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茶藝師學泡茶,真的能變成高手嗎?未必,一不留神就被帶跑偏。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無意中刷到幾個視頻。

都是關於泡茶的。

真的是無意呀,畢竟從事茶行業的人,早就被大數據摸透了。

『手機』知道我想看什麼,便一直推送。

同時還發現,最近茶圈裡的掌櫃,越來越年輕化了。

許多面容姣好的女子,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穿著旗袍、漢服,行雲流水地註水,出湯,奉茶。

姿態端莊優雅,很是養眼。

刷到這樣的視頻,很難不停留幾秒鐘,慢慢欣賞。

而她們的簡介裡,往往會介紹自己是茶藝師。

做出來的內容,也大部分和泡茶有關,或許是因為更有流量吧。

但耐著性子看了幾條,就發現了很多明顯的漏洞,太不專業。

相信很多新茶友,平日裡的習慣就是去網絡上搜集視頻,學習茶知識。

殊不知,如今自媒體的門檻很低。

所謂的茶藝師,其實本身並不怎麼懂茶。

做出來的內容,會給更加不懂茶的觀眾以誤導,使其在不懂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村姑陳收集了一些和沖泡有關的誤區,匯集到下文。

希望各位看官能早日學成,不會再被誤導。

《2》

誤區一:泡茶速度緩慢

茶藝師往往會說,泡茶是一件細致活,不能求快,要慢慢來。

緊接著,就會表演一段茶藝。

動作緩慢,輕柔,每個動作似乎都要像舞蹈那樣,做到完美和標準。

手腕要盡可能抬高,註水要盡可能輕盈,要讓茶葉打圈旋轉,出湯一定要徐徐不急。

估摸著,從註水到完全倒幹凈茶湯,要花費3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泡出來的茶湯顏色,肉眼可見的深沉。

當然,茶藝師並不會親自去喝,隻是把眾人的目光吸引到茶藝表演上。

至於好喝與否,沒人在意。

但我們日常喝茶,可不是為了表演,煞費苦心研究的泡茶姿勢,也基本沒有場合可以用到。

喝茶的目的,在於聞茶香,品茶味。

泡茶時,也要根據各個茶類的性情,去了解如何泡它會更好喝。

出湯太慢,隻會耽誤時間,泡出濃釅苦澀的茶湯。

若想泡出一款茶的精髓,它的原汁原味,快出水必不可少。

所謂的『快出水』,指的是從註水到出盡大部分茶湯,用時7-8秒左右。

既能保證動作做到位,又能縮短茶葉和水接觸的時間,避免茶湯苦澀,還原本味。

隻註重手法的瀟灑,忽略了對一泡茶來說最寶貴的時間,無疑是本末倒置。

《3》

誤區二:懸壺高沖

在許多茶藝表演中,表演者會把水壺高高舉起,當抬到一定位置時,固定不動。

接下來,就是傾斜角度,開始從高處往低處註水。

與此同時,我們會發現茶葉開始在蓋碗中旋轉,像是被註入了活力。

直到註水結束,也不會有多餘的水灑出來,弄臟茶席。

這種穩定的手法,想必是經過了成百上千次的練習。

肌肉記憶是種很可怕的東西,一旦練習熟了,基本不會出錯。

就像賣油翁說的,無他,唯手熟爾。

可到了我們普通人手裡,要麼是水壺太重,手臂力量不夠,抬到一定高度後容易發抖。

要麼是從上往下註水時,沒有找好時機,註滿了以後才收水,弄得茶桌上一片狼藉。

這就是網絡上說的,一看就會,一學就廢。

倒不如老老實實地,把水壺放低一下,盡量靠近蓋碗。

不僅緩解了手臂的壓力,也能更好地掌握水流,收放自如。

並且,由於壺口到蓋碗的距離縮短,水溫也不會下降太多,保證接觸到茶葉的時候,還是高溫。

所以村姑陳平時泡茶,更習慣於從低處,環壁註水。

雖然不如懸壺高沖那樣『炫技』,但可以充分激發茶香和茶味的同時,順利達成快出水。

一舉多得,豈不樂哉?

