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五一小長假,就算不出門,宅在家裡泡茶喝也是美事。
左一泡肉桂,右一泡水仙,不亦樂乎?
不過提到泡茶,身邊有朋友問:『8克一泡的巖茶, 能不能每次隻泡一半?
』
聞言,麻花沒有急於給他作答,先是反問,為什麼不一次性泡完。
按朋友的說法,家裡隻有他自己一人愛喝巖茶,8克的量有些多,獨自泡完感覺有點奢侈,想著分成兩次慢慢喝……
原來如此,可一個人獨自泡茶,也不推薦投茶量減半。
畢竟,沖泡武夷巖茶的最佳茶水比例擺在那。
8克一泡,一次一泡,數量剛好。
投茶減半,未必能泡出理想茶味。
並且,經過前段時間的親測,泡巖茶隻放半包,總感覺哪哪都不『得勁』。
在泡茶過程中,不得不面臨這4個泡茶困境。
《2》
一、茶香、茶味變淡。
泡巖茶隻放半包茶,和減肥期吃飯隻吃半飽類似,喝茶過程難以盡興。
上禮拜,喝了一泡去年的黃玫瑰,泡茶時特意嘗試了隻放一半茶。
剪開泡袋後,心裡掂量著,往蓋碗內投入半包茶。
剩下的幹茶繼續留在泡袋內,找了個鳳尾夾進行封口。
一看幹茶,單從體積上目測,明顯是偏少。
湊近聞了聞幹茶,略有幾分焦糖香和花香,香氣不甚明顯。
簡單看過幹茶後,進入正式沖泡環節。
燒開一壺純凈水,環壁快速註水,合上蓋後,直接快出水。
短短數秒間,大量茶水已經倒入公道杯。
確認瀝幹茶湯後,趁熱揭蓋聞香。
蓋香上,倒是沒有聞到半點陳味、青味、雜味等,這泡去年的黃玫瑰並沒有返青,隻不過花香依舊偏淡。
趁熱聞香,茶香既不馥鬱,也不高揚,並無亮點。
喝起來,茶湯入口還算清爽,微帶幾分清甜,但湯感不醇,茶味整體偏淡。
並且,很重要的一點是,茶湯中的落水香裡,同樣沒有找到明顯的花香。
對品種茶而言,湯感不夠醇厚也就罷了,連原先拿手的馥鬱茶香也變得表現平平。
面對這樣一杯香氣滋味減弱大半的茶湯,喝起來實在沒意思!
比起為了省茶,一泡茶分成兩次喝,倒不如集中起來一次喝完。
畢竟武夷巖茶獨立泡袋的設計初衷,為的正是方便投茶。
一次一包,茶味表現才會完美!
《3》
二、剩下的半包茶易跑氣。
巖茶的保存,少不了嚴實密封。
平日收到泡袋包裝的巖茶時,尚且需要細心留意一番,泡袋封口處是嚴實封口,還是留有一、兩絲縫隙?
更別提,隻是隨手夾緊袋口,放在一旁的半包巖茶了。
剩下來的半包茶,要是沒能及時喝完,放到最後跑氣變味,反而白白浪費好茶。
曾看到有人留言,大意是講現在的巖茶價格太貴了,舍不得一次性直接喝掉。
所以在泡茶時,隻放半包茶……
這樣做,讓麻花想起很多年前在雜志上看到的故事。
張三收到了兩箱蘋果,一箱是新鮮飽滿、水靈靈的鮮果。
另外一箱蔫不拉幾,表皮皺縮,眼看著就要放壞。
這時,張三的主張是先吃後面那筐快要存壞的蘋果,以免浪費。
但他的家人表示反對,理由是,如果先吃掉後面那筐皺巴巴的蘋果,轉過頭來,另外一箱新鮮、水靈靈的蘋果也要變皺、變得不新鮮,為什麼不趁鮮吃掉前面那箱?
故事很短,道理卻很有意思,這涉及到消費觀念的取與舍。
喝巖茶也是如此。
如果要問,泡袋裝的巖茶,能不能每次隻泡一半?
答案肯定是可以的,自己的茶自己做主,想怎麼泡不行?
