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光線、濕度、溫度、密閉度對普洱茶存儲的影響。《圖+文》

普洱茶品質的形成,離不開貯藏時間條件。

普洱茶的獨特風味還與其有一個自然陳化的過程有關。

無論生、熟普洱茶均需要一定時期的陳化處理,以進一步提高品質。

無論是曬幹之後的普洱毛青茶,還是因其後續工序的不同制成的『熟茶』和『生茶』,其生茶銳烈而欠章理,其熟茶則茶味厚釅而堆味濃重,都須再經過一段相當長時間貯放,其品質、口感、風味才穩定而優良。

創造一個適宜的貯藏環境,給予一定的時間非常關鍵。

此外,儲放環境條件下不同,其茶葉品質就有很大的差異。

將新加工的普洱茶放在相對幹燥的倉庫裡讓其自然緩慢的陳化,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的陳香味,這種茶葉習慣稱之為『幹倉陳普洱』。

『濕倉茶』則是將加工好的普洱茶放入濕倉進行處理,以加速轉化過程。

但不論是『幹倉』還是『濕倉』處理,貯藏時間加溫、濕度的合理控制都是必要的。

濕度過大是普洱茶存貯的頭號殺手。

過去由於受發酵說的誤導,認為普洱茶變化一定要有微生物參與發酵,發酵就要有溫濕條件,因而很多書中主張存茶要有足夠濕度,空氣濕度超過80%都可以,存茶室過幹還要主張加濕。

加濕的確可以促微生物繁殖,加速普洱茶湯的紅化,但一定得不到高品質的越沉越香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正常利用的是曬幹後保存在茶葉中自帶的9%左右的細胞水分,外來水分進入普洱茶不會幫助普洱茶向好的方向變化。

據試驗觀測,普洱茶45%至65%濕度值時茶香釋放最佳,超過70%後,空氣濕度會將茶葉釋放的香味大量吸收,加速普洱茶香味釋放,不利於越沉越香。

超過80%後微生物會逐步加速繁殖速度讓普洱茶發生外分解的發酵,導致黴變變質。

因此存茶地的濕度控制在65%以下最佳。

在前些年的普洱茶書刊中對光線影響基本沒有涉及,今年開始指出要避光了。

光線具有很強的穿透作用和氧化作用,紫外線會直接影響酶的活性,是普洱茶存放中必須避免的。

不避光的普洱茶,單餅擺放,不需陽光直射,隻需放在有自然光、燈光的室內一年就會有明顯的異味,有人稱『日臭味』,類似於臘肉放長後民間稱為『哈』的味道。

如果單餅放在陽光不時會照到的地方三個月後就會有異味,而且還會快速跑香。

很多賣茶人、買茶人不懂這個道理,很多茶店架子上一餅餅一堆堆擺放,用一句話評說:可惜了那些普洱茶了。

家庭存茶最好放在紙箱內。

茶店架子上盡量少放茶,隻放必須的樣品,買茶人不要買架子上的樣品,賣茶人不要拿架子上的樣品來泡給客人,因為那個茶可能已經變味變質。

溫度會減緩或加速普洱茶的變化。

在24℃至25℃時酶的活性最佳。

低於20℃會減緩普洱茶的變化,相對高溫《30℃至45℃》會加快普洱茶變化,但如果是高溫高濕《30℃多度和80%以上濕度》就容易使微生物繁殖,加速發酵黴變。

有的書上說高溫會讓茶變酸,但在實際實驗中沒發現這種結果,根據自然高溫一般不超過40℃的情況,將茶密封保養水分後放在高溫房內2年,沒發現變酸;實驗中,生茶變化不明顯,渥堆熟茶的酵味明顯減退,香味提升明顯。

因此存茶時自然的溫度不必防高,如有條件冬天適當加溫會更好。

受傳統發酵說的影響,一直以來主張存茶要有相對高的濕度和通風。

要用通風氧化發酵。

但通風正好是普洱茶越沉越香的大敵,良好的通風再加上每年有近半年的70%以上的濕度,把茶葉釋放的香氣不斷吹走、吸走,存茶時通風度與越沉越香是一對矛盾,密閉度過大則茶葉變化會減緩,而如果通風保存則普洱茶就不會越沉越香。

茶香是茶葉內分解時的能量釋放過程,內分解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酶催化是其中重要一項,酶的種類很多,有序養的,僅就酶作用而言,通風度好有利於酶氧化作用,通風度不好,主要靠厭氧酶作用,另外在內分解過程中原子核反應起多少作用,是否起作用尚待研究。

因此存茶室通風與否關鍵受存儲目標的決定。

如果想要得到越沉越香的茶則茶倉要密閉。

如果不追求越陳越香,隻追求變化速度和紅湯則可以通風存茶,甚至加濕存茶。

如果要追求古樹茶、山頭茶的獨特風味,存茶則一定要密閉,保住香氣才能保住個山頭的特征和山韻。

古樹茶、山頭茶用通風保存方式保存幾年後會特征盡失,一二十年後與臺地茶差異會很小。

另外同樣臺地茶密封保存也會越沉越香,隻是香型和香的程度不如古樹茶。

學習普洱茶知識,關注普洱茶之家,更多普洱茶存儲經驗和技巧歡迎加微信號:1627649850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