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分享了六大茶類中綠茶與黃茶的存放,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烏龍茶、紅茶、白茶、黑茶與普洱茶的存放。
圖片源自網絡
烏龍茶《青茶》
屬於半發酵茶,經萎凋、搖青、殺青、揉捻、培火的工序制作而成。
根據發酵與焙火的程度不同,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即輕焙、中焙、重焙。
因經過焙火這一工序,茶葉內有火氣,不僅會遮蓋茶氣,還有上火一說,需放置一段時間再飲用。
存放時間與存放方法
輕度:清香型烏龍茶《如清香型鐵觀音》,發酵度與焙火較輕,以高香為特點,需放置1-2個月後再品飲,冷藏存放最好不要超過1年。
中度:傳統型烏龍茶《如武夷巖茶》,發酵度與焙火較高,需放置3-5個月後再品飲,品質佳者可存放較久,常溫存放即可。
重度:如白毫烏龍等,發酵程度高達60%以上,需放置6-12個月後再品飲,品質佳者可存放較久,常溫存放即可。
存放條件要幹燥、避光、避熱、防水、防潮,南方地區因氣候相對潮濕,還要定期復焙,再密封保存,輕度發酵烏龍茶還要著重注意防氧化。
圖片源自網絡
紅茶
屬全發酵茶,茶性溫和,經萎凋、揉捻、發酵、幹燥的工藝制作而成。
存放時間
紅茶的新茶雖然香氣飽滿,但經烘幹也存在火氣,需適當放置1-2個月再品飲。
品質優良的紅茶存放1年,香氣與滋味最佳,密封的紅茶可存放2年;散裝的紅茶一般可存放18個月。
存放方法
存放的第一步就是要密封,存放容器密封性一定要好,放置幹燥,避光避熱的環境下,同時注意防水防潮防異味。
陳年的紅茶,雖香氣上變得稍微寡淡一些,但滋味趨於醇和,耐泡度也更高。
圖片源自網絡
白茶
屬輕發酵茶,不炒不揉,隻經萎凋、幹燥兩道工藝制作而成。
獨特的制作工藝,讓白茶可以很好的自我轉化,並賦予『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譽。
存放時間
白茶的新茶青氣較重,茶性屬涼,清香、花香濃鬱,滋味香甜,喜歡新茶的朋友當年喝最佳。
白茶經久放,內部物質發生轉化,茶性逐漸變為溫和,呈現花香、粽香、藥香、陳香、棗香、荷葉香等豐富的茶香,失去了鮮爽的滋味,轉為醇厚,存放價值極高。
存放方法
白茶的存放不用冷藏保鮮,常溫存放即可。
將密封好的白茶放置於潔凈的環境中,同樣通風、避光、防水防潮防異味。
圖片源自網絡
黑茶/普洱茶
屬後發酵茶,多為緊壓茶。
普洱生茶是自然發酵,黑茶與普洱熟茶是人工渥堆發酵。
黑茶經萎凋、殺青、揉捻、渥堆等工藝制作而成。
普洱生茶經萎凋、殺青、揉捻、曬幹、蒸壓成型等工序制作而成。
普洱熟茶經萎凋、殺青、揉捻、曬幹、制成曬青毛茶,再經濕水、渥堆發酵等工藝制作而成。
存放時間
工藝好,品質佳的黑茶與普洱,都是能長期存放的茶類,越陳越香。
這裡需要提一下,有的人認為生普經陳年存放可變為熟普,並非如此,無論放多久,生普都不會變成熟普,二者的工藝各有差別,後期轉化也有很大的區別,定義十分明確。
存放方法
對於存放的器皿,不必有很大的密封性,相反,需要有通透性,與氧氣接觸可以繼續發酵。
黑茶與普洱茶雖需要通風、幹燥的環境,但是對於濕度的掌握要精確,因為存放容器並不是密封的,環境的影響會十分明顯。
過於幹燥會使茶葉流失水分,影響口感;過於潮濕會導致茶葉發黴。
適當的陳化可提高茶的茶韻,滋味醇和、厚滑,但若存放幾十年的老古董,收藏價值遠遠大於了品飲價值。
圖片源自網絡
對於茶葉的存放,我們前面說過《在綠茶與黃茶篇》,只要茶葉不變質發黴,在工藝過關,品質優良,以及存放得當的情況下,是可以嘗試其陳茶的味道,感受一下它的變化,也是一件趣事。
若是沒有十足的把握,建議還是在最佳品飲期飲用,一款品質佳的好茶,不小心放壞了,實在太讓人心疼了。
變質的茶葉也建議不要繼續飲用,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傳承古時茶,敬奉天地人;
匠心築精品,薪火永相傳。
薈萃源地佳茗,敬呈予您,致力打造國學茶旗幟品牌,關注《坤呈昊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