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紅梅是一款什麼樣的紅茶?聽說堪比金駿眉,是真的嗎?《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上次去杭州的時候,也是秋天,去了西湖龍井的茶園。

先去了梅塢,一路上,沿途都是茶園。

到了地方停下車,是一條直街。

街兩旁的房子裝修風格很小資,粉墻灰瓦,頗具古樸情調。

茶園就在街兩邊的山上,依山而建。

遊客來到此處後,若想看茶園,繼續往上爬就是。

若想吃飯喝茶,路兩邊都是店。

因為梅家塢梅姓人家居多,店鋪招牌多數是『梅XX茶葉直銷部』。

想來,這裡原先是村民的宅子。

後來遊客變多,才逐漸改成這種『前店後住家』的模式。

幾乎家家門前都有著漂亮的小院待客,特別有江南建築的風韻。

閑逛一圈,選了家門前種著茂盛龍爪菊和柚子樹、庭院清爽的店,進去喝茶。

也是,來到茶村,怎能不喝上一杯?

那天我們喝了兩杯綠茶,一杯純龍井,一杯秋季限定的桂花龍井。

而那次在杭州,我們帶了兩罐茶。

一罐龍井綠茶,一罐龍井紅茶《九曲紅梅》。

乍一聽九曲紅梅這個名字,許多茶客估計會感到陌生,它到底是款怎樣的紅茶?

《2》

九曲紅梅和西湖龍井有何淵源?

提到茶,江浙一帶是綠茶的主產區,而杭州更是西湖龍井的大本營。

西湖龍井聲名遠揚,與它同宗的九曲紅梅卻少有人知。

不過在當地人心裡,西湖龍井與九曲紅梅,一綠一紅均是杭州茶區的驕傲。

浙江本身是產茶大省,以各式綠茶出名。

九曲紅梅在其中,可謂『萬綠叢中一點紅』,是極特殊的存在。

而且九曲紅梅與西湖龍井之間,淵源不淺。

它們的產區相同,都是產自杭州。

它們的樹種相近,不論是龍井綠茶,還是龍井紅茶,按照傳統做法都以龍井群體種為佳。

它們的原料都相對細嫩。

西湖龍井自然不必多說,身為註重外形細嫩的綠茶,註重嫩采不過天經地義。

但九曲紅梅的原料采摘,也比其它紅茶細嫩。

有芽有葉,芽尖明顯。

從纖細、卷曲、細緊的幹茶來看,外形十分迷你可愛!

《3》

按照紅茶分類,九曲紅梅屬於工夫紅茶。

制茶時,沒有經歷煙小種那樣的煙熏加工,而是以萎凋、揉捻、發酵、幹燥為主。

而從溯源看,九曲紅梅的『九曲』與武夷山有著密切關聯。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母親河之一,發源自桐木高山,清澈見底,綿綿不絕往下流。

