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被迫禁足。
每日坐在茶桌前,越來越有種恍然大悟的心情。
果然啊,人老是待在家裡,會變成傻子。
不由得想到,難道以前那些後宮的嬪妃被禁足,就是這種滋味嗎?
稱之為懲罰,確實很痛苦。
閨蜜打來電話抱怨說,自己每天從客廳走到陽臺N日遊,就差給家裡的寵物狗講微積分了。
覺得有些哭笑不得,又很無奈。
好在,身邊還有許多好茶相伴,日子也不算太差勁。
快遞依舊照常運轉,雙11買的東西,一大早就送上門來。
消毒完畢之後,便打算泡杯白茶,潤潤燥,暖暖身。
從罐子裡抓了一把白牡丹,投進蓋碗裡,4.8克,誤差0.2克。
果然,熟能生巧。
不過,即便如此,還是無法舍棄蓋碗稱茶。
或許是心理作用,看不到克秤上準確的數字,這茶怎麼喝都覺得不對勁。
《2》
上個月,受邀去朋友家做客。
當天在場的,一共有4個人,都是老朋友。
席間,他給我們泡了白毫銀針。
隻見他從一個鐵罐裡,抓了一大把茶葉,投進蓋碗裡。
估摸著,蓋碗的容量也就110毫升左右,而投茶量將近半碗。
這也太多了吧?
而且看起來,朋友也沒有稱茶的打算,直接就燒水沖泡了。
於是起了個話頭,問大家,你們平時都是怎麼投的茶?
結果就聊開了。
坐在那裡主泡的朋友說,我從來不稱茶的,全憑手感。
朋友A說,我一般看高度,泡白毫銀針就放到蓋碗的三分之一,白牡丹放一半,壽眉直接裝滿,口感差不了太多。
朋友B則一臉驚訝地看著我們說,什麼?
泡茶還要稱重?
你們太古板了吧。
天吶,沒想到身邊這些喝茶十幾年的家夥,竟然沒有一個有用克秤的習慣。
當天,真真是大開眼界了。
村姑陳和李麻花的習慣,不管泡什麼茶,除非是稱好的,一次一泡,否則都要稱重量。
尤其是白茶,因為不同的品類,采摘標準不同,導致條形大小不一。
白毫銀針那麼嬌小,而壽眉粗枝大葉。
都是投5克,白毫銀針綽綽有餘,乖乖地躺在蓋碗的中間。
壽眉就沒這麼幸運了,由於梗粗葉大,5克壽眉盛在110毫升的標準蓋碗裡,常常太滿裝不下。
偶爾還需要整理一下茶梗,才能使其全部待在蓋碗裡,方便後續沖泡。
如果按照朋友說的,白毫銀針放到蓋碗的三分之一處,其實並不準確。
不同的蓋碗,容量不同,器型不同,肉眼也會有誤差。
最後就會導致,泡出來的茶湯,太濃或者太淡。
即便是老手,天天喝茶,經驗豐富,但僅僅是憑感覺投茶,還是無法做到機器那般精準。
說實話,多一個稱茶的步驟,也不算麻煩。
一把小巧的家庭克秤,價格不貴,更不占空間。
短短幾秒鐘,在最恰當的茶水比例下,便能泡出一款白茶的最佳風味。
同時,還能為自己增添些儀式感和趣味性,何樂而不為呢?
《3》
恰好前幾天,有茶友來聊天。
提起投茶量。
他說,在村姑陳的文章裡,看到我們平時喝白茶,一律是稱重5克。
他忽然醍醐灌頂,原來講究的喝茶方式,是要用克秤的。
難怪自己泡出來的茶湯,有時候濃,有時候淡,從來都是憑運氣。
之後,照著我們的方法,用110毫升的蓋碗,投了5克的白毫銀針。
果不其然,喝了一段時間以後,覺得茶湯的滋味穩定了不少。
但是,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
那就是,茶友泡出來的白毫銀針,和村姑陳文章裡所描述的味道,有出入。
剛開始想著,或許是這位茶友,以往的喝茶口味比較重。
相對口味更清鮮爽口的白毫銀針,還喝不習慣,所以也沒多想。
但仍然很好奇,對方泡的白毫銀針,到底是什麼味道?
茶友簡單描述了一下,說,香氣有點淡,湯水也偏薄,投5克似乎有點不夠,能不能加到8克?
就像炒菜,味道淡了,加點鹽和味精就好了。
再不濟,加些其它調味料,味道也會慢慢好起來。
然而,新鮮的食材,吃的就是原汁原味。
正如那句話,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經過最簡單的烹飪方式。
工藝簡樸的白茶,若是品質優秀,也壓根不需要增加投茶量,更不需要額外添加輔料。
根據我們多年的經驗總結,110毫升的標準蓋碗,投5克白毫銀針幹茶,味道濃淡適宜。
《4》
回過頭來說,為什麼有的白茶要放到8克才有味道?
原因很簡單,品質不行。
打個比方,一款內含物質豐富的好白茶,它體內的養分有90%。
那麼在沖泡的時候,這些物質會大量釋放出來,瞬間充盈茶湯。
泡出來的湯水,又稠又滑又潤。
別看5克雖然少,但全都是精華,喝起來自然不覺得淡。
反觀,一款內含物質匱乏的白茶,體內的養分隻有50%。
按照正常的茶水比例沖泡,必然是香氣寡淡,湯水薄弱。
養分不足,隻好投茶量來湊了。
增加了投茶量,茶湯裡的內含物質直線上升,相比之下,就變得正常了許多。
香氣濃了,湯感也厚了。
當然,劣質茶無論怎麼泡,也還是比不上好茶泡出來的味道。
隻不過,沒有對比,就沒有真相。
新茶友沒有嘗過好的白毫銀針是什麼滋味,便難以分辨出面前這款茶的好壞。
很多人覺得,白毫銀針貴。
因為產量低,采摘制作的難度也大,物以稀為貴,價格高是常態。
不過,好的白茶,更省茶。
一次5克,耐泡度極佳,能泡到七八沖,甚至十沖以上。
基本上,能滿足一整天的喝茶需求。
而劣質的白茶,雖然便宜,但耐泡度差。
喝個三四沖,味道淡了,就得換茶了,損耗大。
這樣換算下來,高品質的白茶,香氣馥鬱,滋味淳和,湯感飽滿,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貴了。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只要身心愉悅,補益身體,比喝傷心又傷身的劣質茶,強上一萬倍。
《5》
今天的文章,主要有兩層含義。
第一層,比較淺顯,就是提倡各位看官平時泡茶的時候,都不要偷懶。
有條件的話,在家裡準備一把克秤。
喝茶之前,最好先稱重,確定茶水比例。
不要覺得這種做法太教條了,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自己。
黃金茶水比例,有助於我們泡出茶葉最好的風采。
不僅僅是白茶,六大茶類皆如此。
第二層,則是當你發現適合普羅大眾的投茶量,無法泡出自己喜歡的味道時,就要注意了。
要麼,是自己的喝茶口味太重了。
平日濃茶喝得太多,味蕾被壓迫慣了,喝到鮮爽的白茶反倒覺得不適應。
要麼,是茶葉的品質不行。
內含物質少,泡不出太多味道,隻能靠增加投茶量彌補。
認清現實,未來才能更好地迎接好茶到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