但從飲茶風味享受看,麻花不推薦大家隻放半包茶。
因為這樣嘗不準茶味。
雖然從出發點看,這樣做看似節省,但從某種程度上卻陷入了永遠喝不到理想茶味的怪圈!
《4》
三、需要提前坐杯,不耐泡。
蓋碗泡巖茶,投茶量減半後,再參考平日的『快出水』泡法,會面臨水土不服。
因為茶量不足,若是再加上浸泡時間短,茶味浸出有限。
泡出來的茶湯會面臨味道淡、喝著不夠有勁的困擾。
所以在泡茶時,隨著投茶量減少,泡茶策略也需要跟著轉變,坐杯時間要提前。
甚至從第一沖就需要適當遲5秒、7秒左右,再倒出茶湯。
再下一沖泡茶,再次加時,適當悶一下。
浸泡時間增加能改善投茶量減少造成的茶味不足,盡量彌補茶味不足,滋味過淡的局面。
不過,這種『提前坐杯法』對茶味完整釋放而言,治標不治本。
這會造成巖茶變得不耐泡。
泡茶時,茶味釋放過於集中在前幾沖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泡不了幾次,茶味就徹底變淡。
原先起碼可以泡到十幾沖的茶味,估計在投茶量減半後,能泡到6沖左右已屬不易。
按這樣喝茶,如果僅是普通口糧,那就算了。
泡牛欄坑肉桂、天心巖肉桂、慧苑老叢等正巖核心好茶,投茶不足,茶味不耐泡,就太可惜了。
如此好茶,既然決定了咬咬牙泡開喝,那就別隻泡半包茶。
一次性喝個盡興,用標準110毫升蓋碗,投入一泡8克巖茶,更能享受完整茶味狀態!
《5》
四、茶水比例需要換算。
泡茶喝,不論喝茶人數多少,最佳茶水比例不會變。
不存在說,獨自喝茶時,放少一點茶,隻放半包。
而喝茶人多,就多放一些,直接往蓋碗內塞滿茶。
投茶少,茶味淡。
投茶多,茶味濃。
不論怎麼看,多或者少,都不是好事。
當你在泡茶時,即便能確保拆封之後,隻放半包茶,剩下的半泡茶不會跑氣。
泡茶過程中,為了照顧最佳茶水比例,還得另尋茶具。
泡巖茶,用容量標準的110毫升基礎白瓷蓋碗泡巖茶,一次放8克,茶水比例堪稱絕配。
若是自己喝茶,想著省點茶,隻放半包。
那麼,蓋碗得換。
這樣在註水泡茶,註水線接近碗沿時,茶水搭配比例剛剛好。
不過,換成了容量在60-70毫升的小蓋碗後,少不了需要經歷適應期。
對手掌寬、手指長的茶友而言,拿起這樣過於小巧、迷你的蓋碗,著實又太過別扭。
為了照顧平日的泡茶習慣,泡巖茶,一次一泡的約定俗成做法還是別輕易更改為好。
要不然,牽一發動全身。
投茶量改變後,在接下來的泡茶環節中,方方面面都需要調整!
《6》
喝巖茶,一人獨酌時,能喝出不一樣的心情。
獨自泡茶喝,繼續堅持一次一泡的做法,肯定不是浪費。
只要確保獨處時,閑暇時間足夠多。
喝茶時,能從第一沖,慢慢細品到最後一沖,直至茶味被泡淡,又有何浪費可言?
從喝茶的儀式感看,泡茶喝,有很多步驟是不能省的。
比如,自己在家喝茶,沒準備桶裝水,就改成自來水泡。
比如,自己一人喝茶,感覺用蓋碗太麻煩,就換成玻璃杯。
比如,覺得獨自喝茶時,反正茶具是洗過的,就不再燙壺溫杯……
喝茶的過程,本身就是環環緊扣的。
任何細枝末節發生了改變,都會影響最終茶味發揮。
喝巖茶,比起『隻放半包』式的省茶,喝不到最佳茶味才更可惜。
小長假裡,在泡茶喝茶的消遣過程中,沒必要因小失大!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