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邁茶的均衡性比較好,香氣比較高,但自身的特點不突出。
當然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澀感偏重一點。
有的茶友比較喜歡這款茶,因為茶香很香,尤其是壓餅存放到一定的年限以後,比如五六年以後,茶香確實挺不錯。
在古樹茶中景邁山的價格最近七八年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不像其它產區的一些茶上漲比較猛,它的穩定性還是不錯的。
取茶8克開始沖泡,掛杯香確實比較濃鬱,香型是蜜香中帶有一些花香味,這就是典型的景邁茶香。
存放半年之後,青味也褪了七七八八,已經不重了。
這茶喝起來茶味很飽滿,沒有淡和寡,回甘還是挺明顯的,隻是回甘在口腔裡的擴散速度稍微慢了一點,喉韻也是有的,剛好到達喉部下面一點點,不像其它回甘很好的茶一樣深度比較深。
茶湯的質感也是不錯的,雖然水路不是特別細膩,但這個茶的特性就是經過一定時間的後期轉化以後這些不足之處會有明顯的改善。
雨水正常的時候,景邁茶苦味就沒那麼明顯,幹旱年份的茶,茶味的飽滿度和厚重感會突出一些。
葉底一致性蠻好的,基本上看不出來有什麼雜茶。
韌性很不錯,沒有粘手的感覺,彈性也不錯。
沒去過景邁山,但看過景邁山雲海、萬畝古茶園,也喝過很多景邁茶,雲海、萬畝古茶園、景邁山好茶,都是對景邁山的好印象。
如果說給自己向往的茶山排序,景邁山應該能名列前茅。
讀完楊嵩老師的《景邁山拾茶記》書稿,對景邁山的向往,又增添了許多。
楊嵩做茶十餘年,在景邁山成家立業,常年駐紮在景邁山制茶,對景邁山的一草一木,每一塊茶園都無比熟悉。
《景邁山拾茶記》是一本景邁山、景邁茶的文化百科全書,是了解景邁山、景邁茶制作加工和品鑒的百科全書,文字精簡、內容全面、作者長期實地調研,質量保證。
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史、景、茶、賞鑒、迷情景邁,其中的史和景的部分都是對景邁山的歷史文化做一個全面的梳理。
『史』的部分重點梳理了景邁、芒景村的歷史,千年萬畝古茶園的由來,全面解析了景邁山歷史悠久而獨特的茶文化。
『景』則是對景邁山的相關名詞做了解釋:雲上仙臺、大金塔、茶王樹、茶魂樹、茶祖節、開門節、關門節、帕哎冷遺訓、佈朗族的日常生活、婚嫁喪葬、烤酒烤茶都做了詳細全面的解釋。
看茶制茶,不同區域的茶,因為鮮葉特性,在茶類制作的大框架下,會有一些細節差異。
景邁山制茶,也會根據景邁茶的不同特性,有一些不同的制茶細節。
作者常年在景邁山制茶,所以對景邁山的制茶工藝及相關細節比較熟悉,有豐富的制作普洱茶、紅茶、白茶的經驗,並且用圖文清晰準確地記錄下來。
通過閱讀本書,就可以了解到景邁山如何制作古樹普洱茶《生、熟》、古樹曬紅和古樹白茶。
茶品品鑒有個性和共性,要對景邁茶進行品鑒,需要掌握茶山信息、茶品制作特點以及不同茶類的特點,隻有做好基礎知識準備,才能構建起品鑒體系。
另外,品鑒又受到口感偏好等諸多因素影響,隻能求同存異。
關於景邁茶品鑒思路,景邁茶滋味特點本書都有了詳盡地闡述。
另外本書還對沖泡、品鑒都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對研習景邁茶有很高的參考性。
如果你對景邁山、景邁茶感興趣,《景邁山拾茶記》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是學習景邁茶很好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