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碧螺春產業插上智能化的『翅膀』。

□楊仲

顯示屏上輕輕一點,設備就自動運轉,從鮮葉投入到制成幹茶,生產全程無須人工幹預。

近日,吳中區東山鎮打造的洞庭山碧螺春茶集中加工示范中心進入試運行階段,借助這條智能化的紅、綠茶生產線,兩個工人在一天內就可制茶近千斤。

碧螺春茶是蘇州地產名牌,不僅在全國具有很好的品牌認知度,也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成為東山、金庭兩地的特色產業和重要產業。

大家都知道『明前茶』經濟效益最好,碧螺春采摘黃金時間就集中那麼幾天裡,及時采摘與炒制茶葉很關鍵。

坦白說,作為手工茶,碧螺春不僅采摘費工,其炒制也費時費力。

今年采摘季受疫情影響,部分外地采茶工不能及時到崗,農忙時的『用工難』更加凸顯。

今年在當地政府與一些愛心企業的幫助下,很多茶廠才能克服人手緊的困難全力搶收碧螺春,但『用工難』問題的進一步凸顯也讓人思考:如何才能有效解決這個長期存在的困境?

某種意義上,智能化生產線提供了一個解決新思路。

原來1個炒茶工1天最多可炒約10斤幹茶,使用智能化生產線後2個工人在1天內就可制茶近千斤,茶葉炒制效率大大提升的同時,其實釋放的也是人力,茶葉炒制中人力的釋放剛好可以前移到采摘環節上,從而大大緩解用工緊張問題。

與此同時,因為炒制的智能化、標準化還可以解決炒制中純手工存在水平參差不齊的缺陷,這樣也可以保障碧螺春茶的整體品質。

碧螺春茶出名除了因為它特定的品類、地理特性,還有就是其炒制工藝。

作為考驗技術的傳統手藝,用機械代替人工難免也會讓人心生質疑:流水線生產出來的機器茶代替傳統的手工茶,其品質到底會不會有所降低?

就如蘇州一些傳統手工藝經歷過機器化生產之後確實少了純手工的匠心和韻味。

機器茶代替手工茶能不能被市場接受、被消費者接受還是由品質說了算。

經過多次嘗試,在品嘗了制茶機炒制的茶葉後,制茶大師柳榮偉認為機械炒制與人工炒制的茶葉口感基本沒有區別。

如果有更多的調查數據與更權威的研究論證表明專業人士與消費者認同這一點,那麼上智能化生產線、用制茶機炒茶的創新嘗試可行,這種智能化也可以讓碧螺春產業發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智能化改造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這種智能化改造、數字轉型不隻是引領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傳統的農業生產同樣需要。

從技術上看,碧螺春的炒制工藝可以通過數字化、大數據來精準記錄、轉化與還原,以實現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當然這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與實踐,要積極穩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