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申遺成功丨『茶』裡的中國文化孩子了解多少?《圖+文》

#中國茶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申報的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中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

制茶師根據當地風土,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分享,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習俗,世代傳承,至今貫穿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儀式和節慶活動中。

茶,從古至今,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文人七件事,琴棋書畫詩酒茶』。

對許多人而言,茶不可一日無。

茶,已不單單是解渴的飲品,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精神的需要。

在親近母語出品的傳統文化系列叢書《中國的文化·人文與禮儀》一冊中,就有對古往今來茶文化發展與演變的介紹。

在秦漢時期,人們開始『采茶作餅』,不過,當時的食用方式還比較原始,通常是將茶葉曬幹或烘幹後,碾末,與米、薑、鹽、橘皮、香料、牛奶一起煮,有時還會放上蔥,時人謂之『茶湯』。

《世說新語》裡記載,晉朝司徒王濛喜歡喝茶,有人到他家玩,就會邀請人喝茶。

士大夫都有些害怕,每次想到要去他那裡,都說:『今日有水厄』可見,當時的茶,可能並不好喝。

如今,這種煮茶的習俗在西藏和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仍然保留著。

到唐代,飲茶蔚然成風。

長安匯集了大唐茶界名流雅士,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茶道的第一位傳道者——陸羽。

他的《茶經》一書,就當時茶葉的歷史、產地、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飲用等知識與技術作了整理與闡述,將茶從烹煮飲品升格為一門藝術。

陸羽 茶經

他主張在晴朗的春日采摘新鮮的茶葉,放到甑釜裡蒸、搗,而後將茶末拍成團餅,焙幹,最後將一個個餅封存。

經過這樣的加工,去掉草味的生腥,使茶更加甘醇可口。

需要飲用的時候,再將茶餅取出搗成碎末,放在水中煎煮。

從此,茶葉的煎飲流行起來。

中國古代有『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

宋人的茶餅制作比唐代更為精細,宋代對茶的產制、烹試與品質也有更為深入的探索。

與唐人煎茶不同,宋人講究點茶。

將茶餅碾成茶粉後置於茶盞內,註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用沸水一點一點往茶碗裡滴註,同時用竹制作的茶筅攪動盞中茶沫,邊點邊攪,讓茶水交融,這叫作『點茶』,也稱作『擊拂』。

和唐人相比,宋人也更加註重茶具、茶葉的選擇。

宋人飲茶用茶盞,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看重茶盞的質地、紋路和厚薄。

宋代蔡襄《茶錄》裡記載『茶色白,宜黑盞』,藍黑色和深褐色的厚碗成為流行,而在唐朝,青色是茶杯的理想色。

點茶基礎上,宋人還玩出了分茶、鬥茶的花樣。

分茶的過程中,將湯面的湯花勾畫成各種花鳥蟲魚、山川草木,有點像現代沖泡咖啡時的拉花藝術,在奶泡上呈現不同圖案。

鬥茶則是文人雅士們將自己珍藏的好茶輪流煎煮,從湯色和湯花等角度品評高下。

在茶道上的諸多花樣功夫,使得宋朝的茶飲已經不單單是在飲茶了,而是將飲茶作為一種藝術追求和精神享受。

宋徽宗趙佶不但是一位出色的藝術家,還親自撰寫過《大觀茶論》一書,畫過一幅著名的《文會圖》,展示了北宋文人品茶集會的盛筵場景。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下詔,罷造龍鳳團茶,『惟采茶芽以進』,要求以散形或條形茶代替餅《團》茶。

皇權的幹預,使得茶葉的加工炒制工藝得到再一次創新,從此餅茶衰微,制茶的工藝從蒸青團茶餅,演化為用鍋炒茶的方式。

簡便自然的沖泡之法流傳至今。

從用於煎煮的茶餅與用於攪拌的茶末,到直接用於沏泡的散茶,呈現了唐、宋、明三個朝代的茶趣,也反映了不同時代人們內在的精神與微妙的心境。

——《中國的文化·人文與禮儀》

曹剛 編著

在 《人文與禮儀》這一冊中,主要是從歷史中國、鄉土中國和人文中國三個層面,展示禮儀之邦的起源與發展。

歷史中國部分主要介紹了中國『禮儀之邦』的起源、君主與王朝、中國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的發展與變化、古代人才選拔機制。

而鄉土中國部分主要介紹了家族與宗法、姓氏文化、家訓家風、光宗耀祖的觀念與祭祖傳統。

最後的人文中國部分則是從六藝、詩歌、琴棋、書畫、茶道五個方面展開。

《中國的文化·人文與禮儀》目錄

在其他單冊中,還包含諸多孩子應該了解的中國文化核心智慧。

比如 孔曉艷編著的這本 《衣食住行器》中,就帶著孩子從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衣、食、住、行、器五個方面切入,為孩子展現藏在衣食住行器方面以及與此有關的漢字背後的中國文化。

曹剛編著的《地理與建築》這一冊就重在展示地理中國和建築智慧。

地理中國包括中國人的『天下』觀、九州大地、中原、五嶽、黃河、長江、地域文化差異、農耕文明、向西的文化交流《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向東的文化交流《鑒真東渡、鄭和下西洋等》。

而建築智慧則包括宮廷建築、山林建築、園林建築、民居建築、傳統村落的發展與文化意義。

《中國的文化》這套書系統構建了衣食住行器、漢字、節氣、古都、建築、人文禮儀、君子之學、天人合一等12個中國文化專題,幫助孩子梳理1000多條必備的文化常識,讓中國文化的核心智慧融入兒童的生命和生活。

不同於市面上其他任何一套傳統文化讀物,它以天人合一思想為依托,以中國文化原典的傳授來開啟智慧,以格物和遊藝的積累和修養為輔翼充實生命,以『親近母語』『親近中國文化』的情感認同方式來書寫。

這是一套老少皆宜的中國文化智慧啟蒙書。

既幫助兒童學習中國文化,也是一套蘊含中國傳統文化核心智慧的大眾讀物,適合所有想要親近中國文化的大小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