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客的調味小菜,新茶客的心頭好,武夷名叢雀舌帶來妖嬈脂粉香。《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老早就收到消息,5月13號采雀舌。

李麻花為此提前定好了鬧鐘,準備13號的時候去親自采雀舌。

她一直有個夢想,想知道毛茶時期的雀舌,是不是擁有比成品茶時期更加濃鬱的脂粉香?

那你要找張穩當的凳子坐好,萬一沒坐穩,被香暈了怎麼辦?

我調侃她。

被正在給芍藥剪枝和換水的李大姑娘,劈頭扔了一枝花梗。

今年的芍藥很奇怪,連買了N次了,沒有一次是像往年那樣,能開出碩大的結實的持久的花朵的。

要麼不開,從頭到尾是個骨朵,要麼開兩三天,花掉了,要麼就是半開,打開個縫,最終幹縮而去。

真是奇怪。

記得有一年在上海,買了山東的大芍藥,艷艷的玫紅色,是我最喜歡的樣子。

想象一下我們是大唐的女子,陽春三月的時候,去樂遊草原郊遊。

李麻花穿著齊胸襦裙,頭上簪著朵碩大的玫紅色重瓣芍藥,身形高挑,身姿卓然。

有膽大的少年,采了杏花來送她。

結果,頹喪而去——被嘲笑采花技術不好,花枝采得太短了些。

嗯,要論采花,阿蘿是專業的。

我們在太姥山上春茶季的時候,有機茶園下面那條岔路口的桃花樹,硬生生被她折下來一大枝,扛回了家。

《2》

這世界上的事,計劃永遠沒有變化的快。

在5月11日的早晨,我們接到通知,雀舌的采摘,要提前了。

這徹底打斷了我們的部署和計劃。

我們被新白茶們阻在了福州,隻能派團隊的其它小夥伴,去武夷山,采雀舌。

雀舌這款名叢,擁有獨特的脂粉香,卻遲遲才盛開在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正巖山場裡。

它的采摘,比早生種如黃觀音、金觀音、金牡丹要晚;也比當家花旦如水仙、肉桂要晚;甚至比其它的名叢們,都要晚。

谷雨前後采黃觀音金牡丹,五一節前後采水仙肉桂,而遲至五月中旬,雀舌這位名叢,才姍姍來遲。

此時的武夷山,已經是茶季的尾聲了。

外地的制茶師,外地的采茶工,大多已經返鄉,留下來的,基本上是本地人。

曾經的屬於春茶季的喧囂與熱鬧,也已經過去。

現在的武夷山茶廠裡,大多數時候,是茶香撲鼻的。

走水焙時散發出來的茶香,此起彼伏,家家戶戶都有,競相散發出來,能縈繞村子三公裡半徑。

《3》

今年的雀舌,產量還未知。

去年做十來桶茶青。

不過一天采不完,要采三天左右。

11號開始采,隻采了半天。

12號下雨,沒采。

13號看天氣情況而定。

如果13號還下雨,那隻能推到14號去。

如果還下,那估計,今年的雀舌,也就到頭了。

雖然未必會比去年產量少,但量不會增加,卻是肯定的。

有的時候,有一些你心心念念的茶,便老是命運多舛。

今年春茶季,在黃觀音的季節,陽光燦爛;在水仙肉桂的季節,天公作美;而在雀舌的季節,5月上中旬,福建廣東,暴雨連連。

也是,常年的春末夏初,總是雨水多的。

對於這種特殊的氣象,古人已經寫過了: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是以,我特別鐘愛的,給新茶友們強推的『名叢雀舌』,便不幸地把采摘季,定在了梅雨季節的當口。

這特定的天氣,也決定了這款脂粉香的名叢、古老茶樹品種的後代、大紅袍的嫡系,產量不會太高——跟黃觀音金牡丹金觀音黃玫瑰這些早生種的產量,那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不多,不多也。

好喝,好喝也。

《4》

妖嬈的脂粉香,是雀舌的標簽。

是這位原產自九龍窠,從大紅袍第一叢母樹有性後代中選育出來的茶樹,它屹立於武夷巖茶萬花叢中的立身之本。

這股子脂粉香,像極了秦淮八艷發間的那朵小花,被酒熏過,被體溫一蒸,散發出來的那股子芳香。

那是一股盛世太平的氣息,銷金窟裡,綺麗柔靡,香馥馨甜。

俗稱溫柔鄉的,便是了。

雀舌的這股異香,是老茶客的調味小菜,是新茶客的心頭好,是如村姑陳這般博愛茶人的,白月光。

年年一定要喝一次的那種茶。

念念不忘,千千結之。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