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以入門所適用的人群有以下定義:
1、對茶缺乏基本了解
2、並非從事茶相關工作
3、經濟條件有限
4、時間有限
一、喝茶的目的
為什麼喝茶?
這是個問題
許多人都會有不同的回答,這種完全私人化的問題,本來就不應該有什麼標準答案。
不管是喜歡味道也好,還是喜歡形式也罷,都沒什麼關系,只要您高興,就好。
但是在這裡強調一下,茶隻是一種相對健康的飲品,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藥品,假如有某種健康問題,請去正規醫院診治,然後遵醫囑,不要把茶視為一種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而且預防和根治有本質的區別,預防是降低患病的幾率,而不代表一定不會得病。
二、茶葉的相關知識
1、概述
茶樹大約發源於距今6000-7000萬年前的中國雲貴川地區,是山茶科山茶屬的下屬植物,茶樹經過長時間的演化發展和人工培育,至今已經有許多品種,在《中國茶樹品種志》中介紹的審定品種、地方品種、珍稀品種共計367種。
所謂茶葉,就是這些茶樹鮮葉經過加工之後的產品。
2、分類
現代的茶葉分類方法是由安徽農大的陳椽教授與70年代確立的,分為基本茶類、再加工茶和代用茶
基本茶類,主要是按照加工方式進行分類,共六大類:
綠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 洞庭碧螺春《江蘇蘇州》
白茶:白毫銀針《福建福鼎、政和》
黃茶:君山銀針《湖南嶽陽》
青茶《烏龍茶》:安溪鐵觀音《福建安溪》 武夷巖茶《福建武夷山》
紅茶:祁紅《安徽祁門》 正山小種《福建武夷山》
黑茶:六堡茶《廣西梧州》 普洱熟茶《雲南》
再加工茶是指在基本茶類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的茶葉,比如茉莉花茶,就是在綠茶的基礎上窨花之後加工出來的。
代用茶是指非山茶科下屬植物制成的類茶產品,比如苦丁茶、菊花茶等
3、味道
茶葉中明確的呈味成分主要有三類:生物堿《苦》、多酚《澀》、氨基酸《鮮》
而泡茶的過程,就是要將幹茶中這幾種呈味成分恰當的溶入到水中,以取得濃度合適的茶湯品飲,但是由於受茶樹品種、原料等級、加工方式、儲存時間等因素影響,使得成品茶中所含的呈味成分數量和比例差異很大,所以,不同的茶需要采用不同的沖泡方法,才能獲得適合的茶湯。
4、等級
茶樹鮮葉主要以成熟度劃分等級,一般認為,鮮葉越嫩等級越高。
所以,市場上茶葉價格,在渠道、產地、采摘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單芽頭>一芽一葉>一芽兩葉,不過至於味道,還要看個人喜好,未必和茶葉價格完全對等。
三、準備工作
1、準備茶具
a、白瓷蓋碗一個;b、白瓷杯數個 ;c、玻璃公道杯一個;d、濾網一個;e、隨手泡一個《可選》;f、茶盤一個 《可選》;g、茶巾一塊《可選》;h、茶夾一個《可選》;i:茶撥一個 《可選》;
對於一個新手而言,暫時有這些東西就夠用了,其實主要用的就是前面四個。
隨手泡寫的是可選件,但如果家裡沒有類似於電熱水壺這類方便燒水的器具,還是建議買一個,當然了,如果實在不願意買,在燃氣灶上燒開水,然後灌進暖壺裡作為泡茶用水,也不是不能接受。
隻是以後如果想要更好的泡茶,則對於水溫的控制要有所要求,隨手泡會更方便些。
2、環境
沒什麼特別要求,有個能放下上面那些東西的桌子就行了。
3、茶葉
分兩種情況
a、已經有自己喜歡的茶葉了,那麼就從這種茶葉開始就好。
b、還沒有自己喜歡的茶葉,個人建議,從紅茶開始。
之所以選紅茶,主要是因為這個味道比較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而且相對來說,較低價格紅茶的口味也不錯。
喝100-200一斤的紅茶,應該不會成為大多數人的負擔《200元/500g計算,一次用量5g,一斤茶能泡100次,算上水,平均成本和大多數市售瓶裝飲料差不多》。
四、泡茶
對於泡茶來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將茶葉中的呈味物質,以合適的濃度溶入到水中《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將茶葉中的香氣成分揮發到空氣中,不過對於入門者而言,這個可以先不用考慮》。
在泡茶過程中,則是通過控制投茶量、加水量以及出水時間來控制最終的茶湯濃度《其實還有另一個影響因素水溫,不過對於入門者來說,這個因素可以先不考慮》。
泡茶中的一切操作都是為控制茶湯濃度服務的。
泡茶大致流程如下《以紅茶為例》
1、溫杯
包括蓋碗和茶杯,主要目的就是讓茶具具有一定的溫度,以利於茶香揮發。
