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是喝的,不要那麼多要求。85度水溫是為了把紅茶泡成金黃色?《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條茶友來信的時候,村姑陳好像渾身長滿了嘴,隻想從頭到尾,狠狠地駁一駁。

重復看到第五遍的時候,淡定了一點。

再重復看到第十遍的時候,我已經不激動了。

因為,激動好像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因為,這些年,看到的關於紅茶沖泡水溫的問題,已經有滿滿一籮筐了。

辨,也不急於一時。

還是慢慢梳理清楚,再一件一件講明白為好。

茶友的問題有三個,第一個,是關於喝茶的態度的。

第二個,是關於泡紅茶的水溫的。

第三個,是關於紅茶的湯色的。

喜歡說真話的村姑陳,就來一一分析明白吧。

關於喝茶的態度。

茶友說,茶是喝的,不要那麼多要求。

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對的,茶,可不就是拿來喝的麼?

從『神農嘗百草,得荼而解』的時候,世人就對茶的用處有了定義,那就是,茶是用來吃的、喝的。

宋人講『吃茶去』,到了清朝,紅樓夢裡,大家也是講『吃茶』。

賈母帶劉姥姥去逛櫳翠庵,妙玉端茶上來,賈母開口就是,我不吃六安茶。

一個『吃』字,道盡古人對於喝茶的態度。

現代人講究喝茶。

杯泡,碗泡,壺泡,煮茶,都是喝。

泡和煮出來的茶湯都是被喝掉的。

縱觀整個茶葉的發展歷史,除了唐末和宋時,講究吃茶,連茶葉帶末子帶湯汁一同吃下去,其它的大多數時候,茶,都是喝的,喝煮出來的茶湯,或者泡出來的茶湯。

所以茶友說茶是喝的,這是對的,這是我們整個民族對於茶這種故老相傳的飲品的統一態度。

但茶友的後半句,就有待商榷了。

後半句裡,茶友說,『《喝茶》不要有那麼多要求』。

此言大謬。

從身體健康來說,既然是吃進肚子去的東西,又怎麼能不講究呢?

吃的是最講究的,不講究一點,吃壞肚子怎麼辦?

吃了重金屬超標的東西怎麼辦?

那些雜味異味魚腥味海鮮味巧克力味酸梅味裡萬一潛藏著黴菌或者其它有害菌,怎麼辦?

喝茶是件風雅事,單論茶道,就能講上三天三夜還講不完,哪是沒有要求?

古人喝茶,要灑掃庭除,沐浴更衣,焚香祝禱,儀式一大堆,今天這些雖然都省了,但清潔茶具,燙壺溫杯,取茶投茶稱重,這些都是不可免的流程。

這就是對喝茶的一種重視,一種態度。

就像煮飯,說是簡單吃,那也要洗,也要切,也要炒,必須的步驟是不能省的。

否則就是野人,茹毛飲血,躲進神農架去。

宋人喝茶更是麻煩,要組個局,要下貼子請人,要準備茶食,要燒水,撬餅,磨,篩,點,拉花….麻煩得不得了。

茶具更是講究,燒水的壺要是陶的,裝水的壺要是銀的,點茶的盞要是建窯的…..

這喝茶的要求高嗎?

好像也不高。

這也是一種風雅,一種禮儀,一種講究,一種態度,一種尊重——對片神奇的東方樹葉的尊重。

尤其,我們現代人也沒這麼多講究,一切都簡化了,就這簡化的泡茶流程,還有茶友認為要求高,那也太不把喝茶當回事了,這樣的態度,還喝什麼茶呀,喝個白開水更省事。

也難怪會有人輕蔑喝茶,說,不就是幾片葉子一壺水麼?

葉子?

