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喝不懂正巖茶,買了也是浪費?老茶客:錯了,這才是真相。《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位外地茶友稱,她報了個學習班學茶。

然後在當地茶會老師的指導下,買了一份巖茶入門學習包。

將裡面的正巖肉桂拆開後,發覺茶味表現真的很一般。

於是很委婉地向老師求教:

『為什麼這份正巖茶,我喝了一點感覺都沒有?

隔了沒多久,就收到洋洋灑灑的大段回復。

那位茶學老師的回應,倒是很從容。

『你用什麼水泡的,水溫多少,是不是用蓋碗泡,多大容量的蓋碗,自己喝茶還是和別人一起喝,有坐杯嗎,坐杯悶泡了多久,茶水有沒有瀝幹,喝茶時有沒有慢慢啜,最近自己有感冒嗎,是怎麼聞香氣的,喝茶之前有沒有吃辣味食物,晚上睡得好嗎……』

一連串問題過後,茶友一早就被繞暈。

最後隻好順勢接受,自己再試喝一遍再說。

尷尬的是,同樣的肉桂再次泡開,茶味表現還是老樣子。

茶味苦,微澀,香氣表現一般,湯感不算厚,喝完後沒有出現回甘生津……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眼下茶友幾乎可以肯定,那盒巖茶入門包裡的正巖肉桂,品質實力一般。

但按茶會老師給出的結論。

『新手要想喝懂巖茶並不容易,得一步步慢慢來。

剛開始喝巖茶的新手,喝不懂正巖茶也很正常……』

講真,如此一錘定音的論斷,槽點太多。

《2》

新手剛入門,普遍喝不懂正巖茶?

這從出發點就錯了。

雖然,正巖茶沒法直接等同於好巖茶,隻有山場正+工藝好,兩者俱全,才能談得上一流好茶。

但正巖山場內,出產好茶的概率更高。

畢竟,從市場行情看,正巖茶的青葉價格可不便宜。

位於核心正巖山場的茶青鮮葉,諸如『牛肉』、『慧苑老叢』等,就算有交情,未必能買得到。

各家山場主對待自家的正巖茶青時,主觀上肯定不會胡亂加工,粗制濫造,而是追求盡善盡美,力求做出好茶。

真正的正巖好茶,優點鮮明。

茶香馥鬱,香型多元,茶味豐富,湯感醇厚,回味持久。

集齊諸多優點於一身,不存在喝不懂、欣賞不來的困擾。

何為美,何為醜?

何為好,何為劣?

很多時候,一眼就能看清。

某款巖茶買入手後,究竟買得值不值,喝過之後就能知道答案。

哪怕再不懂茶的新人,也能依靠直覺來品嘗。

喝著特別酸、澀味重、茶味寡淡不好喝的巖茶,質量必然有問題。

要是以新手剛入門,段位不夠,欣賞不了正巖茶當做推脫借口,未免太坑人。

《3》

新手入門喝巖茶,有必要選正巖嗎?

