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一路向南之『普洱倉』【品茗鑒山專欄】。《圖+文》

題記:經濟回調行業洗牌,大跌之時必藏大起之勢。

以普洱茶新型倉儲理論為基礎的普洱倉,在新普洱茶時代,將把普洱市打造成茶葉的倉儲之都、交易之都,贏得先機開創未來。

希望它能助你蓄勢待發。

由太和入普洱的我,經多年打拼,稍有建樹,卻因『普洱茶07風波』而困於生計。

又逢『困鹿山茶廠』相邀,便一步跨入普洱茶,成人救己一路向南。

在困鹿山身兼數職,忙碌而充實,暫時忘了爾虞我詐,人心難測,用求新來面對未知。

其中部分工作就是倉管,既負責『原料庫』

又管理『成品倉』。

辦公室就是倉庫。

在這,我與茶相生共長,相存以慰;繁重的工作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對倉庫管理:

【1】如何快速裝卸、規范堆碼、精確無誤、有效利用、及時發運。

我在煙廠時管過大型倉庫,有一定經驗:1.結合實際情況,總體規劃合理佈局,設置貨物通道、人行通道、通氣道;2.規格化標準化設計不同大小的地臺板,適應不同規格貨物的堆放需求;3.改造倉庫外圍,增設裝卸臺、雨篷、路燈,做到全天候裝卸;4.購置與設計庫內廠內專用器械,方便堆碼運輸裝卸;5.改造倉庫與各車間通道,實現廠內無障礙通行;6.編號堆碼,建立貨物堆位檔案,建立庫區平面示意圖,做到一目了然;7.及時重新收堆歸堆,增加使用率;8.根據消防要求,設立應急通道,完善應急設施,搞應急安全培訓,樹立安全意識,消除安全隱患,並定期檢查維護設施。

9及時與廠內廠外做好橫向縱向聯系,做足事前準備,並預設備用方案。

我在實踐中逐步豐富細化各項措施,把倉庫管理得井井有條。

這隻是倉庫的一般管理,我又結合茶葉特性提出了問題。

【2】如何保證庫存茶葉不變質。

每種貨物都有自己的特性,茶葉也有自身的特性,它的儲存也有自身要求,也受光照、溫度、濕度、空氣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又受倉庫、堆碼方式的限制。

先前在表哥『旺隆茶廠』時沒在意,感覺沒啥特別。

向他咨詢,答:『順其自然』。

一段時間摸索之後,我從如下幾個環節把控:1.事前驗收入庫把關。

認真做好水分檢測、重量稱量,單品型號、重量、規格、日期批次、品名等身份信息的登記。

並逐層記錄各個包裝規格;認真做好主料副料毛料,半成品成品的記錄驗收。

並對有疑之茶開湯品驗,做到心中有數;2.茶葉的合理堆放;實驗對比尋找不同的堆高,疊碼的顛倒層次,地臺的高度。

根據情況合理翻堆;3.設防鼠板防蟲網,定向風門,增設窗簾,調整地臺板高度,既方便空氣置換速度,又做到防止潮氣,杜絕濁氣,避免強光直射,避免蟲鼠之苦;4加強倉庫的日常管理,清潔打掃,外圍巡查;加設各類輔助設備,制作專門的清掃工具,根據季節變化調整注意事項,讓突發事件得到及時處理,做到『有的放矢,存放無憂』。

