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裡的『奇種』,到底是什麼?茶山實拍展示,有圖有真相。《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又到武夷山一年一度的春茶季。

眼下是武夷山做茶最忙碌的季節。

麻花在武夷山認識的那些茶農朋友們,武夷山胡歌,武夷山胡一刀,武夷山於和偉,還有慧苑坑的姐姐,以及小竹林的老友等,他們統統忙到腳不沾地。

也是,到了大量采茶的時候。

茶樹嫰梢生長要一定開面成熟度後,得抓緊時間趕緊采,片刻都不能耽誤。

一旦青葉開面稍微大了些,變老了。

影響品相不說,最怕做出來的湯感略差,香氣不足。

而采下來的茶青,安排挑青工挑下山後,再call給自家的司機去接茶。

第一時間將青葉護送入廠,抓緊攤晾,哪怕是連夜通宵,也要抓緊時間做青。

因為做茶時間緊,片刻都耽誤不得。

茶農在做茶時,需要拿捏不同品種的脾氣。

有的品種發芽早,屬於典型的早生種,每到春茶季開端,就可以安排工人趁早采茶。

有的品種持嫩性強,一旦好幾個品種采摘期撞了檔期,為了保住全局,這些嫰梢性出色的品種,就要被推遲幾天再去采茶了。

還有的品種,葉片略厚、葉質偏脆,做青揉捻時還得特意調整策略……

總之,做出一款好巖茶的核心要義,沒別的,就一句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

曾經有茶友提問。

『哎呀,巖茶品種怎麼這麼多,多到我都認不過來』

因為武夷山當地的茶樹品種資源豐富。

光是散落在各大山場的奇種,就已經不知其數。

奇種,並不是特定的一種茶。

它的真實身份,是一類茶樹的統稱。

只要經過有性繁殖得出來的茶樹,在茶圈內,統統屬於群體種茶。

相比其他地方茶農所稱的『菜茶』,武夷山茶農更習慣用『奇種』這個高大上的名字。

奇種,含有奇怪、新奇、千奇百狀的意思。

何為奇種的『奇』,其實啊,看下面的圖片就知道的。

因為,奇種的葉片造型是很特別的。

每一株都是獨立個體,參差不齊,各不相同。

有的,葉片看起來就像擁有八塊腹肌那樣,葉脈分明,葉張中間有規律的凸起。

有的,葉片又細、又長、又窄。

甚至於,論細窄修長程度,乍一看,略微有幾分相似巖茶名叢裡的金柳條,隻不過葉片尖端略窄罷了,不知道它們之間有沒有血緣關系。

有的,葉片邊緣的鋸齒明顯,看上去像是均勻燙了大波浪頭,微微偏卷。

有的,和周圍茶樹相比,一看就是發芽偏遲,並且葉質還更嫩。

從采茶制茶角度看,這些發芽過遲的品種,每年要等到大部隊采摘、制作完畢,才陸續進入適采期。

有的,茶樹新梢嫩葉偏紅、偏紫紅色,形似紫紅袍,但考慮到巖茶品種眾多,又讓人不敢100%肯定,頗有『相見不相識』的意味……

《3》

武夷山裡的奇種,是怎麼來的?

茶樹的有性繁殖!

平日我們常見的水仙、肉桂、北鬥、奇丹、黃觀音、梅占等,它們統統屬於無性系的良種。

茶農們在種茶時,可以直接到苗圃去買幼苗。

就跟種果樹那樣,將樹苗買入後,再移到自己山場種植。

無性系的最大特點,在於你買到的特定茶樹,品種特征固定。

在制茶時,茶香茶味表現更穩定,經濟效益更高。

而有性繁殖的菜茶,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

因為,茶樹的有性繁殖,說白了就是開花、結果、種子落地生根,長出新苗。

由於在自然開花授粉過程中,經過昆蟲等外界因素授粉,茶樹會接受到臨近范圍內其他多種茶樹的花粉。

此時,再生出來的後一代,究竟更像誰,就說不準了。

從分類看,每一株依靠有性繁殖得來的奇種,都算是獨立品種個體。

隻不過,它們大多還養在深閨人未識,叫不上名號,隻能統一含糊稱為奇種罷了。

《4》

奇種和名叢是什麼關系?

武夷巖茶的本地土生品種,說白了無非兩類。

一是奇種;一是名叢。

提到名叢,大家都不會陌生。

像四大名叢裡的水金龜、鐵羅漢、白雞冠、半天妖等,有名有姓,一個個的名頭都十分響亮。

名叢的誕生,出自奇種。

比如,某茶農發現自家茶地旁土生出來的幾株奇種,風姿不俗。

嘗試著將它的青葉專門采下來,單獨制成一小批茶。

結果發現,茶香突出,湯感醇,很有賣點。

於是再下一步,就可以考慮為這些奇種定名的事情。

從這些奇種身上剪枝扦插,無性繁殖出一批數苗後,再等待幼苗慢慢生長到適采規模,屆時再去采摘青葉,制出成品。

若這些成品茶,和當年的母本香氣、風味類似,表現不俗,叫好又叫座。

那麼,大可為它們特意取上朗朗上口,易於傳播的名字,推廣起來。

名叢的誕生之路,大抵如此。

但如果到頭來,這些取名登記在冊的名叢,因種種因素影響。

比如,種植面窄、名氣日漸變小、逐漸少人打理……

到最後,再次與周圍茶樹再次進行有性繁殖後,便又會重歸茫茫奇種裡。

論名叢和奇種,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關系!

《5》

群體種茶,在各大茶產區之間,比比皆是。

龍井產區內,有龍井群體種。

桐木紅茶裡,藏身在深山密林裡的,更是有不計其數的桐木菜茶和野茶。

白茶裡,也有小白茶、小土茶、小菜茶一說。

而武夷巖茶裡,則被稱為高大上的奇種。

雖說,群體種茶樹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統統是有性繁殖的產物。

但不同地域的群體種茶,卻存在地域差距。

比如,龍井當地的群體種,適制龍井茶。

但桐木關內的菜茶、以及武夷山各大山場裡的奇種,雖說都是群體種,但卻未必適合加工龍井。

畢竟,在代代繁殖過程中,不同區域的群體種茶,性狀差距甚遠。

比如在交通不發達,各地跨區交流少,少有通婚的時候。

往小范圍看,A市人B市人,哪怕隻是隔了一個市,當地人的五官面相還能看出明顯差距,更何況是特定區域內的茶樹?

奇種的『奇』,在於每一株都是獨立個體。

不同的奇種之間,個性迥異,好比是『孤品』那般。

龐大的奇種家族,是武夷山諸多茶葉品種的樹種基因庫。

為巖茶的諸多品種風味變化,打下堅實基礎!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