊。

這要是走正道,還不得在白茶界立馬創立一個上市公司?

村姑陳李麻花什麼的,都隻配給他打下手。

《2》

正在感慨當中,茶友又來問了。

說,這種茶,為什麼有的人泡出來味道會比較正常,也就是沒有酸梅味,沒有黃豆豉的味道(臭腳丫味)?

言下之意,他泡這塊作舊的老白茶,泡出來是酸味和惡臭味,而別人泡的,卻相對正常一些,這也是這茶還能賣出去的原因。

我說,其實,要讓一款茶泡得好喝還是不好喝,除了這款茶本身的品質因素決定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泡茶人的手法。

比如兩款茶鬥茶,要想讓對方的茶第一沖就被比下去,要讓對方的茶喝起來難喝得要命,其實很簡單。

有好多種方法。

這些,都是這些年,在福州混跡各大大小小茶葉店,細心觀察出來的。

都是心血結晶,都是吃虧之後的總結,請列位看官,細細品之。

《3》

要讓一款好茶,泡得不好喝;或者,讓一款不好的茶,變得好喝,有一個共通的原則——坐杯。

好茶,尤其是好巖茶,內質豐沛,營養物質含量高,滋味物質豐富,一泡,就能出好味道。

就像一塊浸飽了水的毛巾,輕輕一擰就能出水。

而此時,如果想讓這款茶泡出來不好喝,很簡單,坐杯泡它。

把茶投入蓋碗裡,燒沸水,註入茶葉裡,再合上蓋子,讓茶葉在蓋碗中悶上1分兩分鐘。

或者不蓋蓋子,但也不出湯,隻拿蓋子橫著豎著抹過湯面,裝作是在刮去浮沫的樣子,七刮八刮之後,再合上蓋子,倒出茶湯。

在這刮來刮去之間,茶湯已經悶在茶杯裡2-3分鐘了。

早就悶出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堿,讓茶湯變得又苦又澀,極難喝。

於是,如此這般,便將一泡內質豐富的茶,泡得很難喝。

而要將一泡品質不佳的茶,泡得好喝,有什麼訣竅呢?

同樣是坐杯悶泡。

品質不佳的茶,內質單薄,養分少,如果快出水,那肯定是不好喝的——寡淡無味,味同白開水。

這種茶,要想泡得好喝,便必須,一定要坐杯悶泡。

長時間的坐杯,第一沖坐杯3分鐘,接下來每一沖坐杯3分鐘,這樣,茶湯裡才會有味道,有濃鬱的滋味,當然也有苦澀味,但這苦澀味被其它的味道中和了,單獨喝不出來,反而不令人覺得苦澀,隻令人覺得像喝中藥,味道極濃。

於是,不懂茶的人會大手一比劃,好茶!!

看,簡單的一個泡茶手法,就可以讓好茶與壞茶,身份對換,呈現出天壤之別的湯感來。

至於耐不耐泡,劣茶擁有者自有道理:一碗茶泡那麼多沖幹嘛,五六沖就可以換新茶了。

《4》

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讓味道淡的茶變得好喝,那就是增加投茶量。

內質不夠,重量來湊。

有許多的茶,由於產區不太好,工藝也馬馬虎虎,於是,成品茶當中內含物質是不多的,甚至是稀少的。

這種茶,如果按從前的投茶標準,隻投8克,那肯定泡出來味道是極淡的。

不好喝是肯定的。

這些年,有聰明人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增加投茶量。

你不是說這茶滋味單薄麼?

你不是說喝起來隻比水多一點茶葉麼?

我增加投茶量啊。

加量也加價,把原來一泡8克的巖茶,加到9克,10克…..

反正泡茶是主人在泡,客人隻有喝的份,一泡包裝好的茶拿出來,客人也不會要求去稱重量,管它是幾克,也就糊裡糊塗喝進去了。

原來泡一碗100-110毫升的茶,投入的茶葉是8克,泡出來的是8克的滋味。

現在增加投茶量之後,蓋碗同樣是100-110毫升,但投入的茶葉卻變成了9克,10克,甚至更多,在這種情況下,水容量沒變而投茶量增加,隻會讓沖泡出來的茶湯濃度增加,滋味變濃。

就像煮湯,從1勺鹽增加到2勺鹽,湯的味道當然就變咸了。

這樣一樣,從前8克時沒什麼味道的茶,到了9克,味道就濃鬱了,就不那麼令人感覺難喝了。

如果再狠一點,增加到10克,那更濃,幾乎要喝出冬蔭功的湯感來了——又麻又辣,還堿口。

可能有茶友說,只要茶泡出來好喝,管它投茶量多少?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如果一次泡8克,那一斤茶可以泡62.5次;而如果一次泡9克,那一斤茶可以泡55.5次;若加強到一次泡10克,那一斤茶隻能泡50次。

看,投茶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便是茶葉的易耗率在增加。

原來一斤茶能喝兩個月,現在一斤茶隻能喝一個半月。

茶喝光了,又得再買,再花錢,等於投茶量的增加,讓你買茶的周期在縮短,按一年算下來,買茶的成本就增加了。

可見,買便宜的茶,看上去是省錢——單價便宜了,但從一年兩年這樣的周期來看,其實是虧錢。

《5》

第三種讓不好喝的茶泡得好喝,而讓好喝的茶變得不好喝的方法,是降低水溫。

不好喝的茶,內質是單薄的。

且由於產區不太好,產區的自然條件不太好,日照時間長,日照強度強,導致茶葉葉片當中生成了比其它茶區更多的茶多酚與咖啡堿。

這種茶,平時泡出來,就是苦澀味偏重的,一喝就能喝得出來。

而為了讓它的苦澀味減弱,讓它的口感更順口一些,大多數茶掌櫃,會選擇降低沖泡水溫。

燒開水之後,借故整理茶臺,整理茶桌,洗茶杯,等等,各種蘑菇。

直拖到水燒開之後過了7-10分鐘,再開始泡茶。

我們南方又南方的福建,年平均氣溫較高,開水放7-10分鐘,只要不揭蓋,並不會涼太多,至少還有80-90度的溫度。

這樣的水溫來泡內含苦澀物質比較多的茶,自然就抑制了苦澀物質的浸出與釋放——沸水才會讓茶葉細胞大門敞開,而溫水,隻能讓門打開一半。

這半開的門,成功阻止了大量茶多酚與咖啡堿進入茶湯,讓茶湯,變得順口起來。

而如果是原本就香氣飄揚,口感極佳的好茶,若也選擇用這種方式來沖泡,可以見到的就是,80-90度的水,隻能讓它的內質釋放一半左右——香氣隻有一半,滋味也隻有一半,這樣的茶湯,自然就變得難喝了。

原來一直考100分的人,隻考了50分,那心情,多麼沮喪。

《6》

還有一種讓品質不高的茶變得好喝的方法,就是紫砂壺泡。

尤其是用泡熟普洱茶的紫砂壺來泡巖茶,泡作舊老白茶。

這把壺吸飽了熟普洱的滋味,留在了毛孔裡。

這巖茶和作舊老白茶一投進去,沸水一沖,哇,中和了茶壺毛孔中的熟普味道,苦澀味不見了,作舊的悶味異味酸味怪味也大大降低。

一款面目可憎的茶,從此變得順口。

雖然還是比不得真正的好茶來得巖骨花香、鮮香醇爽,但比起這些不好的茶之前沖泡出來的表現,那真是化了一個巨大的妝。

如同加了兩層濾鏡再開一個美顏功能。

無鹽也變成了仙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