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雲南6個子項目參與此次申報。
分別是:紅茶制作技藝《滇紅茶制作技藝》、普洱茶制作技藝《貢茶制作技藝》、普洱茶制作技藝《大益茶制作技藝》、黑茶制作技藝《下關沱茶制作技藝》、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茶俗《白族三道茶》。
鳳慶滇紅茶制作技藝作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重要組成部分,參與申報並入選世界非遺名錄,不僅實現了臨滄世界非遺項目名錄『零』的突破,更是彰顯臨滄多年來註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守正創新、傳承優秀技藝結出的豐碩成果。
滇紅飄香 傳承家國情懷
滇紅茶誕生於1938年,正值抗日戰爭水深火熱之際 。
為開辟抗戰後方茶區,開展實業救國,中茶公司委派馮紹裘先生等茶葉技術專家,到順寧《今鳳慶》用當地盛產的大葉種茶做原料,試驗成功滇紅茶,加大出口營銷,為抗戰籌集了大批物資和資金。
滇紅茶的誕生,有力支援了中華民族英勇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被傳頌為『抗戰茶』『愛國茶』,充滿著濃厚的傳奇色彩和家國情懷。
《原順寧實驗茶廠》負責人合影
滇紅茶制作技藝植根於馮紹裘等老一輩茶業專家的精湛技藝和雲南豐富的大葉種茶土壤。
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博采眾家之長,堅守『做茶積德』『選材精當』的信念,傳承弘揚『制茶濟世、制茶為民、制茶養生』的價值觀。
從創制開始一直傳承至今已達84年,有力帶動了雲南茶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雲南地區乃至全國茶葉的發展奠定了基石。
新時代 續寫滇紅茶新篇章
經過八十多年的發展,幾代滇紅人接續奮鬥,創造了『滇紅工夫』『經典58』『金芽』『高原紅』『中國紅』等一大批馳名中外的滇紅茶產品,並作為國禮贈送來華訪問的外賓,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近年來,鳳慶縣圍繞打造『中國紅茶第一縣』目標,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共參與』的方式,發起成立了鳳慶滇紅茶產業聯盟,以破解發展困局,繼續開創『滇紅』新的輝煌篇章。
鳳慶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臨滄市西北部,境內晴天多、日照足、溫差大,越冬條件優越。
鳳慶是全國十大產茶縣之一,現有茶園51.59萬畝,2022年毛茶產量4.27萬噸,精制茶產量2.64萬噸,全縣共有37.8萬人從事茶葉種植和生產加工,茶葉初制廠547個,茶葉精加工企業58戶,年精深加工能力達3萬噸以上。
滇紅茶初制傳統制作方法有萎凋、揉捻、發酵、幹燥四個工序,初制茶葉再通過精制加工產生不同品質的滇紅茶,優質滇紅茶主要有外形條索緊結,湯色鮮紅,香氣鮮濃,滋味醇厚,耐沖泡等特點,滇紅茶精密制作技藝是保證茶葉品質的重要條件。
《滇紅茶傳統制作技藝之萎凋》
滇紅茶傳統制作技藝蘊含著濃鬱而深厚的茶文化底蘊,是中國紅茶制作重要技藝之一,也是茶葉科技專家和廣大茶農智慧的結晶。
隨著滇紅茶在世界上知名度的不斷擴大和機械化生產的普及,其傳統制作技藝因『溯本求源』的需求而有很高的保護開發價值。
同時,隨著鳳慶本地『茶王故裡、滇紅鳳慶』文化旅遊品牌的塑造,滇紅茶傳統制作技藝作為茶文化『親歷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發掘和傳承價值。
茶旅融合發展 非遺保護彰顯成果
近年來,鳳慶縣在茶旅融合發展方面也是頗具成就,立足鳳慶縣安石村『中國滇紅第一村』的獨特文化品牌優勢,以滇紅茶產業為核心,突出滇紅主題,以講好滇紅故事、唱好滇紅茶歌、打好滇紅品牌、做好鄉村旅遊。
鳳慶縣將按照『特色、產業、生態、易達、宜居、智慧、成網』七大要素,圍繞『產業、道路、業態、文化、投資、組織』六大體系,將安石村打造成為全省一流、國內僅有、世界關注的『宜居宜業宜遊』特色小鎮。
《鳳慶滇紅茶湯色》
安石小鎮總體規劃面積3.5平方公裡、核心區1.2平方公裡,規劃項目計劃總投資不低於10億元。
同時,鳳慶滇紅茶產業聯盟於2021年10月21日成立,並發佈了《鳳慶紅茶團體標準》等八項標準,從基地、加工到商品形態為滇紅茶品質夯實了技術標準。
其次,鳳慶縣申報並確定了『鳳慶滇紅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有力提高聯盟企業的產品辨識度,提升了聯盟企業的品牌價值,增強客商對鳳慶滇紅的認可。
《滇紅茶精制加工車間》
鳳慶縣還整合資源力量,提升『鳳慶滇紅茶』品牌影響力,讓社會各界了解和認識鳳慶滇紅茶,鳳慶滇紅茶的美譽度得到空前提升。
同時,鳳慶縣還打造滇紅茶制作大師團隊,形成茶產業發展新格局,鳳慶滇紅茶產業聯盟成員有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名、國家級制茶大師5名、市級非遺傳承人5名、縣級非遺傳承人48名、制茶大師88名,茶產業人才團隊支撐更加堅實,為鳳慶滇紅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近年來,臨滄市委、市政府持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全市現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5項,,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3人;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54項,市級代表性傳承人130人。
滇紅茶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張成仁表示,滇紅茶制作技藝是中國茶制作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申遺成功讓自己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並將發揮傳承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帶領業界同仁和相關行業人士把滇紅茶制作技藝保護和傳承下去。
滇紅茶傳統制作技藝蘊含著濃鬱而深刻的文化藝術底蘊,是一項歷史悠久、技藝精湛、蜚聲國內外的技藝,有很高的保護開發價值。
此次申遺成功,是推動臨滄茶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歷史性節點,是向世界傳播臨滄茶文化的一個重要契機。
再次體現出茶葉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不可忽視的貢獻。
來源: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溫馨提示:如轉載請註明『恒春臨滄』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