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倉儲數量的增加,管理更加精細,進一步提高利用。

為在交流中做好保密工作,我又設計密碼,用一組符號來代替事物名稱,示明而不示真。

重新研究忽略的問題、如,如何減少或避免毛茶倉儲及各環節中的破損,確保外形完整,提高成品率,改善外觀質量,做到內外兼修,品形兼有。

愛『懶』的我又想『偷懶』,成長的經歷再次有感。

我回想圖書館是如何管理存書,如何方便快捷的找到存書;工作後參觀雲南最自動化的工廠『卷煙廠』。

知道什麼是流水線,感受到現代科技如何提高生產力,注意到基本要求是規范化和標準化,最基本要件是軌道與傳送帶。

我縝密構思,與香港投資商潘先生進行深度交流,研究如何驗收入庫,搬運堆碼,壓制生產,陳化提升,出庫發運一條龍。

如此,得進行大改造,得突破現行的很多規章制度,恐無法通過驗收,隻好作罷。

面對不斷增長的庫存,堆積如山的毛茶,突破了庫存極限,如此下去隻能再建倉庫才能滿足,我不得不思考。

【3】普洱茶是存散茶好,還是存緊壓茶好。

即多建『倉』還是多建『庫』。

我從雲南最成熟最科學的煙草生產上得到啟示:煙農烤好的烤煙,收存後還要在復烤廠進行復烤,然後在卷煙廠儲存發酵醇化後才加工銷售。

在儲存發酵過程中還會加入各種『誘導劑』助其培養有益菌群。

茶農制毛茶,散茶商收儲待售,茶廠精制加工,也儲存待售,也是除雜提純發酵醇化。

它們道理一致,則重點不同,茶更顯復雜。

結合多方因素,我認為生產企業要散茶與緊壓茶並重,銷售企業重於緊壓茶,個人收藏結合自身情況兩者均可。

做到這些隻解決了普洱茶倉儲的淺層問題,深入之後我漸混亂;一日一月一天,四季輪換一年,十二生肖一輪回,60年一甲子,酸甜苦辣一生,生老病死一世,一夫一妻一制;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相生共存也有其道,最佳組合也得實踐摸索、、、我從頭再來,透過表象探本質,提出了普洱茶的根本性問題。

【4】如何看待普洱茶的儲存。

普洱茶很多理論與眾不同,有的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

人們都求嫩求鮮求新,而它是追老追陳追古。

一個『越陳越香』突破了多少概念,建起了獨特的體系,讓人為之一震。

但越來越多的人對『陳』提出質疑,認為陳是個變老變壞,走向衰亡的過程,是個減的過程,表述得不恰當。

它實則是除雜純化,吐故納新,去偽存真,醇化沉淀過程,是個增的過程,表述為『越沉越香』更恰當。

沉是經歷過後的積累,歷練過後的成熟,青春逝去的不老,是風雨過後的堅持,張狂過後的內斂,繁華退去的存在,歲月知味的沉淀。

存在才是硬道理,存於世才會成於世,成長自有變化,成熟自得其果。

它是個增的過程,是個變化積累的過程。

但方法不得當也不會『越存越香』,我得重新認識它,了解它,感悟它。

我發掘『太和甜茶』時,常聽老人將『做茶如做人、做人如做茶,人茶相通、品茗知人』。

我把普洱茶理解成一個孩子,把它的儲存理解成孩子的成長過程。

普洱就像個孩子,天資聰慧、方法得當,自得正果。

成長中也不用勞心費神;先天不足後天彌補,勞心費神自不必說,還得更講究方法,培養好是驚喜連連;它們在成長中也會遇到諸多問題,也會劣跡時現,也會乖巧可人,也有失誤更會犯錯。

懲戒不是目的,幫助才是關鍵。

包容釋懷,給其機會,幫其成長,才是大愛……這是個經歷,是個過程。

相信它,相信它在爹媽的培養之下定有所得;順其自然,因才施教,放養為主。

不要拔苗助長,也不搞『應試教育』。

不然,雖得『狀元』之頭銜,但華而不實,終無所為!有『孩子』才有『爹媽』,讓我們相欣相惜,一同成長。

存普洱茶就同培養孩子,不圖回報,但求感恩。

在普洱茶儲存上,我認為普洱茶一定要『爽』。

『鮮』總會失,『顏』終將逝,唯求一生『爽』。

人生百態,『爽』鑒真身,普洱百味,『爽』得人生。

在實際生產中,我從外形、體積、重量、松緊度、水分含量、包裝物、溫度、濕度、光照、生物群落來研究它,即研究它的自身與外界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

