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講堂:穿越千年墨香的茶歷史。《圖+文》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飲品,茶已經成為國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不受地域限制,也沒有種族的差別,幾千年來一直流傳下來。

1.古老的藥材

中國最早發現茶和利用茶的時間,大約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

當時,人們直接食用茶樹的新鮮葉片,從中汲取茶汁。

具《淮南子·修務訓》中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由這一傳說可以得知,中國大約在五千年以前就開始食用茶了。

那時,人們將含嚼茶葉作為一種習慣,時間久了之後,生嚼茶葉變成了煮熟服用。

人們將新鮮的茶葉洗凈之後,用水煮熟,連著湯汁一同服下。

不過煮出來的茶葉味道苦澀,當時人們主要將它當作藥或藥引。

如果有人生病了,人們就從茶樹上采摘下新鮮的芽葉,取其茶汁,或是配合其他中藥認病人一同服用,雖然煮出來的茶水非常苦,但確實有著消炎解毒的作用。

這可以說是茶作為藥用的開端。

2.以茶為食

慢慢地,茶在人們的生活中的作用開始了改變。

以茶作為食物,並不是近現代才發明的新創意。

《詩疏》說『椒樹、茱萸、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中以為食』早在漢代之前,人們就以茶當菜,茶葉煮熟了之後,與飯菜一同食用。

那時,茶的目的不僅作為食物解毒,同時也為了增加營養。

三國時,魏朝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采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幹或烘幹,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

到了唐宋時期,皇宮、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間還盛行茶宴。

不過尋常百姓是沒有機會參加茶宴的,它主要是為那些有權勢的人準備的。

茶宴的大致過程是:先由主人親自調茶或指揮、監督,以表示對客人的敬意,接著獻茶、接茶、聞茶香、觀察色、品茶味。

客人接下來需要評論茶的品第,稱頌主人道德,賞景做詩等。

整個茶宴的氣氛莊重雅致,禮節嚴格,所用茶葉必須用貢茶或是高級茶葉,茶具必須為名貴茶具,所選取的水也一定要取明泉、清泉、其奢侈度實在令人咂舌。

3.餅茶、串茶、茶膏的出現

茶餅又稱團茶,就是把茶葉加工成餅。

它始於隋唐,盛於宋代。

隋唐時,為改善茶葉苦澀的味道,人們開始在茶餅中摻合薄荷、鹽、紅棗等。

歐陽修《歸田錄》中寫到:『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復實踐,人們發明蒸青制茶,即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

《夢溪筆談·雜質二》中提到:『古人論茶,惟言陽羨顧渚天註蒙頂之類,都未言建溪。

然唐人重串茶黏黑者,則已近乎建餅矣』唐朝人將茶餅用黑茶葉包裹住,在中間打一個洞,用繩子串起來,稱其為串茶。

茶膏現如今很少被人提及,隻有在過去宮廷中才會杯飲用飲茶時現將茶膏敲碎,在經過研磨、年碾細、篩選,最後置於杯中,然後沖入沸水,由此看來,其整個制作過程和飲用都非常繁瑣。

4.

散茶的出現

最早的茶磚、團茶被稱為塊茶,飲茶方式也不像現在一樣對茶葉進行沖泡,而是采用『煮』的方式。

直到宋朝中後期,茶葉生產才由先前的以團茶為主,逐漸轉向以散茶為主。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發佈詔令,廢團茶,興葉茶,才出現散茶。

從此人們不再將茶制作成餅茶,而是直接在壺或盞中沏泡條形散茶,人類的泡茶。

飲茶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革。

飲茶方法也由『點』茶演變成『泡』茶。

我們現在通行的『泡茶』的說法是明代才出現的,清代才開始廣為流行。

5.七大茶系產生

茶文化發展到清朝時,奢侈的團茶和餅茶雖然已經被散茶所取代,但中國的茶文化卻在清朝完成了由鼎盛到頂級的轉化。

清朝的茶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出現了七大茶系,即綠茶、紅茶、黃茶、黑茶、白茶、花茶和青茶。

6.現代茶的發展

時至今日,茶文化已經融入了各家各戶的生活中。

除了茶葉品種越來越豐富,飲用方式也趨於多樣化。

除了七大茶系之外,人們還逐漸發明出各式各樣的茶飲,例如花草茶、果茶和保健茶等。

這些茶飲的形式也開始多樣化:液體茶、速溶茶、袋泡茶……這些繽紛的茶飲充分滿足了人們的日常需要,其獨特的魅力也讓各類人群越來越熱衷。

淘寶店鋪:萬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