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茶類分別及制作。

中國六大茶類分別及制作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

茶葉在當今三大飲料中,保健功能首屈一指,是咖啡、可可無法比擬的,更是眾多人工合成飲料所不能相提並論的,茶葉含有的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已被世界醫學界公認為『原子時代的理想飲料』和『當代最佳保健飲料』。

按照中國傳統醫藥學的觀點,茶葉因品種、產地不同,有溫寒甘苦等茶性。

中國茶葉的分類方法較多,可以按照產區、季節、銷路和制作工藝來分類,本文采用的是目前最常用的,被國內外茶界人士普遍接受的『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

這個分類法是按茶葉發酵程度來劃分的,分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1、綠茶

綠茶是不發酵茶,綠茶的制作工藝是:萎凋 – 殺青 – 揉捻 – 幹燥。

『殺青』是形成綠茶品質的關鍵工序,高溫『殺青』鈍化茶青中酶的活性,阻制了酶對茶多酚的氧化作用而保持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形成茶湯『清湯綠葉,香高味爽』 的品質特征。

根據外形的不同,將綠茶分為六種:扁形茶,如西湖龍井、老竹大方、竹葉青等;針形茶,如信陽毛尖、安化松針、南京雨花茶等;卷曲形茶,如碧螺春、都勻毛尖等;圓形茶,如珠茶、泉崗輝白、湧溪火青;芽形茶,如黃山毛峰、金寨翠眉、金山翠芽等;片形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

根據殺青和幹燥方法,將綠茶分為四種:炒青綠茶,名優代表如碧螺春、蒙頂甘露、都勻毛尖等;烘青綠茶,大部分用於窨制各種花茶,名優代表如黃山毛峰、顧諸紫筍、峨眉毛峰等;曬青綠茶,利用日光進行幹燥,如滇青、黔青、桂青、鄂青等;蒸青綠茶,如恩施玉露、日式煎茶、抹茶等。

綠茶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暑、降燥去火、止渴生津等功效,適合夏季飲用,在抗衰老、抗輻射方面有特殊功效,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適合人群:適合工作忙碌、用電腦較多的青年人;體質偏熱、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

2、白茶

白茶,屬微發酵茶,制作工序簡單,保持了茶葉最原始的滋味,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稱。

『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將茶青薄薄地攤放在竹席上置於微弱的陽光下,或置於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讓其自然萎凋至七八成幹時,再用文火慢慢烘幹即可。

白茶制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因而幹茶有毫色銀白,芽頭肥壯的特點,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形成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特點。

主要產區在福建閩東閩北一帶。

白茶因茶樹品種、鮮葉采摘的標準不同,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

李時珍在 《本草綱目》 中記載:『白茶性寒涼,功同犀角』中醫藥理證明,白茶味溫性涼,具有退熱降火、祛濕敗毒的功效。

長期以來,在福鼎等白茶產區,白茶燉冰糖常用來降火去燥,治療牙疼、便秘、水土不服等疾病,陳年白茶甚至用來治療小兒麻疹、發燒。

適合人群:適合精神緊張、壓力大者;少年兒童喝白茶有利於保護眼睛。

3、黃茶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其制作過程為:萎凋 – 殺青 – 揉捻 – 悶黃 – 幹燥,加工方法近似於綠茶。

『悶黃』是形成黃茶『黃葉黃湯』品質特點的關鍵工序,是指將殺青或揉捻或初烘後的茶葉趁熱堆積,在熱化反應及外源酶的共同作用下,內含成分發生顯著變化,滋味變得更加醇和,被茶葉專家推薦為最適宜飲用的茶類。

黃茶是中國獨有的茶類,其金黃色澤和醇香滋味為廣大消費者所喜愛,按鮮葉老嫩度、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

黃芽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遠安黃茶等;

黃小茶主要有溈山毛尖、平陽黃湯、秭歸黃芽等;

黃大茶主要有皖西金寨、湖北英山和廣東大葉青等。

主要出產於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和廣東等省,湖南嶽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適合人群:經常使用電腦者、脾胃不好者、需要減脂者和牙齒敏感者飲用。

