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喝過黃茶?那你一定要試試~。

黃茶,為小眾的茶類,可能很多茶友未曾聽聞,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在六大茶類中穩占一席之地。

其品類非常少,目前最為有名的君山銀針、霍山黃芽、蒙頂黃芽,而江浙一帶也唯有平陽黃湯莫幹黃茶這兩支。

還沒喝過黃茶?那你一定要試試~。

茶香記致力於為茶友們尋得好茶,而在這一品類稀少的黃茶上也是下足了功夫。

這款莫幹黃小茶,就有這麼幾個過硬的品質:

1、黃茶國家標準起草人沈雲鶴大師的代表之作,全手工悶黃。

2、來自莫幹山高山生態茶園,為精細度較高的黃小茶。

3、黃茶特征明顯,玉米香,滋味甘醇,茶韻足。

黃茶 雲鶴山房

沈雲鶴, 國家黃茶標準起草人之一,受父輩的影響,一生愛茶敬茶,無論市場風雲變幻,對於黃茶,他有自己的偏愛和堅持。

△沈雲鶴 中國黃茶工作組組員 國家黃茶標準起草人之一

現在女兒沈嬋櫻也接替了他的事業,打理著這家位於莫幹山腳下具有現代藝術之美的雲鶴山房。

△沈嬋櫻 雲鶴山房主人

父母一輩制茶、售茶,沈嬋櫻卻用這個現代時尚的殼子,詮釋著喝茶的萬千種可能,也用自己的力量宣示著莫幹黃茶的魅力

在世代做茶的沈家看來,制茶不隻是謀求生計,是一種融進日常細枝末節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傳承的力量

莫幹山的一葉鮮甜

沈家的茶園位於莫幹山北面的高山,茶樹均為1962年栽的無性系鳩坑良種樹齡已五十有餘。

在江南一帶,有這般樹齡的高山茶園已不多見。

樹齡大的茶樹,內含物質更為豐富,這款黃小茶,以四月中下旬采摘的茶青為原料。

悶黃工藝

黃茶的制作工藝雖近似於綠茶,但也區別於綠茶,那便是多了一道攸關茶品的悶黃工藝

悶黃工藝實難把握,各家茶廠也隻有上了年紀的老師傅才能熟練地把握其中門道。

至今,也無法用機械取代,隻能手工完成

發酵,少一分則欠,多一分則廢。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酵過頭,對口感和香氣的影響會非常的大。

這些工藝目前隻能是完全靠經驗,花時間去感覺,去嘗試,摸索和把控

制作過程中,需要制茶師傅日夜輪流看守,耗時兩天兩夜才能誕出這般甜香

清甜玉米香

亮黃的茶湯中遊走著竹葉的清香溫溫的甜玉米香豆香也止不住地往上揚。

湯感柔滑得如絲綢一般,過喉舒柔,自帶山場小氣候自然純凈之感

花蕊的蜜甜也一陣陣的彌漫著,讓人好生回味。

莫幹黃茶經歷攤青、殺青、揉捻等工序。

悶黃過後,綠茶的刺激性已逐漸褪去,茶性更為溫和,即使是腸胃較為虛弱的朋友,也可放心的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