《4》

誤區三:洗茶/醒茶/潤茶

村姑陳發現,現在還有不少茶友在潤茶。

最經常出現在喝老茶,喝緊壓茶的時候,擔心有灰塵或者泡不開,於是就用溫水或沸水過一遍,倒掉茶湯。

之後,再另外燒水,開始正式泡茶喝。

由於這個步驟的目的不同,叫法也有區別。

覺得茶葉太臟,要洗洗才能放心喝的那部分茶友,稱其為『洗茶』。

認為老茶存放太久,進入睡眠狀態,要用水讓它蘇醒過來,更好釋放內質的那部分茶友,稱其為『醒茶』。

以為緊壓茶很難泡開,喝之前必須提前泡松散才能出茶味的那部分茶友,稱其為『潤茶』。

但殊途同歸,都是把頭道茶湯倒掉。

每每看到被果斷舍棄的茶湯,都覺得心疼。

茶湯裡那麼多的營養物質,被舍棄了,真可惜。

可惜,很少有人聽我的。

因為壓根就不在意這一點點養分,而倒掉,尚且還能滿足心裡的那道坎。

追溯到過去,這個習慣是從前流行喝黑茶、緊壓普洱茶的時候留下來的。

出於工藝的原因,重度發酵,以及後期儲存條件的原因,確實有必要洗一洗,或者潤一潤。

可對於如今的大多數茶類,早就過時了。

品質好的茶葉,比如老白茶餅,完全不需要醒茶、洗茶或潤茶。

幹幹凈凈、清清爽爽,第一沖茶湯鮮香爽滑,滋味美妙,倒掉實在是暴殄天物。

《5》

誤區四:暴力撬茶餅

曾經圍觀過一場直播,是一個小鮮肉親自表演撬茶。

當時看了一眼在線人數,將近1萬人。

果然,這是個看臉的時代。

即使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東西,安安靜靜靠臉,也能賺來許多流量。

主播在線表演了幾個撬餅的方法,最簡單直接的,就是蠻力掰成兩半。

再捧起其中一半,徒手分解,像千層餅一樣剝開。

看了十分鐘,整個過程中,那剩下的一半白茶餅,始終都靜靜地躺在桌上,無人問津。

沒有人心疼它,把它用白綿紙包起來。

也沒有注意它,因為目光全部都被主播俊俏的臉吸引去了。

想必在這些觀眾當中,大部分都是來湊熱鬧的,真正愛茶的,少之又少。

否則,又怎麼會眼看著白茶餅暴露在空氣中,而不提醒呢?

又怎麼會舍得白茶餅被暴力對待,弄得滿桌子都是碎茶呢?

專業人士,必然會準備好工具,茶刀或者茶針。

不靠蠻力,而是順著紋理來撬茶餅,盡量保留完整性,減少碎茶的產生。

所以,這樣博眼球的『茶藝表演』,還是不要盲目學習了。

《6》

茶藝,是為了表演而生。

把每個動作都做到位,特定的角度,特定的姿勢,才能獲得滿堂喝彩。

但普通人泡茶,則是為了茶葉而服務。

面前的這款茶,具有什麼特點,用何種沖泡方式對待最好,最能呈現出完美風味,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成天花大把的時間,鉆研泡茶的姿勢,如何優美,如何漂亮,對茶葉沒有半點好處。

倒不如靜下心來,化繁為簡,用最樸素的方式泡茶。

沸水註入,環壁註水,快速出湯,瀝幹茶湯。

雖然簡單,但也很考驗手法。

最重要的是,能完完整整地貼近茶葉原本的香氣和滋味。

比起展示花裡胡哨的泡茶技術,用心品茶,用心學茶,才是關鍵。

更多關於泡茶的知識

大壺泡茶、大杯泡茶、蓋碗泡茶,誰才是中秋團圓夜喝巖茶的方式?

天熱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誰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沸水沖泡白茶也要分季節?

冬天合適沸水泡茶,春夏還是冷泡茶?

泡白茶3大坑,第一溫水泡茶,第二泡茶坐杯,第三坑你知道嗎?

十年老茶客總結的泡茶訣竅,蓋碗與茶壺,哪個更適合泡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