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那些年,皇帝老子喝的茶。《圖+文》

陸羽《茶經》為之後的茶文化樹立的一個標準

貢茶起源於西周之初,迄今已有3100年歷史。

縱觀宮廷貢茶史,唐代是貢茶制度最終形成的時期。

首先,陸羽創作的『茶葉百科全書』《茶經》,從茶葉的原材料到茶道的步驟,到茶器的選擇,再到烹茶用水,為之後的茶文化樹立了一個標準。

加上盛唐之華麗富貴氣象的影響,以至於當時的一切有關茶道的細節都『精致得超出人們的想象』。

宋代貢茶的品位大大提高,在『最有權力的茶藝師』宋徽宗及同時期文人士大夫的影響下,無論茶的形制、色香味、水和器等各方面,都在美學追求上幾乎走到極致,也是將人對茶的感官體驗上升至精神層面,挖掘得最為徹底的時期。

至清代,帝王茶事雖則興盛,然多著眼於口腹之欲,文化品位與前朝不可同日而語。

帝王茶事亦是平常生活,遑論民間。

茶文化由絢爛歸於平淡,也可以說是一個返樸歸真的時期。

皇帝說了算

宋徽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的個人偏好往往決定了一類茶的脫穎而出,成為貢茶,上行下效,帶出一個甚至幾個朝代的制茶與飲茶方式的流行指標。

宋朝出了個副業幹得比正業出色多了的宋徽宗趙佶。

他不盲從古人,更不理會同時代所謂專家茶人的進言,因為他自己就是專業茶人。

估計陸羽要是生在宋朝,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知名了。

從現代人普遍嗜辣重口味的角度來看,宋徽宗絕對是個口味相當清淡細膩的人。

他對白茶最是推崇,如果不是這位皇帝一再誇贊白茶之美,恐怕宋代也不至於唯白茶是尊。

而且他似乎對茶芽懷有異乎尋常的偏好,隻喝早春和仲春采摘的茶,他索要的貢茶必須足夠鮮嫩,在他的統治期間,每年最後一批茶綱都要在夏天之前完成,因為他老人家是不喝夏茶和秋茶的。

相對其它茶類,白茶的口味本身就偏淡,再加上茶芽的內含物質偏少,經由宋朝繁復的蒸焙研的制茶程序這麼一趟下來,沖出來的茶湯,以現代人的口味來揣度,如果不是味覺特別敏感的人,能聞得到茶香都算厲害了。

反過來說,宋徽宗在品味上的細膩敏銳不僅僅是個人行為。

相比唐朝文化的大氣粗放,宋朝在整體風格上都是走內向細膩路線的。

誠如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分析所言,事物的興廢,與時代的好壞相關。

到了升平之世,人心閑靜,物品豐富,日常的必需品早就饜足了。

天下的士大夫都試圖過一種清雅的生活,閑暇時沒人不肯花費精力拿出重金去啜英咀華。

因此,宋徽宗在貢茶上的取舍才得以在整個朝野推而廣之。

《乾隆雪景行樂圖》局部 烹茶場景

清朝,有遊牧民族基因的皇帝們則比較重口味了,日常菜譜油膩無比的愛新覺羅們,看中了普洱茶解油膩促消化的作用。

乾隆皇帝曾經在詩中稱贊『獨有普洱號剛堅』,贊揚普洱茶的品質,從而影響到社會上對普洱茶的評價,『總以剛堅者為細品,輕松者葉粗味薄』。

末代皇帝溥儀後來還對作家老舍回憶:『普洱茶是皇室成員的寵物,擁有普洱茶是皇室成員的顯貴標志』

當時世人對普洱茶也已經非常認同,特別贊揚其剛堅的品質,也就有了『普茶名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的記載。