部分人會在溫杯後,將茶葉置於蓋碗內,蓋上蓋後上下搖幾下,然後開蓋聞幹茶香氣如果說的矯情點,就有點像部分西餐菜品在上菜時要求碟子的溫度類似,不過其實對於入門者來說,這並不是必須的一個步驟,直接將茶葉放在蓋碗裡泡也可以。
2、洗茶
這是一個有許多爭論的步驟,以目前茶葉精制水平來說,『洗』茶已經沒有什麼必要了,茶葉中的雜質早已在精制過程中剔除,而農殘又無法洗掉,所以就衛生而言,洗已經沒什麼意義,不過有部分老茶,的確會有呈味物質難以有效溶出的問題,因此,通過洗這一過程,讓茶葉在水中充分舒展,以利於後面幾泡茶中呈味成分的溶出,就使得洗這一過程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不過有兩種茶不宜洗:
其一是綠茶,由於其茶樹品種以及制法的原因,使得綠茶中呈味成分有限,如果還要洗茶浪費一部分的話,對於品飲來說,會有所損失。
其二是芽茶,就是由較嫩原料制成的茶,由於茶芽細小,內涵物質浸出速度快,所以沒必要洗茶。
3、置茶
從放茶的容器中將茶葉置於蓋碗內,主要是根據控制置茶量,根據蓋碗容量,大概3-5g,如果有天平、電子稱之類的量一下當然好,沒有也沒關系,大概就是手抓一小撮那麼多,剛開始時候原則是寧少勿多,少了如果嫌不夠濃可以通過延長浸泡時間來改善
4、沖泡
水燒開,倒進去就好,什麼高斟低斟不用考慮,別燙著就行,剛開始時不用追求一定要倒滿水,大概八、九分就好,不容易燙手。
洗茶的話倒完水立即出,就像之前謝掌櫃視頻裡的那樣。
之後將濾網置於公道杯之上,第一泡大概浸泡10-15秒出湯,以後每一泡延長10秒左右。
到了4、5泡以後,如果繼續沖泡,則需要延長更長的時間。
關於出湯時間並不絕對,主要還是要看個人口味調整,我個人口味偏淡,所以出湯速度相對比較快。
5、品飲
先聞香、後品茶,茶湯溫度降低,會使得茶香變得不明顯,所以需要趁熱聞香,然後品飲茶湯,沒必要非得像許多老茶友那樣,喝的跟漱口似的,可以讓茶湯在口腔中稍作停留,然後正常咽下就好了,感受下茶湯在口腔中留下的感覺以及咽下後舌根兩側和喉嚨的感覺。
如果茶葉本身品質不壞,而且沖泡得當的話,口腔以及喉嚨不會有類似刀刮的澀感。
可以根據當前茶湯的口感,來調整下一次出湯的時間,如果濃了就適當縮短一些,淡了,適當延長一些。
喝過茶湯後,還可以拿起蓋碗的蓋,聞聞茶香。
五、品茶
對於大多數入門者而言,如何判斷一款茶品的優劣,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聽到過許多沒有喝茶習慣的人說『喝不出茶的好壞』。
假如一個人真的喝不出茶的好壞,那麼花時間泡茶就成了一個玩笑,泡茶所追求就是一杯好喝的茶,喝不出好壞,那泡茶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別擔心,只要一個人味覺、嗅覺正常,都能品嘗出茶好喝不好喝,只要掌握了方法。
茶葉審評有一個原則:對樣評茶。
換成中文就是,將兩種茶對比著評價。
單獨評價一款茶的優劣,即使對於專門從事茶葉審評的人來說,也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普通的消費者,因為大腦關於味覺的記憶是極端不嚴謹和不靠譜的。
將一款茶品和自己記憶中的味道相比較,實在是太過強人所難了。
而將兩款茶品放在一起,相對來說就容易了許多,一樣嘗一口,絕大多數人都能分辨出哪個更好。
所以,如果去一個陌生的店裡買茶葉的時候,可以帶一點自己家裡的茶,讓老板也泡一點,再和店裡的茶對比著喝,自然就能品出優劣了。
除了對樣評茶這一原則之外,評價一款茶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個方面:外形 湯色 香氣 滋味 葉底。
由於中國的茶葉品種眾多,每一種茶葉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很難有一套能夠適用所有茶葉的評價標準,不過大部分茶還是有一些共性的,可以根據一些特點進行判斷,比如:
1、外形是否完整
2、湯色是否清亮
3、香氣有無異味
4、滋味是否苦澀
5、葉底是否多芽
不過要注意,上面列出的這些並不是絕對的指標,不是說符合的就是好茶,不符合的就不好,而隻是一個參考的梗概,具體到某一茶品,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無論深淺,喝茶,對於普通人來說,也就是生活中的一種調劑,一種消遣,如果隻是想簡單點,沒問題,想要精致點,也可以,只要能從中得到些許樂趣,無論是嘴裡的還是心裡的,就行了。
紫砂老呂:一生禪茶,收藏古玩,茶器,當代著名的古法手工制壺的傳承者
關注紫砂老呂微信:zisha3699《長按可復制》
在這裡與萬千茶友品茶論道,暢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