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紀錄書』——《茶源地理》形成記。《圖+文》

一、 閱讀仍是生活裡的一件小事

剛過去不久的2020年,由於疫情的打擊,一批又一批的實體企業接連倒下,作為實體企業中的一員,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也曾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好在最後我們挺過來了。

現在回想已經過去這段艱難的日子,一些溫暖的時刻至今仍舊讓茶道君很感動。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姓鐘的湖南書友,他曾經兩次發微信問茶道君是否有出新的《茶源地理》上市。

遺憾的是每一次回復給他的答案都是『受疫情影響,暫時還沒有,新書上市第一時間通知您』。

其實在當下社會,閱讀書本已經變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或者說我們的時間被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新媒體占據了大部分。

又或者說是在某種程度上被很多人舍棄了。

這一點對於像我們這樣已經寫書超過七年的團隊,感受頗深。

所以每每收到全國各地的書友或者茶友詢問新書上市的消息時,茶道君心裡既感動又備受鼓舞,團隊全體成員的內心也更加堅定。

回想七年前,我們堅定的選擇讓《茶源地理》以紙質書籍的形式面世的初衷是因為我們認為人們除了要擁抱網絡新媒體時代,也一定會有人想要保留一些看上去仍有意義的生活小事,比如閱讀這件小事,其實就跟有了奶茶,仍然會有人選擇喝原葉茶一樣。

我們常說中國人開門七件事,無論是尋常人家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文人墨客的『琴棋書畫詩酒茶』,你會發現,中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茶,幾千年來從未變過。

閱讀這件小事也一樣,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長河裡,一直位居國人的生活榜榜首。

二、《茶源地理》的緣起

要說起《茶源地理》的誕生,首先得從我自己的茶生活開始。

歷史上乾隆皇帝曾經對大臣們說出了『君不可一日無茶』的聖言,我雖然沒有達到『一日不可無茶『的狀態,但我喝茶其實已經近二十年了,但是真正意識到要認真學茶,走進茶是近十年的事。

小時候喝茶很簡單,家裡大人用大壺悶泡,然後大家分了喝,進入社會工作以後,在各種人和事之間輾轉,有茶就喝,從不論品質,也不論品類,更談不上去慢慢感受茶。

在之後越來越繁雜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常常會因為瑣事暴躁易怒,內心很難平靜,這時候我發現喝茶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因為在某一時段專註喝茶的過程中,心裡也會隨之平靜,慢慢的,雜念就會隨著心裡的平靜而褪去,整個人就會徹底放松下來,意識也會更加的清醒,那些看似很糾結的難題反而迎刃而解了。

所以我決定走學茶的道路上。

越鉆研越發現茶這個東西非常深奧,學習茶知識其實隻是淺顯的層面,茶裡還藏有很多值得用一生去參悟的道理。

因此我除了日常跟身邊喝茶學茶的朋友們請教交流之外,還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書籍,但是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於是從2014年開始,我決定自己去走訪茶山,從茶的根源開始認識茶,其實這也是《茶源地理》萌芽時期。

三、行走茶山,一山一世界

走上茶山之後才發現,茶山之行給了我另一個全新的世界,那些平時隻出現在唐詩宋詞裡面的場景,這一刻真真實實的就出現在我的眼前。

這對於一個常年待在都市大樓裡的人來說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觀感,心裡有一種回歸原野的。

走訪白茶產區福鼎時,登上太姥山,詩仙李白描繪的『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的畫面就屹立眼前。

那巍峨聳立的山峰,讓人肅然起敬,跟你站在那些高樓大廈面前的感覺相比,這種敬畏之感更像是被大自然的力量震懾出來的,是深刻而持久的。

在武夷巖茶產區,你會看到巖壁上老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的頑強和毅力。

而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到武夷巖茶的核心產區,你就必須要像巖壁上的老樹一樣頑強,有毅力,否則無論如何你是走不完武夷巖茶產區所謂的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的。

走進安徽祁門,品完香甜的祁紅後,前往茶山途中的山水畫卷則會讓我發出 『山水若從奇處看,西湖終是小家容』 的贊嘆。

西湖再美終究是多了一些斧鑿痕跡,遠比不上這超脫塵土的秀水奇山。

往西方向前行2000多公裡,在四川雅安蒙頂山澗中,潺潺溪流,野香撲鼻。

此情此景,可能就是詩人王建在《南澗·野桂香滿溪》裡描繪的『野桂香滿溪,石莎寒覆水。

愛此南澗頭,終日潺湲裡』 的絕美畫境吧。

而當我行走在雲南邊境的某一個早晨,走進暖陽照耀下的原始村莊時,是詩人陶淵明的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的場景。

再看向村外不遠處的小山坡,這裡何嘗不是詩人追求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隱居之所。

