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茶第二泡就淡了,這是為什麼?《圖+文》

關於品茶過程中每一泡茶湯口感的變化,『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餘香,八道有餘味,九道十道仍回味』的說法在茶界流傳甚廣。

因為原料和工藝不同,每一類茶、乃至每一款茶,實際可以沖泡的次數不能一概而論,總體而言,用料相對粗老的茶類整體耐泡度更高,比如烏龍茶、普洱茶等。

茶葉耐泡度與其內含物質總量,以及沖泡過程中的溶出速度有關。

即便是芽頭含量較高的綠茶、白茶等,通常隻有喝到3-5泡左右,才能更好地感受這款茶的整體韻味。

可是在實際品鑒過程中,有些茶才第二泡就寡淡如水,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原料品種和產地

除根據芽葉比例劃分出不等級別,茶葉原料還講究品種和產地。

按品種來分,在西雙版納廣泛種植的勐海大葉種,以及在臨滄廣泛種植的勐庫大葉種,均是最適合制作普洱茶的兩個茶樹品種,但兩個茶區產制的普洱茶各有韻味。

臨滄茶香氣和甜度表現更好,版納茶則茶湯更顯厚重,茶友們品飲時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品種差異。

按產地來分,同樣都是勐海大葉種原料,分別產自佈朗山和南糯山的普洱茶,最終呈現出來的香氣和口感又不一樣。

究其原因,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造就了普洱茶的『一山一味』。

兼顧茶樹品種和產地,才能更好地界定茶葉品質,其他茶類也同樣如此。

制作工藝

在說茶網以往發佈的一系列茶葉品質相關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反復提及:原料是基礎,工藝是關鍵。

『原料決定上限,工藝決定下限』,即便是用料很普通的一款茶,如果制作工藝比較出眾,同樣可以呈現出不錯的香氣和口感。

制作工藝是劃分不同茶類的主要依據。

雖然每一類茶都有一套相對標準規范的制作流程,但制茶技藝是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還是僅限於『做出來的茶能喝』,則要品鑒之後才能做出判斷。

制作工藝不僅關乎茶葉當前品飲價值,同時也決定了後期是否具有存放價值。

新制綠茶、紅茶,或是轉化了數年的普洱茶、黑茶等,如果還沒喝到真正的茶味就已經寡淡無味,則極有可能是工藝出了問題。

沖泡

泡茶時的茶水比、水溫、出湯時間等也會影響到茶湯整體表現。

選用同樣的蓋碗泡茶,投茶量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後續品鑒。

普洱茶的茶水比在1:20-1:21之間比較合適,其他茶類也需根據實際沖泡情況選擇合適的茶水比。

為了控制茶葉內含物質的溶出,芽葉比較細嫩的綠茶、紅茶等,在沖泡時應適當降低水溫;原料相對粗老的烏龍茶、普洱茶等,則選用沸水沖泡為宜。

此外,前幾泡出湯時間較慢,也會影響到整體耐泡度和後續茶湯表現,茶友們在沖泡時也要多加注意。

茶湯滋味是否穩定協調,是判斷茶葉品質的依據之一。

無論原料或工藝有問題,還沒完全泡開就全然無味的茶,其實也沒有討論品飲價值的必要了。

《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文章,作者:至夏、說茶網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