茶圈內,常聽到這樣的觀點——新手喝茶,選點便宜茶更好。

具體到巖茶圈內,也有人會覺得,正巖茶『水太深』。

反正新手又喝不懂,選點香氣清新的口糧茶就算過去了。

當你喝不懂正巖茶的巖韻與骨感時,貿然從正巖茶喝起,既浪費錢,又不經濟、實惠。

不可否認,諸如此類的爭議,茶圈內的確有存在。

但麻花倒覺得,只要你想喝懂巖茶,正巖茶必不可少。

如果隻是為了便宜而喝茶,那談不上學茶,隻不過是為了喝幾杯帶茶味的水而已。

再說了,要是過分追求便宜,在『一分錢一分貨』的大前提下,必然會踩到坑。

與其喝便宜劣質,茶味寡淡,甚至有雜味異味的茶葉,倒不如喝白開水更省心。

圍繞巖茶的特點,前人早已經做出概括總結:巖巖有茶,非巖不茶。

非正巖所產,產出來的巖茶談不上半點巖韻,不具備武夷巖茶的特有風味魅力。

從巖茶的自身屬性看,正巖山場的獨有小氣候環境,是永遠難以復刻的。

正巖一帶,地處特殊的丹霞地貌。

身處其間,隨處能看到巨大的丹巖,聳立其間。

丹巖,顧名思義,指紅色的巖石。

裸露在外的丹巖,顏色偏紅,遇到有巖壁滲水、坑澗溪流水汽大量經過時,容易附生青苔、苔蘚,遠望呈現出『苔蘚綠』。

在丹巖身上,能通過自然風化作用,日曬風吹雨淋之後,剝落出富含特定養分的巖石碎屑。

這些風化巖碎屑掉入下方土壤後,能使得四周茶地土壤既疏松透氣,又富含養分。

產出來的巖茶,內質豐沛,養分充足,巖骨特征明顯。

巖茶有『茶骨』的表現是,茶湯喝入嘴巴裡,滋味感豐富,茶味很醇。

咽下茶湯之後,還能泛起持久回味。

而沒有巖骨的茶湯,喝起來沒有那股奇妙的勁道感。

試茶對比時,一喝便知!

《4》

三、正巖茶與非正巖茶,風味區別在哪?

巖茶圈內,正巖茶的范圍邊界,爭議不斷。

如果將景區范圍以內的茶樹,都列入正巖茶范疇,這個范圍未免會定得有些大。

因為在九曲溪邊,還種有不少洲茶。

洲茶,即種植在溪邊、河邊泥沙沖積地的茶樹。

土質以黃土為主,土壤黏性相對較重,一看就不符合正巖茶的特色。

從最直觀的判斷方法看,當你要想看出一片山場正不正時,認準風化巖是最行之有效的做法。

只要有風化巖,就必然會有風化巖碎屑。

有了風化巖碎屑,土壤符合獨特養分,綜合地理環境優越,自然能產出一流好茶!

喝茶時,對廣大茶友來說,正巖茶與非正巖茶的差別,主要在這3點。

茶香上,正巖茶的香氣會更沉穩、清幽、持久。

聞香辨茶時,不會出現聞起來茶香輕飄飄,茶香不落水的情況。

或者是,香氣保留不持久。

一開始喝茶時,前3、4沖尚有明顯茶香,但泡了數沖之後,綜合風味快速下滑。

茶味上,正巖茶的茶味會更飽滿、醇厚。

或許在一些生態環境好的高山茶產區,也能產出內質豐富的好茶。

但用於加工制作巖茶時,還是無法比擬正巖茶的巖骨花香優勢。

韻致上,提到巖茶的『韻』,很多人會覺得虛無縹緲。

其實,大家可以試著這樣想——將好茶的韻,理解成喝茶之後的回味。

一流好茶,哪怕隻喝一小口、一小杯,嘴巴裡能留下長達十幾分鐘不散的回味。

飲茶之後,除了有回甘、有生津,還會讓你感覺嘴巴裡香香的、涼涼的,特別舒爽!

《5》

武夷巖茶的關鍵,得看『巖』字。

『巖』從生產環境看,與風化巖相關。

隻有特定正巖產區,才能擁有廣佈風化巖的頂級山場。

『巖』在風味表現上,與巖骨掛鉤。

沒有巖骨花香,沒有醇厚湯感,沒有持久回味,算不上好巖茶。

正巖茶,是優質巖茶的標桿所在。

新手入門學巖茶,繞不開正巖茶。

不過,這倒不是讓大家在買茶時,一味盲求『山場』。

買肉桂,非『牛肉』、『馬肉』不喝;選水仙,非慧苑不飲。

跟風隨大流,在連普通正巖都沒喝明白時,直接挑戰這些熱門山場,踩坑風險太高!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