到今天為止,我和我的隊友行走茶山已經7年有餘了,所遇風光言語難以道盡,然而比絕美風光更耐人尋味的,是茶山上各種各樣的奇人趣事。

四、茶山故事

故事一

前年走訪普洱茶產區勐海時,在去往老班章的路上,傣族司機小哥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說『老班章村民以前有一個愛好,就是農閑的時候,喜歡待在家裡數錢,陽光好的時候還鋪開曬一曬,但是由於數額實在太大了,沒有一次數明白過,所以純當作是一種愛好,打發時間,娛樂娛樂』 聽完車上幾個女同事一片笑聲,好笑是一回事,關鍵是令人很羨慕。

其實這個是一個真實事件,老班章火起來之後,頂著班章為王的光環,村民的收入從幾千塊一下子變成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沒有銀行存錢意識的村民,把大量現金囤積在家裡,經常要翻出來曬一曬,數一數,據說因為發生了一些紙幣發黴和老鼠啃食事件後引起了當地政府高度重視,進行了一些意識性的宣傳和引導,並在村裡設點安裝農村信用社存ATM機供他們存現金。

後來村民曬錢的事就變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故事。

故事二

在黑茶產區安化,遇到了一個老頑童,老頑童本名潘又來,因為經常嘗試各種奇思異想的操作而得名老頑童。

在大家都追求有機茶的時候,他自己也搞了一個有雞茶園,他為了不用給茶園打農藥和除草,就在茶園養了很多隻雞,讓雞去把茶園裡的蟲子吃掉。

但是由於雞的數量太多,蟲子根本不夠吃,所以雞吃完蟲子就開始吃草和草的種子,所以草也被除掉了,而雞又常常受到老鷹的騷擾,於是他就放了一群大鵝給雞當保鏢,雞鵝的糞便還順便當了肥料,他把自己的這種操作調侃為『有雞農業』。

故事三

在安溪虎丘鎮也遇到一個有趣的事情,茶園裡羊比采茶人忙碌,那羊到底在忙些什麼呢?

原來它們忙著吃茶園裡的草,茶農為了盡量避免打農藥除草,把羊當做了行走的割草機。

可草往往比茶葉長的更快,所以茶農們開玩笑說小羊們比采茶人還忙碌,看似隻是除草的事,其實體現出了人與羊、茶以及整個自然的和平共處,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故事四

在秘境滄源《雲南邊境的一個小縣城》,有一個神秘的土著民族,在大家想盡法子美白皮膚時,他們卻反其道而行,以黑膚色為美,他們認為黑是健康和勤勞的象征,不僅如此,他們還有一個傳統節日叫『摸你黑』。

每年五月初,全縣上下就會舉辦『摸你黑狂歡節,』用一種天然調配的黑色塗料互相抹在彼此身上,這是他們表達祝福的方式,節日當天,還要宰殺水牛用來祭祀祈福,把牛頭掛在村口的大樹上作為圖騰,這個民族叫佤族。

佤族是一個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質生活更重的民族,摸你黑是佤語的音譯,意思就是『珍惜僅此一次的生命,快樂的生活下去,直到永久』。

這7年時間,我和我的隊友已經走訪了十多個茶產區,用雙腳丈量了一片又一片的茶山,看過一段又一段的風景,聽了一個又一個驚奇有趣的故事,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每一段路每一個體驗都讓人記憶深刻。

每次茶山之行結束後,回到城市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茶山的日出和夕陽,雲霧和溪流以及一張張笑臉時常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我記得那些普通的茶人對茶那種熱愛和敬畏,他們隨口而出的那些富含哲理的話語更是時不時地敲擊著我的內心。

五、茶人語錄

『真正好的鐵觀音,是鏡子,是靈魂,是美妙的夢,茶會對我說話,我也會對茶說話,她比老婆更理解我,鐵觀音是我,我是鐵觀音,她要哭要笑要動我都知道』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魏月德

『采了春茶和夏茶就夠了,不能采秋茶,就像你跟人談戀愛,人家一味索求,你也受不了吧?

你受不了,茶也受不了』

——安化茶人王安軍

野豬,松鼠,果子貍都不是茶的天敵,在這裡我們才是外來人,是我們打擾了它們。

——安溪官橋鎮茶人陳育鑫

做茶,不像做衣服,茶是喝進肚子裡去的,做茶的人要講良心。

——勐庫戎氏創始人戎加升

『打工雖好,但是不能唱歌啊』

——臨滄采茶媽媽

無論夏茶,秋茶,我都選取一芽一葉,用最好的工藝來做,滋味如何全看茶葉自己的造化,我們已經盡力了。

——福鼎茶人方守龍

他們都是普通的茶人,有些甚至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但是聽他們從茶裡參悟出來的道理,你能深切的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體悟和熱愛,說到這裡,我莫名感到有些慚愧,我們平日生活在城市裡,表面上看似風光,可又有幾個人真正擁有自己的熱愛,真正的慢下來體悟生活的本質。

六、一片樹葉背後的滄海桑田

當然任何一個時空裡,誰都擺脫不了事物的兩面性,有歲月靜好必然也有沉淪變遷,這一片小小的樹葉背後,同樣也上演著滄海桑田的變遷,在時間的長河裡,它聚合了喧囂與狂熱,變遷和落寞。

