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白毫銀針,存了4年,為什麼還沒存出茶掌櫃說的可可香?《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晚飯後,帶小侄女去散步。

江邊有燈,但比較朦朧,一路上跑步的、散步的、騎車的,各行其是,碰到人就自己避開。

忽然,聽到有人在喊『義賣!義賣!』,於是停住。

小侄女拉著我往回走,走到剛剛經過的兩個小朋友那裡。

她們毫無動靜地站在那裡,好像剛剛是鼓足了勇氣,才喊一兩聲。

問道,賣的什麼啊?

高個子的小女孩,應該是姐姐,她說賣自己的玩具,然後捐給貧困山區的孩子。

旁邊的弟弟,還沒她一半高,默不作聲。

小侄女蹲下去看,上面有魔方、吹泡泡機、玩具車、模型啥的。

挑來挑去,勉強撿出個羽毛球。

付完了錢,高高興興地回家,小侄女抬起胖乎乎的臉問,姑姑,我們這算是做好事嗎?

點點頭,應該算是吧。

這些東西,估計一個晚上都沒幾個人會買,他們開心,我們也開心。

舉手之勞,起碼完成了件有意義的事。

《2》

有人研究過,做好事能讓人快樂。

而我們平時給大家答疑解惑,耐心地回答著這些十萬個為什麼,心裡也是愉悅的。

隻不過,有時候也會遇到哭笑不得的情況。

比如,昨天就有茶友來問:『為什麼我2018年存下來的白毫銀針,現在聞起來沒有可可香,反而藥香很濃鬱呢?

這說明,你存得很好,茶葉沒有變質。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老白毫銀針,本就帶有明顯的藥香。

但對方卻說,白毫銀針存老了不是應該有可可香,巧克力的味道嗎?

我頓時啞然。

等到反應過來,又在心裡對他受到某些『磚家』的誤導,表示了深深的憤怒。

這段時間,不知是大數據還是什麼緣故,總能看到與『巧克力味白茶』、『可可香白茶』相關的文章和視頻。

本以為,經過之前的辟謠,早已銷聲匿跡。

卻不曾想到,又如同星星之火般,卷土重來。

巧克力味,並不是正常白茶所具有的味道。

反之,它往往出現在存壞了的、受潮變質的白茶身上。

列位看官可知道,巧克力是如何被生產出來的?

且讓村姑陳拋個磚,引出玉來。

巧克力的前身,是一種名為可可果的水果。

成熟的可可果,打開裡面的果肉,看起來有些像我們日常吃的山竹。

彼時,需要把果肉和裡頭包含的可可豆,一起放在木桶裡發酵。

數天以後,再把發酵完成的可可豆拿出去晾曬,直到被曬幹。

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加工後,巧克力才會誕生。

村姑陳想表達的是,巧克力是的制作,離不開發酵,而且是重度發酵。

而微發酵的白茶,又何以能擁有巧克力味呢?

顯然不符合邏輯。

大概率是因為沒有細心保存,讓幹燥的白茶吸收了大量的水汽,又恰好遇到了高溫。

漸漸地,白茶過度發酵,便生成了一種新的、古怪的味道——巧克力味。

再經過茶圈各位磚家的包裝,搖身一變,成為了可可香,並且被貼上『高等級白茶』的標簽。

若是初次接觸白茶的朋友,很容易聽之信之。

更有甚者,把帶有巧克力味的白茶買回去以後,也不覺得奇怪。

因為在潛移默化之中,已經被洗腦了,還以為這就是白茶正常的味道。

而隻有那些真正自己好好存茶,喝過優質老白毫銀針的茶友才知道。

巧克力味,是一種怪味,應該避而遠之。

《3》

為何總有人為『巧克力味』打抱不平?

每每提起巧克力味,都會受到質疑:

『你胡說!我喝過巧克力味白毫銀針,明明很好喝,你憑什麼說是變質了?

按照正常人的腦回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既然很多人都認可巧克力味,並且覺得味道不錯,為什麼我們還一直堅持反對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因為隻有少數人願意付出更多思考,就必然更容易接近真理。

縱觀人類歷史,廣大群眾一直是被少數人引領的。

前幾年上太姥山,和老S談起了巧克力味的白茶。

當時,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混沌的。

沒有人敢站出來,斬釘截鐵地說,巧克力味是受潮的白茶。

但在做茶這件事上投入了很大心血,並且得到過方大師指導的老S,就敢說。

因為,方大師告訴他,做白茶最重要的,就是幹度。

隻有足夠幹燥,未來才能轉化出好味道來。

而且,他喝過方大師家的茶,不管是哪種年份的,一律沒有喝到過巧克力味。

仍然是花香清雅,藥香沉穩,湯水稠滑醇厚。

所以,事實勝於雄辯。

那些天天拿『巧克力味白茶』做文章的茶商,必然是沒有喝過真正的好白茶的。

認為『巧克力味白茶』好喝的人,也隻是出於暫時還沒喝到過好茶的原因。

因為沒喝過,所以不知道好茶是什麼味道。

再加上那些堪比傳銷的洗腦方式,想不上當,都難。

如何才能破局?

也很簡單,去買真正的老白茶。

眼界的高低,決定著自己對食物認識的深淺。

《4》

老白毫銀針有藥香,很正常。

如果是很濃鬱的藥香,那麼恭喜你,保存得當,而且茶葉的品質不錯。

一般來說,老白茶當中,有藥香、陳香、花香、毫香、竹葉香……

上好的老白茶餅中,還有棗香。

當然,在白毫銀針尚新,年份尚淺時,藥香並不明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大家都知道,3年以內的白毫銀針,是以毫香和花香為特征的。

而一旦邁過三年的門檻,興許隻到兩年半,藥香就已經在白毫銀針身上顯現出來了。

屆時,我們可以清晰地聞到一股根莖類中藥的香氣。

沉鬱、遲緩、濃厚的藥香,有時把花香給掩蓋住了。

至於毫香,它也在,隻不過換了一種表現形式。

新茶時期的毫香,更像是野蘆葦、野蕨菜、野生狗尾巴草的氣息,清新自然。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毫香轉變為了成熟的稻谷香。

隻啜一口,就覺得滿口鮮香。

反過來說,如果一款白茶存放到一定時間,還沒有產生藥香。

取而代之的,是巧克力味、酸味,以及其它重度發酵的氣味。

那就證明,它的品質,已經低到塵埃裡了,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同時,又有一位茶友用自己的親身經驗證明。

白毫銀針存老了,不會有巧克力味。

《5》

說了這麼多,想必還有人不相信。

在這部分茶友心中,巧克力味的地位,不可撼動。

那麼,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拿去測含水量吧。

把自己帶有巧克力味的白茶,拿到專業的機構去,測一測水分含量。

我們敢肯定,結果是超標的。

至少,目前沒有一位茶掌櫃敢拿出相關的證明。

證明自己的巧克力味白茶,含水量符合國家標準,低於8.5%。

明明可以用數據說話,但各位偏偏喜歡口說無憑。

原因為何?

心虛罷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