去年在武夷山坐竹筏漂流,便是在九曲溪的景區段。

一路上有經歷一曲、二曲、三曲、四曲等。

其中,四曲段頗有名氣。

當年朱元璋下令『廢團茶,興散茶』後,禦茶園便從建甌,搬到了四曲溪畔。

至此,帶動了武夷茶的興起。

提到武夷茶,當地亦有兩朵並蒂花——武夷巖茶和武夷紅茶。

武夷紅茶包括正山小種、金駿眉等。

按李麗華、周玉璠等學者所著的《世界紅茶發展史略初探》所述。

紅茶最早於西方稱為武夷茶,『小種』與『工夫』同時見諸文字是在明末。

據資料記載,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人已將茶運往爪哇再轉運歐洲。

1637年英人初到廣州欲購茶,1644年從廈門運去武夷茶。

可見,武夷紅茶早於16-17世紀傳播到西方。

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鼻祖。

按照紅茶發展史,先有小種紅茶,再有工夫紅茶,最後才是紅碎茶。

至於九曲紅茶的誕生,在茶圈江湖裡能追溯到這樣的往事。

太平天國時期,時局動蕩,戰亂殃及閩北、浙南一帶。

當時武夷山一帶的村民,為了躲避戰亂,背井離鄉。

一路往北,到了杭州大塢山一帶,開荒種糧定居。

至此,這些村民將家鄉種茶、制茶的技術傳播過來。

以杭州當地的菜茶為原料,制出了別有特色的紅茶。

因懷念故土,在取名時加上了『九曲』。

九曲紅梅,因此得名。

《4》

九曲紅梅的幹茶,頗為卷曲。

條索纖細,緊結細巧,形似魚鉤。

捧起一把幹茶,你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

小魚鉤那般的幹茶,有不少牽連情況。

兩、三根幹茶串聯在一起,再常見不過。

幹茶主體顏色烏潤,黧黑色明顯。

用特寫鏡頭拍下來,能看出幹茶表面帶有不少茶毫。

直觀看去,就能看出采茶等級頗高。

之前聽過這樣的調侃,稱九曲紅梅是杭州版的金駿眉。

但這種說法不全對。

雖說,九曲紅梅的原料細嫩,但它畢竟是有芽頭,有嫩葉的。

與金駿眉以芽為主的采茶標準,並不相同!

拋開外形不談,從幹茶香氣看,九曲紅梅也頗為可圈可點。

找出之前買的一罐茶,稱重5克,放在茶則上備用。

燙壺溫杯後,趁熱投入幹茶。

端起蓋碗輕輕搖晃後再打開,幹茶被熱氣熏過後,正發散著絲絲甜香、甜花香,很是美妙。

《5》

聞過幹茶後,正式沖泡。

泡九曲紅梅這樣的工夫紅茶,與平日沖泡正山小種的做法相似。

茶具呢,建議選白瓷蓋碗,最能還原好茶本色。

泡茶時,不用聽信所謂85℃溫水泡紅茶的說法。

好茶不怕沸水燙,直接沸水沖泡便是。

浸泡時間上,講究『先快後慢』。

前5-6沖左右,快速註入沸水後,迅速合蓋,立刻倒出茶湯。

內質豐富的紅茶,哪怕僅有短短幾秒的浸泡時間,也足夠泡出濃淡適中、鮮香甘醇的茶味。

隨著內在茶味不斷被消耗,到了尾水階段,可以適當坐杯悶泡。

悶過三、四沖茶湯後,等再也泡不出茶味,這泡茶才能畫上完美句號。

環壁註入沸水,當幹茶接觸到沸水剎那,茶香已經揚起。

此時飄散在空氣中的是一股甜香、幹果香。

快速出湯,瀝幹茶水後,趁熱揭蓋聞香。

蓋香上,聞到的香型更是全面,包括有甜香、花香、桂圓香等。

稍涼後,尾調又浮現幾分似蜜般的清甜氣息。

端起透明的玻璃公道杯,迎著光看去,湯色橙紅。

比正山小種的湯色要略深一些。

但湯中浮動著纖細茶毫,茶水清澈明亮。

論茶湯外在表現,湯色清、透、亮,湯色不暗沉,已經符合一泡好紅茶的基礎要素。

真正的重頭戲,在於嘗湯。

倒茶分湯後,小口啜入,茶水入口順滑,微微清甜。

湯中的香氣,依舊是幹果香為主,花香並不是很明顯。

茶味厚,飲茶入喉瞬間,喉嚨能感受到幾分涼意。

整體上,甘、爽、醇、滑。

隻可惜,回甘生津感不夠猛烈。

且在茶湯當中,落水香的層次並不分明。

《6》

從試喝感受看,那罐九曲紅梅中規中矩,幹果香出挑。

隻不過,從聞香到嘗湯,都沒能邂逅到傳說中的梅花香。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花的香氣是清幽雅致的,很有辨識力。

九曲紅梅的茶名,自帶幾分暗香浮動的氣息。

但九曲紅梅的代表香,卻非所謂的梅花香。

據傳,是因為它的湯色橙紅透徹。

茶湯如冬日紅梅那般,是一抹暖色調的風景,因此得名。

白雪皚皚,紅梅嬌美,一紅一白,反差明顯。

而九曲紅梅,誕生在綠茶名產區。

不論怎麼看,它始終都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特殊存在!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