比如在普洱茶重鎮易武老街,如果你懷著追溯歷史之心走上老街,你一定會失望,因為傳說中11條總長2440米的青石板路,如今隻剩一條了。

名噪一時的老茶號的舊址更是所剩無幾了,車順號還剩一半房子自家在使用,後人們倒是還在繼承祖業。

還有個不甚出名的元泰豐,元泰豐家的第五代後人吳建美是一位退休教師,雖然還住在老房子裡的,但是早已經不做茶葉了,以縫紉為生,閑時也做風吹豆豉,也做醬油。

在福鼎的茶葉街,找不到一家賣白琳工夫的茶葉店,曾經遠銷海外,聞名於世的它在歷史前進的洪流中同樣逃不了被淹沒和遺忘的命運。

在安溪,鐵觀音市場沒落的那幾年,茶農紛紛外出打工,很多茶園已是荒草萋萋,當然通過當地政府和相關人士的努力,鐵觀音市場逐年恢復。

然而時間的腳步從未停止,一切人事物都會更新迭代,但是無論時空怎麼轉變,信息時代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總會有人在歲月裡堅守,不急不躁。

七、歲月裡的堅守者

我想起武夷山一個名叫阿煒的手工制茶人,阿煒他原本是個畫家,在福州經營著收益不錯的培訓學校。

但是由於對武夷巖茶的喜愛和好奇,就開始鉆研學習,到最後親自動手做茶,畫家阿煒就這樣變成了茶人阿煒。

阿煒在制茶的時候很專註,基本不搭理人,隻是聆聽,一直堅持手工制茶的他,由於長時間熬夜做高強度體力工作,健康狀況不太好,用他的話說就是『沒有多少時間了,平日靠藥物維持生命』。

周圍的人都被他這份堅守打動了,但是他自己卻說:『我不認為這是堅守,隻是覺得做茶這件事對我來說必須親自動手才有意義』。

或許本該如此吧,不去定義它,而是把它當做常態才能真正享受其中的快樂。

在安溪,梅記茶行第五代傳人王曼堯在做茶上也是始終堅守傳統制茶原理,他小時候跟著父親學做茶,那時沒有沒機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手工完成,到了兒子們這一輩,盡管引入一些機器,但是仍然堅持遵循傳統制茶原理。

哪怕知道電焙省時省力,茶葉質量也更穩定,但是他仍然堅持讓兒子們用火焙,他們為了把茶做好,每天三班倒,輪流守炭火,一守就是8天,有人問他這樣的目的點是什麼?

他說:『為了延續傳統南巖鐵觀音本真的韻味』。

其實在科技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像阿煒、王曼堯這樣把堅守當做日常的精神,在一切都求快的今天尤其珍貴,表面看似堅守某種技藝,其實背後堅守的是真摯的情感。

八、《茶源地理》的守候

在行走茶山的這些年裡,在不同的時間段一一與這些人相遇,讓我深受啟發和鼓舞,對堅持寫《茶源地理》這件事更加堅定了,因為閱讀本來就是我們幾千年中華文化裡日常小事,我不需要考慮當下的閱讀形式什麼樣的,只要閱讀這件事存在,書就有存在的價值。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走了全國十幾個名優茶產區,書寫了十餘本《茶源地理》,超過200多萬的文字,書裡的內容包含了當地的山、水、人、器、物以及茶的品種和工藝等。

這一路,我們也喝了一杯又一杯的茶,然而讓我細細回味的不隻是茶湯的滋味,還有一個個平凡卻感人的故事,故事裡有神佛,有老樹和石頭,有森林和草地,有茅屋和廢棄的工廠,有日漸繁華的小鎮、有蕭條、也有愛和溫暖……

十餘本書雖然不能夠言盡在茶山經歷的一切,但是書裡的每一個文字,每一張圖片都是我們真實的所見所聞所感,我們立志書寫本色茶山,客觀真實記錄每一個產區的情況。

隨著現在科技發展,生活越來越便利,我們似乎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在生活上很多時候我們的幸福感並沒有增加。

這讓我想起宋朝,那個『販夫走卒,皆在讀詩』的朝代。

在政治上,它確實被冠以『軟弱』之名,但在文化和百姓的幸福感上,它卻是人們精神生活最富足的時期。

《品茶源地理,更懂手中的茶》

我希望通過閱讀《茶源地理》,能讓你真的靜下心來,傾聽這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上發生的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又或者能促使你去讀一篇小說,看一場戲劇,聽一個音樂會,與您富足的精神世界交互。

『我們現在都想盡辦法去買更大的房子,200平,300平,可是沒人想過,你的靈魂也需要移動房子。

要不然,你的靈魂住哪呢?

下一個七年,再下一個七年,我們團隊會繼續秉持著客觀真實的態度,書寫本色茶山,希望《茶源地理》可以一直與您同頻共振,一直是您心裡中意的那杯本色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