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月,對消費類的大經濟產品而言來說。
是一段安靜的平淡的日子。
對淡季來說,晴耕雨讀,春種秋收,應該是符合這個時間段的生活智慧。
知道自己的上限和下限。
也就該跑就跑,該停就停。
新倉庫也交接,整理完了。
又需要向上往上走一步。
可能同樣的產品,需要換一種思路再出發。
剛好在在用這十來天時間讓茶廠壓制著一些沒制作完的春茶。
回大理,沒其它事。
就是想回大理而已。
『你以為的歲月靜好,
其實就是大江奔流。
一葉知秋。
一片葉子的後面,是季節的更替。
時間和空間的改變在影響著我們的每一次行為。
想過在大理的院子裡喝茶,喝普洱,喝紅茶,或綠茶。
但沒想過會有白茶。
時間真快。
雖然我認為秋茶還遠。
可是等我回去的時候,火把節已過,稻谷地裡莊稼好像也快成熟了。
春華秋實?
現代人對這四個字少了很多直觀的概念,我們已不再用植物的枯榮來參照做為活動的依據。
帶回了五種白茶。
在換著喝。
沒太精確的估算投茶量。
可以說,其實喝得不那麼認真。
不過,喝得次數多了,基本上了解了這幾個白茶的區域特征了。
白茶的感受維度簡單一些,這個點如何找?
今年制作了一些白茶春茶產品,有的已經銷售結束了。
有的正在銷售。
白茶品種想做得簡單一些。
不想太細了。
對雲南的做茶人來說,白茶的這種方式這兩年其實上家家都會制作了。
這也說明,白茶這個方式已完全得到推廣。
隻是看市場方的表現了。
前面時間試制作了很白茶產品。
制作了一些白茶的樣品。
我不會制作這麼多白茶產品。
但學習的時間也是個重要的成本考慮。
每天大事也好,喝茶也罷,關注些有意義的健康的東西是好事。
勐庫不同方位的,邦東的,和臨滄的一些其它白茶產品。
其實這些樣品換了別人不易搞到。
純很少量的樣品制作提供給我研究,山上的人共同特點是樣品發了也不聯系我,也不問我喝了如何。
白茶一定程度上來說,不用像生茶分得那麼細。
考慮的主要是甜方面,香方面,和潤度方面。
還有外觀問題,外觀問題的後面是勞動力成本的問題
隨著品試的深入,其實我們還是能感受得到大茶區和海撥對茶的影響方面。
隻是,對一個相對差異不像生茶那麼明顯差異的品類,要表述出來,需要一些更加細膩和重點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