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泡有餘香,獨具觀音韻。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鐵觀音,原產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而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那麼『鐵觀音』之名自何而來,制作技藝又有哪些玄妙之處呢?
『皇帝賜名』與『觀音托夢』
鐵觀音名字的來歷主要有『王說』和『魏說』兩種。
『王說』是這樣記載的:清乾隆年間,安溪西坪有位仕人叫王士讓,他喜好種植奇花異草,有一次他在散步時發現了一株奇異的茶樹,便將其移植在自家南軒的茶圃中。
經過幾年培育,那株茶樹變得枝繁葉茂,采制而成的茶更是香馥味醇。
後來,王士讓奉召入京,見到禮部侍郎方苞,便將此茶相贈。
方苞非常喜歡這種茶,便又將其轉送內廷,乾隆飲用過後也非常贊賞,因此茶外觀烏潤壯實、沉重似鐵,飲之味香形美、猶如觀音,故賜名為『鐵觀音』。
而『魏說』則是這樣記載的:在清雍正年間,安溪西坪有一位叫魏蔭的茶農。
因為信奉觀音,他每日清晨都會向著觀音像敬奉清茶,幾十年來一直如此。
某晚,魏蔭夢見自己在溪澗邊的石縫裡發現了一株茶樹,茶樹芬芳誘人,魏蔭被香氣吸引,正想采摘時,卻突然被驚醒。
第二天,魏蔭根據夢中的景象尋覓過去,正如夢中所見,果然在石隙間找到一株茶樹,他便將茶樹移植到家中,培育新茶。
魏蔭認定是因觀音托夢才尋到此茶,故給其取名為『鐵觀音』。
鐵觀音母樹《圖片來源: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三百多年來,關於鐵觀音的起源,雙方各執一詞。
王家堅持『文人獻茶,乾隆賜名』,魏家則始終認為是『觀音托夢,魏蔭傳茶』。
兩家的說法在茶人之中都形成了廣泛影響,因此《中國茶經》《福建烏龍茶》以及《安溪縣志》等書,均把王魏兩說一並收錄。
事實上,王魏兩說的『爭端』在當地並沒有給兩家人造成隔閡,如今,魏蔭鐵觀音第九代傳人魏月德與王士讓家族第十三代傳人王文禮,都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安溪鐵觀音在王魏兩說之爭中也得到了發揚光大。
制作技巧別具一格
鐵觀音在沖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香氣高雅韻味濃、齒頰留香喉底回甘,鐵觀音茶香味持久、經久耐泡、音韻悠長,自古以來就有『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的美名。
鐵觀音的美名離不開安溪鐵觀音精湛的制作技藝,早在2008年便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茶類制作技藝中別具一格。
安溪茶農借鑒紅茶全發酵和綠茶不發酵的制作原理,發明出一套半發酵的獨特制茶工藝,鐵觀音因此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烏龍茶。
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是安溪茶農長期生產經驗和勞動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由采摘、初制、精制三個部分組成。
采摘工藝一般以人工手采,以嫩梢芽葉形成蛀芽時,采下駐芽二三葉。
初制工藝包括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復烘、復包揉、烘幹十道工序。
精制工藝包括篩分、揀剔、拼堆、烘焙、攤涼、包裝六道工序。
如此,才能形成鐵觀音獨特的色、香、韻,成就一杯上好的鐵觀音茶。
安溪由此也為中國茶業發展作出了三大重要貢獻:一是發明烏龍茶半發酵制作工藝;二是培育了鐵觀音茶樹品種,至今仍保留有鐵觀音母樹,豐富了茶樹基因庫;三是發明『短穗扦插』茶樹無性繁殖技術,助力中國大面積茶樹良種苗木的繁育。
如今的安溪,除了種茶、制茶外,還會舉辦大大小小的鐵觀音茶葉賽事,每年約有20場。
這其中,有由當地政府主辦的,也有由商協會、農業合作社、品牌茶企主辦或承辦的。
不管賽事大小,每場茶王賽都會吸引眾多的參賽者,成為舉辦地的盛事。
各種規格和類型的茶王賽深入人心,成為種好茶、制好茶的風向標。
在這一過程中,安溪縣的茶園管理技術、加工技術也都得到了提高,使得安溪鐵觀音的品牌更具含金量。
安溪舉辦鐵觀音大賽《圖片來源:安溪縣人民政府網》
一葉芳華,一茶千香。
綠葉紅鑲邊的鐵觀音茶葉的背後,是數百年茶農探索生產的智慧結晶,是對品質、口感、韻味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是一種文化與傳承。
隨著被稱為『安溪鐵觀音一號』的『吉林一號高分03D18星』衛星升空,隨著安溪鐵觀音在歐盟、俄羅斯、日本等46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商標註冊,鐵觀音越走越遠,更加『音韻』悠長。
參考資料:
半月談,《一片茶葉的遺產故事》
泉州晚報,《賽制創新 獎金提高》
安溪新聞網,《安溪茶再獲世界級非遺殊榮》
責編:何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