而冬飲普洱,夏喝龍井則成為清宮飲茶習慣。

群起而『貢』之

唐代貢茶院遺址

追根溯源,皇帝的口味其實正是每一朝每一代的民間優勢資源給『貢』出來的,貢茶概莫能外。

這個由下而上的遴選機制,也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

從最初的唯好茶上貢,到後來要考慮產量集中、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等等因素。

唐朝時,陸羽用了四十餘年,走遍了今日江蘇、浙江、江西的產茶區,足跡南至兩廣,品茶鑒水,到江南後,在產茶區湖州停留的時間較長。

最初他建議義興陽羨茶上貢,認為這一帶生長的茶是接近頂級優質茶的,他將自己的觀點寫在《茶經》裡。

當時《茶經》還沒有最後定稿,在定稿中,陸羽並沒有給出哪種茶是中國最好的茶的結論,而隻是給出了好茶的生長條件。

但是在『八之出』中陸羽說,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

我們可以推斷,陸羽鑒茶的前後進程:在常州義興君山陽羨茶之後,陸羽發現湖州長興顧渚山的茶葉是更為典型的紫筍茶,所以在定稿的《茶經》中,他在理論上給了湖州顧渚茶更優的依據。

陸羽在公元767 年《大歷二年》建議陽羨茶入貢,大約在三年後,又在顧渚山重新校定顧渚紫筍茶。

而到了公元770 年《唐大歷五年》,當朝決定在顧渚建立中國第一個貢茶院。

到了宋朝,福建建安茶代替顧渚紫筍成為宋代最大宗的貢茶,除了茶的因素,還有地理位置的原因。

當時京師所在地為汴梁,即現在的開封。

中國是一個內陸溫帶的國家,每年立春後,北方仍是寒風凜凜,久久不見綠色,人們對春天萌發的第一批植物嫩芽,都懷有極大的欣喜。

建安茶的出產地,屬於亞熱帶氣侯,年平均氣溫在14℃-19℃之間。

每年農歷二月,北方寒氣未消,江浙略有春意,福建的建安茶就已經制好運往朝廷了,『二月制成輸禦府』真是『建溪春色占先魁』。

因此『近來不貴蜀吳茶,為有東溪早露芽』。

《以上均自蘇軾詩詞。》

公元977 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朝廷決定以建安茶代替顧渚茶,每年上貢,在建安設立貢茶院,稱為北苑禦焙,設漕司行衙負責通過水陸兩路運送貢茶上京師汴梁。

從有錢、有品到返樸歸真

清·《四庫全書》收錄的部分團茶紋飾

毋庸置疑,貢茶的標準就是好茶的標準。

而這個標準,從唐至宋再到清,一直在變,到底哪個最接近茶的真味呢?

唐朝的貢茶多是餅茶。

采摘之後要經過蒸、搗、拍、焙、穿、封,才算完成了制茶過程。

飲茶之前,先從茶餅上取下少許,然後碾末,水煮沸後將茶末投入水中,略煮後完成,還要加鹽。

宋代仍是餅茶、先碾末,不同的是,不再將茶末放進煮沸的水,而是將茶末先放進茶盞裡,用沸水沖之,叫點茶;明代以後,飲用葉茶,最初還是煮葉,明中期以後直接用沸水沖泡葉茶,與今人的飲茶方式漸同。

對茶的色香味的追求,在貢茶的形制上經歷了一個由粗到精、由簡入繁的過程。

形制,即貢茶最終成形的樣子。

唐代貢茶在拍壓入模時忌榨壓,害怕流失原料,表面以皺縮坳垤為佳,因為茶膏汁不出,才會出現這種形狀,以不美之形為美,隻說明重內質《滋味》是唐人制茶的首要追求,而未能使內質和外形達到完美的統一。

宋代貢茶,除了為適應較為清淡的口味外,其形制要求更註重藝術化。

主要特色是在茶面上飾以龍鳳等圖案,外形變化也更豐富,這種工藝必然要求茶葉的研磨更加細膩、均勻,茶體更加緊密,茶面更加光潔。

這也就解釋了宋代貢茶為什麼要榨出膏、重力細研、緊壓入模等問題。

也可以說,正因為有了這套工藝,才有了宋代貢茶的形制特色。

明代以前,茶湯的綠色都不被認可。

到了明清,能泡出恰到好處的綠色茶湯就大獲贊賞。

茶隻有用低於一百攝氏度的水沖泡才能呈現它本來的綠色,宋代即使可以做到隻煎水不煎茶,但由於以白為尚,綠茶湯也被視為次等。

及至明清,沖泡原味茶返樸歸真,也確認茶的真色。

《封面圖片:丘,內外圖片大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