黃茶茶性寒涼, 鮮爽適口,香氣怡人,適宜在夏天飲用。

4、青茶

青茶,也稱烏龍茶,是半發酵茶類。

青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有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的品質特點。

其制作工藝為:萎凋 – 做青 – 炒青 – 揉捻 – 幹燥,其中『做青』是形成青茶品質特征的關鍵工序,是奠定香氣和滋味的基礎。

做青是將萎凋後的茶葉通過手臂或搖青機的搖動,促使葉緣組織遭受摩擦,破壞葉細胞,有效控制多酚類發生酶促氧化縮合,生成茶黃素和茶紅素等物質,形成綠葉紅邊的特征,而且散發出一種特殊的芬芳香味,再經高溫炒青,徹底破壞酶活性,並且經過揉捻,使青茶形成緊結粗壯的條索,最後烘焙,使茶香進一步發揮。

青茶主要產於閩北、閩南、廣東、臺灣等,花色品種眾多,以茶樹品種命名:如烏龍品種采制的稱為烏龍,水仙品種采制的稱為水仙,鐵觀音品種采制的稱鐵觀音。

閩北烏龍茶,以武夷巖茶為代表,『大紅袍』最為有名。

閩南烏龍的代表有:鐵觀音、本山、黃旦、毛蟹、大葉烏龍、梅占、水仙等。

廣東烏龍的代表有:以潮安的鳳凰單叢和饒平的嶺頭單叢最為著名。

臺灣烏龍的代表有:以青心烏龍和凍頂烏龍茶享譽茶界。

青茶性適中,有潤膚益肺、生津潤喉、清除餘熱等功效,適合秋季飲用,青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健美茶』。

適合人群:體力勞動者、用腦過多者、降血脂體脂者和預防動脈硬化者飲用。

5、紅茶

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創制時稱為『烏茶』,其制作工藝為:萎凋 – 揉捻 – 發酵 – 幹燥,其中 『發酵』是形成紅茶茶品質特征的關鍵工序。

發酵是指茶葉在空氣中氧化,發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的成分和醇類、醛類、酮類、酯類等芳香物質,因此紅茶具有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中國紅茶按照加工的方法與出品的茶形,一般可分為三大類: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

小種紅茶,是福建省的特產,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

正山小種產於 1000 米以上的高山,如今那裡已經實行了『原產地保護』。

工夫紅茶,分為祁門工夫、滇紅工夫、閩紅工夫、湖紅工夫、寧紅工夫、川紅工夫、宜紅工夫、越紅工夫、浮梁工夫、湘紅工夫、臺灣工夫、江蘇工夫、鐵觀音紅茶、粵紅工夫。

紅茶具有較強的殺菌、消炎、降血糖血壓的作用,性質溫和,擅溫中驅寒,溫胃驅寒,能化痰、消食、開胃,適合冬季飲用。

最適合人群:適宜身體較虛、脾胃功能差、手腳發涼者。

6、黑茶

黑茶屬後發酵茶,黑茶的制作工藝是:殺青- 初揉 – 渥堆 – 復揉 – 烘焙,

『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渥堆是將初揉過的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 《通常在 70CM 左右》後灑水,蓋上麻佈,在微生物作用、濕熱作用和氧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發酵 24 小時左右,待茶葉轉化到一定的程度後,再攤開來晾幹。

經過渥堆後的茶 葉,隨著渥堆程度的差異,顏色已經由綠轉黃、栗紅、栗黑,形成黑茶特有的風味和品質。

按地域分佈,黑茶可分為湖南黑茶、湖北黑茶、四川藏茶《邊茶》、雲南黑茶 《普洱茶》、廣西六堡茶、陜西茯茶和安徽古黟黑茶《安茶》等七大黑茶。

黑茶又稱邊銷茶,主要適用於長期食用牛羊肉或奶酪,飲食中缺少蔬菜水果的人群。

對少數民族地區而言,長期飲用黑茶是補充必需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一個重要來源,在西北地區有『生命之茶』的美稱。

黑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降三高、護肝腎、助消化、減脂肪等方面,被韓國人稱為『瘦身茶』,臺灣人稱為『消食茶』,適合冬季飲用。

最適合人群:肥胖者、三高患者、抽煙喝酒者、便秘者、虛寒體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