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越陳越香』,既從文化藝術上來彰顯出普洱茶的獨特之處,又從制作工藝、存儲工藝上,充分展現了它是一種利用科學制茶工藝,逐步將茶品的優勢突顯的茶品。
第一次看到『越陳越香』的說法是在鄧時海先生的《普洱茶》一書中,覺得普洱茶仿佛具有了打破時間限制的獨特技藝。
越陳越香,後來慢慢理解後,發現它並不單指茶葉的香,還有時間的香,以及這茶所具有的其它美好事物的香。
你賦予茶什麼樣的意義,那麼它也就具有了附加的意韻。
中國的茶文化是淵遠流傳,遍佈各地,而每一個地方所展現的茶文化卻又是千姿百態。
雲南的普洱茶,也在各個民族的手中呈現出百花盛開的姿態。
一片葉子從最開始作為食物開始,逐漸上升到品飲,再到文化交流,基礎沒變隻是變得豐富起來。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中提過,茶有三層境界:
第一層是單純的技術
即買最好的茶。
那些名氣響亮的茶,通常就是好茶,像冰島、老班章、昔歸、曼松,都是普洱茶界響當當的茶品。
第二層便是茶背後的故事
尋茶的故事讓每一款茶都變得生動而又人性化。
南茗佳人團隊在春茶季的時候,親自到西雙版納、臨滄、普洱三大茶葉產區,走過了30多座茶山,拜訪了40多個村寨。
這其中發生了很多和茶有關的故事,銅箐河尋茶時,被茶農朋友恐嚇山中有野熊,林中山溪清澈不知深淺,茶農朋友先踏入試水,讓我們放心過;
曼松王子山尋茶時,我們真正看到了仙風道骨般的古茶樹,越長越小的小茶樹,茶農朋友拿出砍刀劈開山道的情景,這裡的自然環境鍛造了曼松古樹茶獨特的滋味和江湖地位;
廣別老寨尋茶時,高壯的古茶樹遮天蔽日,熱情的哈尼朋友做的美食;橘子花飄香的午後,喝著有著妖香的廣別老寨茶。
那一幅幅的畫卷,定格在尋茶的路上,那一個個的故事因為親歷變得更加親近。
第三層是將茶分享
存茶的意義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分享,與家人、朋友甚至是自己。
古代的陸羽,一生中以茶會友,交了很多茶友。
一個茶存放一定的時間後,與別人一起分享才是將茶的光彩綻放的最佳時候。
南茗佳人每制作一款茶,都要和茶友分享。
這也是很多茶友經常直接和掌櫃聯系想要其它的茶樣試喝,我們都會盡量滿足的原因之一。
普洱茶的韻是各不相同的,每一座茶山都有自己的韻味,不同的人品飲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沒有很標準的規定。
但就是這樣,才讓它的文化魅力尤為精彩。
普洱茶的生茶和熟茶都離不開制茶工藝,在機械化發達的今天,傳統的手工制茶顯得尤為重要。
采摘、攤晾、柴火殺青、揉捻、陽光晾曬成為曬青毛茶,生茶在這基礎上再進行蒸壓成餅、沱、磚等形狀,自然晾幹,包裝成茶品。
熟茶則要借助最先進的人工渥堆發酵技術來完成後一階段的制茶。
微生物的作用、黴、濕熱是熟茶發酵的關鍵。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已經能夠監測出茶品在發酵時,微生物中是哪些真菌主要參與發酵,以及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把這些研究清楚後,熟茶的發酵將在原先的基礎上邁上新的臺階。
就像雲南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學院院長龔加順老師所說:『洱茶通過微生物發酵,含有很高的茶黃素離子,用科學的提取方式,多次提取可以提取高達百分之十九的含量,很高。
多酚類物質下降,它其實是轉換了,不是消失了,它轉化為茶黃素類的物質,還有一部分在液體中,茶渣的顏色深,那一部分為非水溶性,這就叫物質不滅定理。
物質的不同決定了功能的不同。
由於工藝的不同,發酵方式的不同,導致物質的轉化形成新的物質。
茶多酚是綠茶裡面的含的物質。
從學術來講,茶多酚是中等毒性的物質,而茶黃素類物質,它屬於實際無毒物質,就相當於它更安全』
通過科學技術可以讓普洱茶的安全性得到進一步驗證,這也是創新的代表。
所以普洱茶在科學工藝的基礎上,再結合良好專業化的倉儲,來實現越陳越香的品飲、精神文化價值是重中之重。
END
作者 | 南山月
本文為南茗佳人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