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三大名茶成功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黃曉萱 記者 呂倩雯》北京時間11月29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會議宣佈,將『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黃山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制作技藝成功入選。

至此,加上徽派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和程大位珠算法,黃山市已擁有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5項,位居安徽省第一位。

圖說:黃山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制作技藝成功入選 黃山供圖《下同》

黃山市作為『中國名茶之都』,十大名茶有其三。

茶葉種植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茶葉種類豐富特色突出,漢末三國就有種茶記載,距今約1800多年。

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中提有『歙州茶』,明朝中葉以後,隨著徽商的崛起,開始引領全國茶葉市場。

憑借優良的品質,祁門紅茶和太平猴魁在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祁門紅茶在魯塞爾第26屆世界食品博覽會上獲金獎。

黃山市茶葉類非遺項目數量眾多,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4項,其中3項為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制作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8項,茶葉制作技藝類項目就有屯綠、松蘿茶、安茶、頂谷大方、珠蘭花茶、石墨茶、紫霞、雲霧等8項。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3人,制茶技藝的就有3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54人,制茶技藝的有17人,市級制茶技藝有67人。

圖說: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屬綠茶烘青類,原產地為黃山市徽州區富溪鄉等地。

每年清明谷雨,選摘初展肥壯鮮嫩芽葉,經采摘、殺青、輕揉、烘焙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該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色如象牙,峰顯毫露,因『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取名『毛峰』。

入杯沖泡湯色清澈微黃,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被譽為茶中珍品。

2008年,黃山毛峰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圖說: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自黃山市黃山區,創制於清代光緒年間,太平猴魁制作技藝包括采摘、揀尖、攤放、殺青、整形、烘焙等六道工序。

太平猴魁外形扁展挺撥,色澤蒼綠勻潤,遍身白毫,主脈呈暗紅色,入杯沖泡後,芽葉緩慢舒展,並豎立成朵,宛如蘭花,湯色嫩綠明澈,香氣鮮靈高爽,滋味醇厚持久。

2008年,太平猴魁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圖說: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為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清代光緒年間,祁門紅茶創制成功。

祁門紅制茶過程分為初制和精制兩大部分,其中初制有萎凋、揉捻、發酵、幹燥等工序,精制有篩分、切斷、風選、揀剔、復火、勻堆等工序。

傳統祁紅質量,全取決於手上功夫,所以祁紅又叫『祁門功夫紅茶』。

成品祁紅,外表色澤烏潤,條索緊細,湯色紅艷透明。

清香持久,獨樹一幟,被譽為『祁門香』。

2008年,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黃山茶歷久彌新,是黃山乃至全省、全國靚麗的名片。

在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制作技藝入選聯合國人類非遺項目之際,黃山將繼續深度融合茶與文旅,放大『中國名茶之都』的核心影響力,積極面對『一帶一路』倡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加大力度開拓國內國際市場,黃山茶業的發展必將更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