我充分利用公司的積累作大量對比實驗、外出參觀,橫向對比縱向深入,多方實踐論證,在普洱市做倉儲實驗於幾方面取得了突破。

事實證明它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減降倉儲成本,節省時間,提升效率,創造效益.普洱是『人的養生天堂,茶的自然之倉』;有的認為這套普洱茶儲存方法是個『成蛹化蝶』的過程。

但不是,它不是『突變』,而是『漸變』。

看似不變,實則在變;許多廠家借鑒之後健全了自己的『一廠一倉一庫』。

 隨著視野的擴展,交流面的擴大,我對普洱茶儲存又有了新的認識。

【5】『一廠一倉一庫』及普洱茶專業倉儲,再到『普洱茶倉儲型企業』。

經驗告訴我們普洱茶要存。

儲存後的普洱茶會得到提升,產生更大效益,將會創造巨大的升值空間。

大家都在積極探索;這幾年我參觀不少企業,指導了不少,有提升還不足。

究其原因:1對普洱茶系統認識不足,對倉儲理解不透。

沒有好的理論指導,很難取得突破;2對倉儲有所認識,但投入不夠時間不夠經驗不夠,還不能積累上升為指導意見,不能建立體系;3也投入研究,但束縛於原有體系,難有建樹;4有所建樹,但故步自封,不願意交流,不願示之於眾,反倒作繭自縛;5做了大量投入,取得一定經驗,有了龐大的規模,但選址不對,追溯體系不完善,難以取得信任,未能形成風格,還不能創造更多價值。

我們都認可普洱茶儲存、也研究普洱茶儲存,可現實中許多人連倉儲的一般認識都不到位,又何談普洱茶的倉儲。

應該把它當學術來重視,設專業來研究,按職業來對待,用企業來運行,當產業來培植,真正認識它潛藏的價值;放大視野開闊思路,突破一廠一倉一庫,建立專門的普洱茶倉庫。

創建新型普洱茶倉儲企業,可從幾方面取得提升:

1擴展普洱茶品牌建設渠道,在另一個層面打造普洱茶品牌,讓消費者易接受易認知;普洱茶地域遼闊,品種多山頭多年份多口味多,廠家多品牌多渠道多,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成就了普洱茶名揚天下。

可眾多的山眾多的廠眾多的茶眾多的品牌讓人亂花迷眼。

再加之普洱茶與眾不同的體系,各自為營的廣告,讓消費者對普洱茶更霧裡探花。

用倉儲來樹立品牌可更好培養新一代;2可增加普洱茶原產地的話語權;當代普洱茶的復興自外而內,是由消費地發起的,體系是依托消費者經銷商而建;建倉建倉儲型企業,把重心向原產地移,可增強原產地的話語權;3可突破原有很多概念很多限制,優化結構樹立大品牌;普洱茶的小散亂始終困擾著商政企諸界,使普洱茶不能進一步做強做大,不能走得更好更遠的原因之一。

建立倉儲型茶企業,可逐步突破一山一寨一茶,一廠一牌一味,突破茶山茶廠茶區的概念,打破行政區各自為政的規劃,整合資源縮減品牌,建專業倉儲,助普洱茶更好發展;4建普洱茶倉儲可細化產業鏈各環節,突出各自重點,提高專業化水平,進一步完善普洱茶產業鏈;5建普洱茶倉儲型企業可為原產地創造更多價值,可穩固茶農收人,實現財政增收企業增效,從另一層面協助茶產業健康發展。

