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大雨一場,但願能洗去塵世的一些污垢。
小雪過後,氣溫仍不像這個節氣該有的樣子。
今年的天氣,特別反常。
前半年多雨潮濕,刺骨地冷;後半年久晴不雨,持久幹旱。
這個秋天,在溫度上來說,特別漫長。
院子裡的桂花,依然香氣撲鼻。
當然,反常的,也不僅僅隻是天氣。
在浮躁不安的時候,幹脆關上手機,靜心喝茶。
李麻花說,她在某紅書上學會了一道美食——空氣炸鍋烤紅薯。
於是,頗有興致地把紅薯鋪在烤盤裡,淋上水,調好時間和溫度,送進機器裡。
沒過多久,便滿屋子的紅薯香,都不用吃,就被薯香撫慰了。
我誇贊她的手藝,比路邊攤更完美,兩個人一口氣消滅了三個。
有雨的天氣,吃上熱乎乎的美食,是一種小確幸。
《2》
提到茶葉,大家總會想起由不同工藝帶來的豐富風味。
不發酵有殺青的綠茶,鮮爽甘醇;
全發酵的紅茶,甜潤濃醇;
『武夷焙法,實甲天下』的巖茶,巖骨花香,香清甘活;
陳化數年的熟普,順滑綿柔……
而比起這些『老前輩』們,白茶作為後起之秀,在這幾年達到了真正火爆的程度。
於是乎,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加入喝白茶的陣營中。
白茶這些年之所以能這麼火,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的成果。
白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是微發酵茶。
不經過殺青和揉捻,主要的加工工藝是萎凋和烘幹。
所以,在白茶的身上,所保留下的營養物質,十分豐厚。
特別是產區好、工藝好、儲存好的白茶,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
再加上,如今很多人開始看重身體,與白茶天然的簡樸工藝,十分契合。
故而,白茶逐漸在茶圈擁有了一席之地。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收獲大眾的喜愛,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喝白茶、懂白茶、精白茶,更是大勢所趨。
與此同時,村姑陳也發現,最近來了許多新茶友。
他們在其它圈子,都屬於『老饕』級別。
當中,有的過去愛喝綠茶,有的則喝了大半輩子紅茶,還有的偏愛巖茶、熟普等口味較濃鬱的茶。
而面對了解甚少的白茶,通常很困擾。
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那麼,以前喜歡喝綠茶/巖茶/紅茶/熟普的茶友,想喝白茶時,該選什麼品類呢?
村姑陳根據不同茶類的個性,再結合白茶的特點,為列位看官提供一些建議。
《3》
首先,原先喜歡喝綠茶的茶友,可以嘗試新白茶。
大多數剛入門的新人,喝不懂新白茶。
因為它尚新,尚鮮,沖泡以後,滿滿的都是茶氨酸的味道,鮮香醇爽。
理論上來說,新白茶最能體現出白茶的風味特色,符合國標中的描述。
可是在一些茶友看來,成了反面教材。
尤其是從喝普洱茶過來的人,當嘗到白茶裡的鮮爽感,那種隻有富含茶氨酸的高山茶才難得擁有的滋味時,會下意識地排斥。
在他們眼裡,那便是普洱茶裡的生青味。
而有青味的普洱茶,往往代表著殺青工藝不到位。
所以同樣無法接受白茶裡的青味《鮮爽味》,覺得白茶也應該去除這種味道,否則便不是好白茶。
殊不知,人家白茶,壓根就沒殺青。
所謂的青味,準確來說,應該是青草香。
一股充滿著植物葉綠素的,極鮮香的青草香,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時,太姥山上彌漫著的天然氣息。
在剛剛制作完成的新白茶身上,格外明顯。
隨著陳化的時間,鮮嫩的青草香會逐漸減弱,沉淀成為幹草香,更加的內斂。
當然,既然無法強行讓別人認同,我們就求同存異吧。
而喝綠茶的朋友,是最容易接受新白茶的。
因為綠茶也講究鮮,講究嫩,他們便不會認為新白茶裡的鮮爽味,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青味』。
反之,能很快地接受,甚至喜歡上新白茶鮮香的口感,以及清瑩的毫香和花香。
即便是直接去喝『天花板』白毫銀針,也能喝出真正的原汁原味,清鮮淳爽。
《4》
其次,原先喜歡喝巖茶、紅茶的茶友,可以嘗試白茶餅。
比起白茶,巖茶和紅茶的滋味,無疑是更加濃鬱的。
發酵程度高,意味著茶葉會產生更多樣的工藝香,如焦糖香、果香等。
而白茶簡樸的工藝,註定它隻能以天然的植物香氣為主。
比如毫香,類似於野蘆葦、野蕨菜、狗尾巴草的氣息,幹凈、清爽、新鮮,是被陽光曬過之後的青草荷爾蒙的氣息。
再比如花香,白茶裡的花香層次豐富,有玉蘭花、緬因花、水石榕、晚香玉、七裡香、柑橘花,等等等等,高雅純凈。
再再比如草藥香,鴛鴦藤、箬竹葉、蒲公英、夏枯草、幹荷葉等這些草藥的香氣。
還有荷葉香、粽葉香,都是白茶的典型香氣。
以上的這些香氣,主要體現在散茶身上。
如果是經歷過壓餅的白茶餅,整體風味會變得醇熟醇厚。
白茶壓餅,是一個讓部分細胞破壁的過程。
壓餅時,細胞液會在蒸汽的高溫催化下,大量湧出,附著在葉表上。
因此,這些物質擁有了充分的機會,提前參與白茶與氧分子的接觸,轉化出更多的新物質。
同時,還形成了散茶所不具備的濃鬱醇厚感。
外界常提到的棗香,其實就是果香的一種,它隻會出現在品質好的老壽眉餅當中。
結合巖茶與紅茶的香氣滋味特點,相信各位喜歡紅茶、巖茶的茶友,也能很快喜歡上白茶餅的獨特風味。
《5》
最後,原先喜歡喝熟普的茶友,建議買老白茶。
白茶和熟普,是目前茶圈中公認的,能夠越陳越香的品類。
雖然前者是微發酵,後者是重度發酵。
不過,作為老茶的兩個代表,二者還是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
白茶隨著陳化時間的延長,會漸漸褪去原本青澀的狀態,茶多酚和咖啡堿的含量降低。
並且,黃酮類物質的含量逐年增加。
故而,老白茶喝起來醇厚甘甜,幾乎一點苦澀味都沒有。
不僅如此,還擁有了能泡能煮的特質。
從這一點上來說,也和熟普有幾分類似。
秋冬季節,老白茶和老熟普,是大家煮茶的首選。
加上今年『圍爐煮茶』的話題格外火熱,若是喝膩了熟普,換成老白茶,或許會收獲新的驚喜。
煮過之後的老壽眉餅,棗香濃鬱,湯感濃醇,別有一番風味。
《6》
綠茶,是屬於春天的一抹清新俏麗。
紅茶,是冬季裡常駐嘉賓,甜美溫柔。
巖茶,巖骨花香,令人沉醉。
白茶,鮮香醇爽,香清甘活。
它們各有各的美好,不雷同,也不沖突。
這世間,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風格迥異的六大茶類,才讓喝茶的人感到樂趣無窮。
否則,千篇一律,再美味,都覺得膩煩。
所以,我們歡迎各路朋友,都來加入喝白茶的隊伍。
新茶的新茶的鮮,老茶有老茶的風骨,散茶、餅茶、春茶、秋茶,各具特色。
只要好茶相伴,就有了光亮。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