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又一名茶『隕落』,輝煌時叫板碧螺春,為何如今卻被人忽略。

導語:四川又一名茶『隕落』,輝煌時叫板碧螺春,為何如今卻被人忽略

四川人愛喝茶,而且講究排場。

三五人圍坐木板桌,在老虎灶慢慢升騰的煙霧中,銅壺、蓋碗的輕微碰撞之間,聊天說地、閑談神吹。

四川人不僅會喝,還會種茶。

歷史上也出過不少名茶,而如今四川又一名茶『隕落』,在輝煌時能叫板碧螺春,但為何如今卻被人忽略?

它就是蒙頂甘露,產自四川蒙山之頂、歷史悠久的一類茶。

唐朝時,蒙頂甘露可謂『一茶難求』。

直至清朝末年,它一直作為貢品茶進貢皇家飲用。

新中國成立後,蒙頂甘露曾一度入選中國十大名茶,人氣指數敢叫板碧螺春

然而,隨著各地名茶紛紛湧現,加之川茶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宣傳力度跟不上,銷路、名氣打不開,蒙頂甘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少有人問津,最終『隕落』至無人識的地步。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種茶、制茶歷史悠久,品類繁多,各具特色。

有不少品質好、味道好的茶,由於宣傳不給力、渠道不暢通,隻能落得如蒙頂甘露那般逐漸被人忽略甚至遺忘的地步,果然是『茶香也怕巷子深啊』!比如下面這兩款就是如此

硒將軍皇菊

產自江西宜春明月山的優質菊花茶。

中國古代就有以菊花入茶、入食的習俗,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類似『不應菊花酒,兒女不同傾』『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等諸多千古名句。

菊花生長在江西宜春溫湯鎮明月山風景區,山明水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2攝氏度到15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到200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陽光充足,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譽。

這裡的土壤中富含硒,加上天然山泉水的滋養,古法種植,消耗人力、物力進行人工除草,除蟲,天然,不施農藥,孕育出的皇菊飽滿花型、豐潤花瓣、金黃色澤,盛花期大有『滿山盡帶黃金甲』之意。

采摘季節,當地花農們開始忙碌起來,因為需要趕在天氣晴好的時候,由人工親手采摘,分揀、裝車,再經過細心篩選、烘幹,才能牢牢『鎖定』豐碩的花型、明艷的色澤、清新的香氣。

一朵皇菊加入杯中,用沸水沖泡,花朵瞬間綻放開來,茶湯金亮,菊香清新淡雅,喝上一口甘甜溫潤、清涼爽滑,入喉後口腔裡仍有淡淡回甘。

祁門紅茶

曾有詩雲『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祁門紅茶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茶,如今卻漸漸被人們淡忘。

因產自安徽省祁門縣而得名。

安徽省祁門縣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北緯30度的黃金產茶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均日照190天,年平均氣溫27.3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土壤中富含鋁、鐵、銅、鉀等物質,十分適宜茶樹生長、紅茶的發酵制作。

根據相關文獻史料記載,它的種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那時祁門隻產綠茶,尚不制紅茶。

祁門開始制紅茶還是清朝光緒年間的事兒。

當時祁門人胡元龍借鑒江西寧紅茶的制茶工藝,並從江西請來制茶師傅用祁門當地產的茶葉嘗試炮制紅茶,經過不懈的努力和改良,終於炮制出色、味、形俱佳的上品紅茶。

通過選取茶樹頂端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鮮嫩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烘幹等十多道工序、古法炮制,茶型整齊均勻、條形緊秀飽滿。

沖泡後,色澤通透、金紅,細品甘甜醇厚、花香馥鬱、回味綿長。

包括四川曾經的名茶蒙頂甘露在內,有些好茶,曾經能與碧螺春等名茶叫板,雖然如今已經隕落,被人們淡忘、忽略,但在中國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它們中銘刻下了自己的印記,總會遇見自己的知己。

對於懂茶、愛茶的人來說,喝茶不單單是為了解渴,喝茶喝得是歷史,是無數老祖宗智慧結晶;品茶品得是人生,是寧靜致遠、恬靜自然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