我們上茶山建基地建工廠,做毛料做成品,都是在生養自己的孩子。

我們又行多胎制,還會有更多孩子,會疏於對他們培養教育,又不能放任自流,得送他們上學,接受專業管理教育培養。

普洱茶倉儲型企業就孩子們的學校,眾多普洱茶的專業儲存培養之地,為將來打基礎為將來做儲備。

【6】『一廠一倉一庫』到『多廠一倉一庫』,再到『普洱茶大型倉儲交易中心『

普洱自古產茶,但人們更認可普洱是個『集散中心,倉儲之地』,王朝貢茶之需由普洱提供。

我們何不將錯就錯,順勢而為,把普洱市建為新時代下的『物流之中,倉儲之地,』。

深入之後發現,普洱茶之倉早有爭論,孰好孰壞自有評說。

普洱這良好的自然條件,擁有大時代下的交通環境,三大茶區的中心,普洱茶的原產地,在西部大開發之下,國家一路一帶的戰略之中,由大後方變成了時代前沿,我們兼顧內外舉足輕重,有理由把普洱茶做得更好更強。

『一山一寨一茶,一廠一倉一庫』,小散亂,浪費資源,徒增投入,無序競爭,形不成優勢,豎不起品牌,不是健康發展之路。

再有,我們宣傳了茶山,抓牢了基地,鞏固了生產,卻疏漏了倉儲與交易。

我們可深挖倉儲,形成自己的風格。

深挖倉儲,卻保有源可尋、傳承有序。

而多廠一倉一庫可進一步減小占地、減小投資、減小重復建設、減少人工成本、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專業化水平,進行流水線生產。

這樣的大型儲存中心除研究普洱茶儲存,進一步創造價值之外,還可獨立出來,把功能再一步延伸,倉儲並兼交易,由創造價值兼實現價值就地變現,將進一步增加原產地在產業鏈中的權重。

這樣的普洱茶大型儲存交易中心即儲原料又存成品,即進行生產系統內各企業之間的交易,又進行生產商與經銷商之間的交易,還可代經銷商、普洱茶藏家儲存茶葉,進行二次交易;它設置層級權限,遠程控制、實地品驗、委托交易,網上下單、即要即得。

還可對茶『買而不拿、賣而不動』,逐步向期貨邁進。

【7】依『普洱茶大型儲存交易中心』規劃建設新型『普洱茶產業園區』。

『多廠一倉一庫』,產供銷一條龍,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便快捷,形成規模效應。

應用新型倉儲理論,專業化倉儲管理,健全追溯體系,可變倉庫為市場,形成合力增強凝聚力提升競爭力,把普洱建為『茶的原產地,商的倉儲交易中心』;整合資源,降低成本,長遠規劃,依托『普洱茶大型儲存交易中心』,引入上下遊企業,配套相關設施,建立新型『普洱茶產業園區』雛形,為下一發展做好鋪墊。

我們還可發揮,實現更大的跨越。

擴大『倉』的概念、擴展『倉』的外延,把它理解成,『生長之地,制作之所,儲存之倉,交易之中,文化之源』。

全面整合資源,架起橋梁,交流溝通,全方位開發普洱茶產業。

【8】由『實物』變『虛擬』,用‘普洱茶大型倉儲交易中心’實現普洱茶向『金融普洱茶』的轉變。

普洱茶經多年的發展已名揚天下,市場還在不斷擴大,並逐步區分細化。

市場不缺貴的、好的普洱茶,但多無據可查、無溯可追、無信可托,怕高價也買不到好普洱、尋不到可信的普洱茶;此困不限於茶,整個食品行業都受困於此。

普洱茶大型儲存交易中心設置門檻、可追根溯源、可靠有保證,將大大增加可信度,確保經銷商權益、消費者權益,是多方都可信任和依賴的平臺,將在新普洱茶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

投資期貨、投資金融理財產品,人們最關心的是什麼、、是期望值,對產品本身的期望值,對市場的期望值。

用‘普洱倉’理論體系建立的大型普洱茶倉儲中心,將為人們提供足夠的保障,解決後顧之憂,放心大膽的投資普洱茶,投資金融普洱茶;存在普洱倉裡的茶葉好比存在國庫裡的黃金,將保障普洱茶產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應用,大家對期貨的認識,『金融普洱茶』概念的引入,我們可利用良好的自然條件、先進的儲存方法、宏大的規模效應、現代的管理方法、放心的產品質量,尋找可信的實體平臺,憑借良好的社會信譽、專業的運作團隊,進行合作與嘗試。

