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名稱的來歷是什麼
相傳安溪縣松林頭有個茶農,勤於種茶,又信佛。
他每天在觀音像前敬奉一杯清茶,幾十年如一日。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在巖石隙間發現一株茶樹,枝壯葉茂,芳香誘人,跟自己所見過的茶樹不同,就挖回來精心加以培育,並采摘鮮葉試制茶葉,結果做成的茶葉沉重如鐵,香味極佳。
這位茶農認為此茶是觀音所賜,就給茶起名為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最著名的產區有哪幾個
鐵觀音原產於福建安溪西坪鄉,有200餘年歷史,是烏龍茶的名品。
茶葉是一種特殊農產品,講究天、地、人、種四者和諧,同一產區的不同山頭,甚至同一山頭不同高度的茶園,所產茶葉都有所不同。
安溪最著名的三個茶產區為西坪、祥華、感德。
三地所產鐵觀音各有特色:西坪是安溪鐵觀音的發源地,所制茶葉采用純粹傳統制法;祥華茶久負盛名,產區山高霧濃,茶葉制法傳統,回甘強;感德茶又被稱為『改革茶』『市場路線茶』,近年來頗受歡迎。
當茶樹生長的海拔逐漸升高,鐵觀音品質有何不同
不論茶樹種植的海拔如何變化,鐵觀音都具有特有的蘭花香氣。
鐵觀音適宜生長的海拔為600~900米,不同海拔生長制作的鐵觀音口感還是有差別的。
海拔在600米左右的鐵觀音,圓結勻整,砂綠油潤,湯色金黃,滋味醇厚回甘,葉底微帶紅邊;800米以上的鐵觀音,幹茶緊結圓實,沉重勻整,湯色清澈金黃,蘭花香氣濃鬱,觀音韻顯現,綠葉紅鑲邊;900米以上的鐵觀音,幹茶色澤油綠砂潤,沉重緊結,投入蓋碗,有清脆的響聲,沖泡後,湯色明亮金黃,透徹如油,滋味鮮爽醇厚,回甘久遠,觀音韻明顯,葉底肥厚軟嫩,紅變加劇。
制作傳統鐵觀音茶為何一定要用『紅心歪尾』鐵觀音
制作正宗安溪鐵觀音一定要用『紅心歪尾』鐵觀音的鮮葉。
茶葉的品質主要取決於樹種、栽培技術和制作技藝三大要素,其中茶樹品種是影響茶葉品質的先決條件。
『紅心歪尾』鐵觀音樹種具有芽葉肥壯、心紅、葉片厚實、腹部砂綠等特點,用此品種鮮葉制作的鐵觀音,香氣高揚,滋味醇厚濃鬱,齒頰留香,回甘熱烈,觀音韻明顯。
但是,『紅心歪尾』鐵觀音茶樹種植困難,成活率低,產量隻有普通鐵觀音品種的一半,並且也不像普通鐵觀音分四季采制,而是隻采春茶和秋茶,因此顯得極其珍貴。
用紅心鐵觀音制作的烏龍茶,是典型的青蒂綠腹蜻蜓頭,砂綠油潤,葉帶白霜,湯色金黃,具有悠長的觀音韻和天然的蘭花香。
『綠葉紅鑲邊,七泡有餘香』指的就是紅心鐵觀音,足見它豐富的內質。
安溪鐵觀音采摘有何特點
烏龍茶所需原料與綠茶不同,不采嫩芽嫩葉,而是采摘兩三葉剛成熟的新梢,即開面采。
安溪鐵觀音同樣,鮮葉的采摘標準是新梢長到3~5葉快要成熟、頂葉六七成開面時采下2~4葉,一般選三葉一芽。
優質安溪鐵觀音的鮮葉嫩度適中,葉芽壯、芽梢重、節間短、葉片厚、葉色濃綠光潤,持嫩性強。
安溪鐵觀音分四季采制,每個季節采摘3~5次。
正午前後采摘為好,陰雨天采摘影響茶葉品質。
采下的鮮葉應及時運回曬青。
安溪鐵觀音制作工藝中的重要環節是什麼
安溪鐵觀音要經曬青、晾青、做青(搖青攤置)、殺青(炒青)、包揉、揉捻、打散、焙火、烤焙、簸揀等工序才能制作完成。
同其他品種的烏龍茶一樣,『做青』是形成安溪鐵觀音特色的重要工藝。
做青,就是搖青、攤置交替進行的發酵過程,直至達到安溪鐵觀音品質要求。
在做青中,茶葉顏色、香氣、滋味產生變化。
做青時,茶葉之間相互摩擦,摩擦最嚴重的葉緣慢慢變紅,烏龍茶的『綠葉紅鑲邊』因此生成,葉片上也會局部變色。
香氣的變化與顏色的轉變是同時發生的。
茶很輕微地發酵會有菜香,茶葉呈綠色;茶輕發酵轉化成花香,茶葉呈金黃色;中度發酵轉化成果香,茶葉呈橘黃色;重度發酵轉化成糖香,茶葉呈朱紅色。
茶發酵程度越輕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程度越重越失去茶鮮葉的本味,而因發酵自然產生的味道越重。
安溪鐵觀音發酵程度為40%左右,做青程度需按照鐵觀音『湯色深金黃,葉底青褐色,有少許紅邊』的品質要求把握。
安溪鐵觀音半球形的外形是如何形成的
安溪鐵觀音幹茶為半球形顆粒狀,這是因為加工工藝中有包揉的工序。
把殺青後的茶葉包在特制的佈裡形成一個大茶包,利用速包機和揉捻機進行揉捻。
在被包緊的狀態下滾動,茶包裡的茶葉受到擠壓,會慢慢卷曲,形成顆粒狀,之後把茶包打散,重復多次進行包揉和揉捻,最終使茶葉成為卷曲緊結的半球形。
安溪鐵觀音有何特點
安溪鐵觀音幹茶條索卷曲、壯結,呈螺旋狀、半球形,茶葉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身骨重實,色澤砂綠鮮潤,葉表起白霜;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艷清澈似琥珀,香氣馥鬱,香高而持久,有天然的蘭花香、甜香,『七泡留餘香』,茶湯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有蜜味,俗稱有『觀音韻』葉底肥厚柔亮,有綢面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