隨便去公園撿幾片葉子,能泡出茶味來麼。

宋人煮茶還講究用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蘇東坡大老遠去出差,王安石托他帶一壺江心的水回來煮茶,結果老蘇忘記了,過了江心才想起來,就隨便裝了一壺回去,老王一喝,咦,不對味…..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托出國的人買包,真是俗不可耐。

難怪人家可以成為王荊公,唐宋八大家之一,而我們倆隻能是兩個村姑,升鬥小民。

關於紅茶的水溫

紅茶的水溫,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以訛傳訛,傳成了80度、85度等等溫度。

一個中等溫度,一個不是沸水的溫度。

想來,興許是綠改紅之後的事。

最初那些綠改紅的紅茶,工藝還不夠純熟,為了避免泡出苦澀味,想來才獲得了建議水溫——80度左右。

但這隻是個建議水溫,而已。

並不是標準水溫,並不是泡所有紅茶都要遵循的水溫。

有的地區例外。

譬如雲貴高原,或者青藏高原,海拔高,水的沸點低,泡茶水根本就達不到100度,也就80-90左右吧。

在這些水沸點達不到100度的地區泡茶,也隻能將就,用不到100度的水來泡了。

當然,在這些地區,不管泡哪種茶,生普、熟普、紅茶,都不會是100度水溫,也不獨僅隻紅茶。

除此之外,在廣大的其它地區,非高原地區,可以達到100度沸點的地區,泡茶,還是建議用100度沸水的好。

『拒絕100度沸水』派的理論依據是,沸水會燙壞紅茶。

這種理解比較膚淺。

中國地大物博,單紅茶,就有好多種,幾乎每個能產茶的省份,都出產紅茶,這些紅茶的工藝不同,形態差異也較大,有純芽頭的,有一芽二葉的,也有單純葉片的,還有大葉片切碎的….

這麼多品類的紅茶,難道都怕沸水燙壞麼?

當然不。

要說芽頭怕燙壞,也罷,有些采摘過嫩的芽頭,若樹齡還隻有三五歲,那燙壞也是有可能的。

但葉片做的紅茶,尤其還是大葉片切碎的紅茶,那是夠結實夠成熟的葉片,哪裡會怕燙?

若怕燙,稍微100度沸水就能將這些紅茶葉片燙壞,那加工的時候,烘幹的溫度都不止100度,也沒見這些茶被燙壞。

譬如西湖的九曲紅梅,炒青時的鍋的溫度又何止100度?

也沒見它燙壞,怎麼到了沖泡的時候,就怕區區100度沸水了?

譬如正山煙小種,從頭到尾都在青樓裡加工完成,連續幾天都是在溫度極高的空間裡熏蒸著,它哪裡怕燙?

真金不怕火,好茶,不怕燙。

關於紅茶的湯色

有人說,紅茶紅湯。

這其實並不能一概而論。

隨便查一下國家標準就知道,各種紅茶的湯色,都是不一樣的。

遵義紅茶、祁門紅茶、坦洋工夫是湯色紅艷,正山小種是橙紅,而金駿眉的湯色要求是金黃。

紅艷,是紅色,屬於紅湯;橙紅,不是紅色,屬於黃色這個大類系列;金黃,則很明顯,是黃色茶湯。

故而,來信的茶友說,要用85度水溫泡茶的原因是想把紅茶的茶湯泡出金黃色來,這就很籠統,很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像遵義紅,祁紅這些茶,它原本就是紅湯,哪怕降低水溫,也泡不成黃湯——除非減少投茶量或者增加註水量——但這兩種紅茶泡不出紅湯,難道不怕被詬病品質不達標麼?

而正山小種,金駿眉,它們的標準就是黃湯,屬於黃色體系,那麼,它們自然而然,泡出來就應該符合國標規定的要求,呈現出橙紅色、呈現出金黃色。

不管怎麼泡,都不可以偏離這個顏色體系,否則,它就是不合標準,就品質不達標了。

所以,紅茶的湯色呈現出紅湯還是黃湯,並不由水溫來決定,而是由這款茶的工藝來決定的。

在工藝決定一切的大前提下,靠區區水溫就企圖妄想改變湯色的色系,隻是徒勞而已。

別想了。

想喝金黃色的茶湯,直接買金黃色茶湯體系的紅茶即可。

這豈不更簡單方便?

不過,不同紅茶工藝呈現出不同的湯色,這一點,倒是給用坦洋冒充金駿眉的人出了個大難題——坦洋原本是紅湯,如何能跨界成金駿眉的黃湯?

現形了吧。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