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茶農明知『雨水青』茶葉品質不佳,仍堅持上山采茶?《圖+文》

淅淅瀝瀝的小雨滋養茶鮮葉

義芳君說茶 | 第725期原創茶說

1、

上周義芳君閑來無事,便積極響應好友老吳的號召,利用周末時間雙雙奔赴浙江安吉,準備深入茶區淘一點原產地的安吉白茶。

去之前,好歹做了『功課』,聯系了當地茶農朋友,感覺天氣不錯,遂成行了。

想著即便果真淘不到好茶,趁著春光無限好,來一場春日茶園踏春行也是不錯。

到了那,這山裡的天氣就像女人的脾性,總讓人捉摸不透。

正當我們在山裡林間愉快地穿行,快鄰近中午時,忽地就飄來了一場春日喜雨,差點躲閃不及,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躲雨處。

透過山間一層輕薄的雨霧,隻見遠處山頭人影晃動,定睛一看,一群身披雨衣的茶農正忙著采茶呢!

看到這一幕,老吳忍不住問我:『不是說下雨天不采茶嗎?

看著老吳滿臉狐疑,我笑了笑,也不全對啦!

在茶界『下雨天不采茶』的說法是普遍共識。

不過現實生活中,下雨天采茶也並不鮮見,這又是為何呢?

我們就以烏龍茶的采制為例,且聽義芳君細細道來。

吳元峰攝

2、

事實上,從古至今,『下雨天不采茶』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就非常明確地寫道『其日有雨不采』。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出於制作成本及幹茶品質的考慮。

下雨天采摘的茶青稱為『雨水青』,由於含水量大大增加,無形中增加了茶農運送及制作時的難度和成本。

茶農滿身疲憊地將茶青運回家時,顧不上吃飯,首先最要緊的便是趕緊想辦法讓這些多餘的水分散發掉,以便茶葉進行正常的萎凋。

以往主要靠室內攤開自然晾青,現在多了機械加溫通風進行人工幹預。

晾青

不過,即便人們使上了九牛二虎之力,『雨水青』因為與正常工序相比多了一道消水過程,晾青與萎凋時間大大延長,自然錯過了茶葉自然萎凋的最佳時間點。

況且,『雨水青』因為過多的水分,在晾青消水過程中,由於走水不充分,茶青無法進行均勻萎凋,這樣雨水青制成的幹茶品質就缺少了想像力,很難有上佳的表現。

再者,表面上看似按部就班的同時,比較難以把控的是,『雨水青』在室內加溫通風消水時,茶葉內部其實正提前進行著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

與正常日光萎凋相比,『雨水青』茶葉內含的茶多酚等苦味呈味物質消失得比較少,氨基酸等甜味呈味物質的含量卻增加得不多。

如此,『雨水青』制成的幹茶總體而言香氣比較沉悶,滋味也相對濃澀。

采茶

3、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茶農朋友們的做法:既然道理如此,為什麼非要如此吃力不討好,選擇在雨水天采茶、制茶呢?

其實,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茶葉生產是農事生產活動,至今依然屬於靠天吃飯的行業。

農諺有雲『早采三天是寶,晚采三天是草』,意思是采摘期一到,就要及時采摘,否則就是鳳凰變烏雞。

吳元峰攝

春日喜雨多,茶葉長勢一天一個樣,不及時采摘的話,一旦過了最佳采摘期,幹茶品質更低,更賣不上價,對於靠天吃飯的茶農而言,損失就更大了。

所以,即便下雨天有諸多方便,又苦又累又危險,茶農們依然隻好選擇風裡來雨裡去。

茶事多艱,請珍愛我們手中的每一杯茶哦!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幹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深度原創茶知識,快來關注義芳君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