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茶、濕醒、溫潤泡,花式洗茶的背後,真能讓巖茶更好喝嗎?《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某次在聊到巖茶的還魂湯時,看到這樣的留言。

『火氣未除的頭湯不喝,未做熟的頭湯不喝,返青的頭湯不喝……』

乍一看,這番話說得很在理。

但按照對方的語境,返青與火氣未除的巖茶,不單單是頭道茶湯不喝那麼簡單,而是整泡茶在喝之前,都要慎之又慎,三思後行。

提到頭道茶湯要不要喝,很多人下意識間會想到『洗茶』這個概念。

但談到洗茶,茶界的各路說法不一。

這兩年經常能看到有人留言糾偏,『洗茶不應該叫洗茶,而是溫潤泡』

哦,那溫潤泡又是什麼?

『就是潤茶,對應醒茶概念』

『沒泡茶之前將幹茶取出,透氣幹醒,泡茶時用熱水快速潤一遍茶,能起到潤茶和促進茶味的效果,也算是濕醒』

不知道,這一連串概念下來,大家有沒有被繞暈。

且來捋一捋,不論怎麼說,洗茶/潤茶/溫潤泡/濕醒的行為本質都是一樣的——泡茶時先用熱水快速泡一遍,倒掉頭湯後,下面才算正式沖泡。

對待好茶,洗茶倒掉不喝有些浪費,頭道茶湯還可以專門留下來喝還魂湯。

對於問題茶,不論以何種名義去定義洗茶,都不能改變本質。

對於武夷巖茶的溫潤泡,這3點內容有待斟酌。

《2》

一、巖茶不潤茶,茶湯有火味?

有人說,巖茶在剛開始泡茶時火味很大,所以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茶水將所有的杯子都『潤』一遍,才能倒入沸水正式泡茶。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理解巖茶火味的?

巖茶在經歷焙火後,根據焙火程度高低,或多或少都帶有一定的焙火氣息。

喝巖茶,剛剪開泡袋湊近去聞/往幹茶上註入沸水/前三沖是趁熱揭蓋聞香等特定情形下,焙火氣息最是明顯。

等泡過六、七沖之後,茶味逐漸泡淡,這陣子焙火風味也不復原先那麼明顯。

從喝茶體驗看,茶友們大可不必介意這陣子『火味』,因為這是巖茶在焙火後的特有風味。

無焙火,不巖茶。

巖茶在經歷焙火後,茶香更沉穩,茶味更醇厚,不像毛茶那樣風味浮躁。

並且,武夷巖茶在焙火後,還能形成包括焦糖香在內的一系列火功香,這是茶葉內部的植物蛋白在高溫下的轉化產物。

花生、板栗、玉米等,在沒有被炭火烤過前,難以呈現出誘人香氣。

而一旦有了高溫炭火的加持,秋天支起鐵鍋炒板栗後,誘人的烤堅果香,哪怕隔了一條街,也能聞得到。

所以,巖茶身上的焙火氣息,是巖茶的重要風味體現,不可或缺。

沒必要通過溫潤泡,洗去這層誘人的風味!

再說了,如果認為巖茶的火味偏燥,也不能怪在沒有潤茶。

這背後往往是因為新茶在剛焙火後,偏燥的火氣沒有褪幹凈。

再放一放,等褪火結束後,整體茶湯風味更為動人!

《3》

二,不潤茶,茶湯喝入口不順滑?

提到巖茶的溫潤泡,之前在網上聽到一個說法。

據說巖茶在經過潤茶熱身後,茶味喝入口會更順滑爽口。

要是略過潤茶,直接泡開喝, 茶湯難免會生澀……

說實話,這樣的觀點難以令人認同。

只要品質過關,潤茶與否,根本不會影響茶湯的順滑程度。

而茶湯順滑的前提,得看茶味物質的積累。

越是品質好的巖茶,內在茶味物質含量越是充足。

泡出來的茶湯,喝入口更能感受到醇滑、綿柔、稠滑的質感。

搬一句常見的形容,茶湯喝入口就像米湯,綿柔而不失勁道。

反觀,喝起來很『粗糙』,不順口,甚至澀口的茶湯。

就算潤茶兩遍,茶味表現也未必會理想。

因為這樣的茶,往往刺激性物質含量過多。

泡茶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哪怕泡茶手法再好,也泡不出香清甘活的茶味。

《4》

三、不潤茶,茶味難以快速浸出?

很多茶藝教材培訓裡,對潤茶設有條條框框的限定。

『潤茶的意義,在於喚醒茶味,提前熱身』

『巖茶的頭道茶湯,僅供溫潤泡,因為茶味釋放不足,不適合倒給客人喝……』

每每看到諸如此類的留言,麻花心裡都很不解。

泡巖茶,哪怕不潤茶,不濕醒,直接將水燒沸後,兜頭往幹茶上快速註入沸水。

快速註水,環壁註水,合蓋倒出茶湯。

哪怕僅有短短數秒,也能泡出不少茶味。

再說了,頭道茶湯在泡茶時,巖茶幹茶條索的表層物質,還能為茶味助力。

巖茶在經歷揉捻後,葉片被揉裂,部分含有茶味的汁液流出,附著在條索表面。

在經過幹燥與焙火後,巖茶的條索越焙越緊結。

泡茶時,附著在幹茶表面的淺層茶味,率先釋放。

只要品質別太糟糕,巖茶的第一沖茶湯都不存在沒滋沒味的可能性。

如果說,某泡巖茶的頭道茶湯,滋味寡淡無比,喝著就像白開水。

那麼,哪怕潤茶,也於事無補。

第一沖泡不出精彩茶味的茶湯,後面再泡下去,茶味也未必會盡如人意!

《5》

有一次和武夷山開店的朋友聊天,他提到,他在開店給客人泡茶時,特意囑咐店員,第一泡不要分給客人喝?

啊,這是為什麼?

這不是白白浪費了還魂湯嗎?

按朋友的說法,還魂湯的做法,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得來。

相反,有很多外地客人上門時,他們早已經習慣了逢茶必洗,根本喝不下頭道茶。

開店做生意,顧客就是上帝,肯定得聽客人的啊。

原來如此,不過,關於武夷巖茶的第一道茶是倒掉,還是留下,麻花覺得不適合一刀切。

將道理說明白,才是關鍵。

要不然,客人進門喝茶,點了一泡牛肉、慧苑老叢之類的頂級巖茶,但在喝茶時,卻將茶味豐沛的頭道茶湯倒掉。

此時且不說浪費與否,光從行為舉動看,未免不夠自信。

其實,不論是用什麼樣的名義,溫潤泡也好,洗茶也好,頭道茶好不好喝?

得看品質;頭道茶能不能喝?

得看你對它的信心!

只要信得過,能安心喝下,頭道茶有什麼不能喝的?

反過來看,如果你實在信不過,覺得某款茶不洗不能喝。

說句實在話,對於後者,哪怕洗茶次數再多,在喝茶時仍舊會心有芥蒂!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