充分利用普洱茶超長的保質期,『越存越香』的品質特性,樹立標準制定規則,設立準入制度細化準入門檻,建立身份檔案健全追溯體系,借鑒成熟產業的發展經驗《如雲南花卉產業》,一定能讓普洱市實現由產地向『倉儲之地,交易中心』延伸發展的突破,能實現茶業與金融的結合,收藏與交易的銜接,實體與虛擬的轉換。

個人力量有限,我的小倉庫雖讓我有實踐真知,但無體量無震撼。

我一直在尋求夥伴來一起豐富『普洱倉』,共同實踐『普洱倉』。

但多年未如願,我隻能反反復復探索我的『普洱茶倉』。

對普洱茶來說、時間是最好的制茶師,長得好活得道制得精存得法沉得香,才能釋放芬芳共品天下。

這一體系是在古普洱府、老普洱縣、今普洱市中實踐總結出來的,是針對普洱茶原產地、針對普洱茶而建立的,是名副其實的『普洱倉』。

對其它產業也有指導意義;它拉近了原產地與消費地之間的距離,融合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身份,增加了變現渠道,解決了諸多不便,化解收存普洱茶之憂,實現了產銷共贏,人茶共長。

理解了『普洱倉體系』,特別是理解了倉的外延之後,我們就可成體系的開發普洱。

如;開展古茶樹認養,認購私家茶園,開發產品訂購,發售倉儲證券,投資茶山旅遊等,全方位開發人們對普洱茶的期望值,提振投資者消費者信心,全面開發普洱茶產業;一個以『普洱倉』為核心,以原產地為重點的新普洱茶時代即將到來;誰先建倉、誰有好倉,誰將搶占制高點,拔得頭籌占得先機,一路領先。

偶然之中認識普洱市茶業局文化品牌科長包忠華,他鼓勵我把認識記錄下來,並幫我修改完善,推薦給各大媒體發表。

對於茶我們無所不談;其任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國公司董事長之後,聘我為『普洱曬紅』顧問,一同構建『大藤條茶區』。

他敢為人先,認識到專業普洱茶倉的巨大價值後,把公司倉庫設計為專業倉庫,以『大自然倉』命名。

擔當起時代使命,踐行這一理論;茶國公司擁有優秀的團隊、雄厚的實力、良好的信譽、開拓進取的精神,獨特的背景、健全的網絡,具備進一步實踐『普洱倉』的條件。

正多方交流合作,逐步實踐,擔起普洱市茶產業發展的開拓者之任,在普洱茶新時代引導大家前行。

由太和入普洱的我,『孩子』有的已長大成人走向社會,有的還嗷嗷待哺,有的才蹣跚學步,有的也將上學,期待得到更多幫助。

你的孩子如何,幾歲了?

我們生養自己的孩子,學校按專業教育孩子,社會培養健康的孩子,希望『孩子的成長』引起更多的關注。

我想普洱倉就是一個孩子,其成長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幫助。

作者簡介:

李琨,筆名『品茗鑒山』、哈尼族、普洱鎮沅人。

94年參加縣村建工作隊時,注意到苦聰人有『冷水泡茶』的習慣,由此引發關注。

98年與女友發掘『太和甜茶』。

為制太和尋遍眾山,終有所得。

03年系統掌握太和工藝,研制出專用的冷水泡茶。

06年總結出太和茶的傳統采養方法,近期發表,被業界提升為『藤條茶采養法』。

開始關注普洱茶儲存,實踐『普洱倉』;2010年實現太和甜茶規模化生產,成立『鹿鼎茶業』帶領鄉親們一同制茶。

2014年被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促進會聘為『雲南傳統紅茶顧問』。

2015年被聘為普洱市天行普洱茶國有限公司『曬紅顧問』。

以太和甜茶為范本,傳授曬紅技藝,組建『普洱曬紅兵團』。

《作者:李琨 來源:普洱中國網·首發 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