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上品,適口未必珍。《圖+文》

喝茶的朋友肯定聽過一句話:茶無上品,適口為珍。

在一些約茶的茶會上或者去逛茶葉城試茶時,我聽的耳朵都起了繭子,所以今天花一些篇幅來仔細解構這句『八字真言』。

這句話出自於茶老板之口,是最常見不過的。

我必須坦誠地講,這句『茶無上品,適口為珍』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句耍無賴的正確廢話,因為你沒有辦法解釋清楚你的茶好在哪裡,貴在哪裡。

它對茶葉品質的評判已經脫離了茶葉的品質本身,而是和品飲者個人的品飲感受掛鉤了。

而在這個原理的基礎上,店家也同時巧妙地將茶葉價格和茶葉品質脫鉤,將消費者帶到了待宰的圈套中。

感官性的體驗是因人而異的,是個性化的,每個人對茶的『適口』理解不同,有喜鮮爽濃烈的,有喜茶湯醇厚的,也有喜柔湯沉香的,還有喜凜冽霸氣的。

而且在品飲鑒別上,對品茗者個人的鑒賞能力有很高的門檻。

品飲者要清楚地描述個人的茶湯感受,需要有很長久的品飲和鑒賞茶湯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積累,非一朝一夕可成。

店家隻是轉換了一下概念,就留出了很多模糊的空間進行操作。

如果滿口隻談適口為珍,店家就可以采用一些巧妙的形容詞來牽引小白茶客對茶湯的感官評判,掩蓋劣茶的缺陷。

話術強大的老板甚至能一邊讓你喝一杯難以下咽的爛茶,一邊引導你生起飲參湯的想象。

適口不夠,腦洞來湊。

實際上,不少入門的茶客也確確實實遇到了這樣的一種情況:茶店賣家看客賣茶。

老板看客人的搭配程度和品飲水平來做生意,穿著好的看起來闊氣的,不懂喝的就喊價貴一點,坑多一點,反正土大款拿回去泡也隻是『適口為珍』嘛;

隻有碰到懂貨的才拿正常的貨出來。

這幾乎都已成了茶行業的潛規則了,不知有多少經不起誘惑的茶商也做過這樣的齷齪事呢?

短期這樣的宣揚確實可以讓一些小人渾水摸魚,賺一些蠅頭小利。

而長期的竭澤而漁隻會讓整個茶店的名聲一落千丈。

我本人無論作為茶葉消費者和從業者,都非常厭惡這樣一種行為,因為它喪失了從業者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要求——誠信。

而這種看人賣茶現象的泛濫也必定會讓更多的茶客無法放心來消費這樣一種幾乎可以算是生活必需品的飲料。

當然也有一些茶老板根本不懂茶,隻是做個中間商賺茶價,跟風講也不過是迎合消費者的口味,以求八方通吃。

這種情況確實也有很多,但這個是後話,以後開篇再聊。

問題是隻有茶老板這樣講就還好,我們至少可以用它來作為對茶老板的職業道德的辨別指標。

但現在的情況是茶友們也把這個『適口為珍』尊為真理,掛口的招牌。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幾種原因:

一個是茶客剛入門,暫時缺乏對茶葉的了解,還沒有建立自己喝茶的標準,鸚鵡學舌,人雲亦雲。

在老茶圈喝到倉儲有問題的黴味茶說:適口為珍適口為珍。

在古茶圈喝到無法判斷的茶也說:適口為珍適口為珍。

有一類是已經形成了自己喝茶愛好品類的茶客,對自己的選擇有清晰的認知,也有了對茶品品質辨別的能力。

這時講出這句話,那就是符合客人自己的飲茶口味和消費情況的,這種值得理解與尊重。

還有一類是一些水平較低的茶友在炫耀自己手頭買來的被忽悠的茶品時,被老道喝茶人識出了破綻。

為了掩飾尷尬,而不得不拋出八字真言救場。

所以即使是同一句話,在不同階段的茶客講出來的背後的意義都是不同的,真假難辨。

一些經常給茶廠站臺帶貨的『評茶師』和野三路的茶人,也視這八字為傳統哲學真理,大加傳揚。

這純粹就是攪渾水,吃消費者的信任,摸自己的業績目標罷了。

我們再回頭一看前面的那句『茶無上品』,各位想想是不是也很有問題?

難道茶真的沒有上品?

茶的品質當然有高低之分,雖然品茗茶湯的過程是主觀的,但是茶的品質好壞卻是客觀存在的。

茶的品質難道會因為哪個人覺得好喝不好喝,而就飄忽不定了嗎?

當然不可能!有薛定諤的貓,可沒有薛定諤的茶。

如果沒有高低之分,又何來幾十元到幾萬元一斤的跨度如此之大的差價呢?

幾千塊一餅的老班章,我倘若喝著不『適口』,請問老哪個板敢幾百塊讓利出手?

要是順著這句話的邏輯,茶老板都要被懂行的茶客敲詐的傾家蕩產了。

其實有上下之別的,隻有飲者的品鑒水平。

幾十塊的粗老綠茶有人喝著滿心歡喜,幾千塊一泡的名家肉桂喝著暈頭轉向的也大有人在。

『適口』隻是評價茶葉品質的一部分,不應當與『珍』掛鉤,垃圾級別的茶青也能做到部分的適口,比如香氣方面的高揚,只要加香精就可以,不也適部分人的口嗎?

但是要是告訴你裡面加了一堆香精,我怕各位標榜者都巴不得立刻找個沒人看到的地方摳喉引吐。

講到這裡,想必看客們已經了然其中最大的邏輯問題:如果我們將『適口』作為『上品』的標準,評茶標準就會變成一種籠統模糊的,主觀唯心的標準。

對於鑒賞能力高者來說,飲茶的品質當然以『上品』為佳,但也絕不會因這泡茶適『適口』與否,就隨便給茶品真實價值下定論,該是上品就依據上品擁有的特征來評價,這才是真正內行的評茶方法。

我們在介紹茶品時,應該謹慎地采用這種『適口為珍』的說法,而將更多的關注點投註於向茶客講解茶葉的品質本身和普及一些茶品鑒的一些小知識。

一家茶店想做長久,必須要培養忠實客戶,而增強客戶粘性的正確方法是尊重客戶的智商,做好自己的茶品的品質。

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一點,客人可以用腳來投票。

茶飲對大多數人來說隻不過是一種生活的調劑飲料,並不是不可代替的,新興的手沖咖啡店不是已經在中國各大城市遍地開花了嗎?

為了未來茶行業的健康發展,少提或者不提這句看似正確的廢話。

作者:伏波 | 弘益茶道美學撰稿人

•排版編輯✎ 兮淺

•圖片來源:弘益茶道美學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