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千買的白毫銀針,怎麼沖泡才不浪費?老茶客:5個細節很重要。《圖+文》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

說的是戰國時期,有一個善於配置防止皮膚凍裂膏藥的人。

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估計和護手霜的效果差不多。

他們祖祖輩輩都靠在水上漂洗絲絮為生,生活雖然清貧,但自給自足。

而被一個外鄉人知道了後,花了大價錢買下秘方,以此獻給吳國的帝王。

由於秘方在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得到了吳王的賞賜。

原文寫道:『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翻譯過來就是說,同樣是膏藥,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賞,而有的人僅靠它生存。

真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但其實,任何一個東西,都有可能變成金子。

遺憾的是,很多人抱著金子卻不自知,仍然過著窮日子。

可見,『物盡其用』的智慧,是無窮大的。

《2》

前兩天,收到了一條茶友留言。

很簡單,也很基礎的問題:白毫銀針該怎麼沖泡?

但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回答。

畢竟,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王者般的存在,堪稱頭戴王冠的巨星,這種級別當然是不能隨意對待。

再加上,茶圈內關於白毫銀針的沖泡,爭議不斷。

所以,為了不讓茶友們混亂,有必要來寫一篇文章,以正視聽。

第一,選擇合適的茶具。

泡茶的茶具,五花八門,有玻璃杯、紫砂壺、陶瓷壺、蓋碗等。

而在這些茶具中,最適合白茶,也是最適合白毫銀針的,是白瓷蓋碗。

主要原因在於,白瓷蓋碗不吸香也不吸味,能讓一泡茶湯的原汁原味得以真實地呈現。

並且,白毫銀針的特點,就是『鮮、香、醇、爽』。

想要獲得最佳的感官體驗,當然是要選擇能完整保留茶香和茶味的蓋碗了。

否則,若是讓紫砂壺上場,用粗大的毛孔吸收茶香和茶味。

那麼,原本香氣馥鬱,層次豐富,湯感鮮爽的白毫銀針,便難以突出自己的特色。

仿佛被蒙上了朦朦朧朧的面紗,說不清道不明,隻剩下單一的茶味。

《3》

第二,選擇合適的水質。

最常見的泡茶用水,有自來水、純凈水、礦泉水等。

在這其中,首先要排除掉自來水。

雖說自來水的取用很方便,打開家裡的水龍頭,就能獲取。

為了凈化水質,不少人家裡還加裝了凈水器。

可實際上,經過凈水器過濾的自來水,本質依舊沒有改變。

凈水器不過是過濾了水中的泥沙、大顆粒雜質等,卻無法改變水的軟硬度。

因此,如果是生活在一些水質較硬城市的朋友,用自來水泡茶,會大大影響茶味的表現。

保險起見,還是用純凈水更好。

純凈水,指的是幾乎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又稱為純水或凈水。

用來泡茶,是最好的選擇,能夠很好地反映出一泡茶原始的狀態。

不會因為水中某些含量,影響到茶湯的味道和口感。

另外再科普個小知識,市面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餾水,也屬於純凈水,同樣適合泡茶。

《4》

第三,用沸水沖泡白毫銀針。

泡茶時,關於水溫有很多爭議。

有人認為,白毫銀針是嫩芽,不能用太燙的水沖泡,否則容易燙傷或者燙壞茶葉。

外界也有傳言說,白毫銀針要用溫水沖泡。

潛移默化中,不明真相的小白們,相信了這樣的說法。

結果泡出來的茶湯,無一例外,香氣薄弱,湯水寡淡,根本無法體驗出白毫銀針真正的風采。

其實,大可以用沸水直接沖泡白毫銀針。

俗話說,好茶不怕沸水燙。

換言之,經得起沸水沖泡的茶葉,才是好茶。

況且,白毫銀針芽頭上的白毫,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唯沸水才能浸潤。

在沸水的高溫下,白毫大量脫落到茶湯裡,其中所含有的茶氨酸,才能被我們喝進身體裡。

由此可見,溫水泡白毫銀針,真真是一種極其浪費的行為。

《5》

第四,講究正確的註水方式。

通常,在茶藝師所教授的泡茶視頻當中,會看到她們把水壺高高拉起,再從高空往下註水。

這個動作,名叫『懸壺高沖』。

可是,到了實際操作起來,卻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

很多茶友效仿這種做法後,弄得茶桌上到處都是水漬,還不小心燙傷了自己。

事實證明,這種頗具表演和觀賞性質的註水方式,不適合日常泡茶。

從實用角度來看,還是從低處註水更方便。

讓壺嘴盡可能地靠近茶葉,不需要花費太多手臂的力氣,持壺更穩。

註水的時候,還需要沿著蓋碗打圈,畫『の』字。

如此一來,能更快地浸潤白毫銀針幹茶。

正如前面所說的,白毫有防水性,如果定點註水,幹茶太輕就會漂浮起來,導致物質釋放不足。

這種小細節,很容易被忽視,卻對好茶的風味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6》

第五,切勿悶泡。

初次喝白茶的朋友,剛開始喝白毫銀針,往往會覺得它味道寡淡。

想當然地認為,既然味道不夠,那就悶一悶吧。

悶泡了以後,能讓物質更多地析出,茶味自然就足了。

殊不知,白毫銀針的湯感,正是勝在鮮爽感。

不苦不澀,清甜爽口,香清甘活,才是好白茶的象征。

悶泡了以後,反而讓茶多酚和咖啡堿過量析出,造成茶湯濃釅苦澀,茶氨酸的鮮甜感被大大掩蓋,破壞了美感。

反觀快出水,7-8秒倒出茶湯,就能讓豐沛的內質合理析出。

茶湯中的茶氨酸、茶多酚和咖啡堿的物質比例,是合理的,是適中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提倡『快出水』的根本原因。

響鼓不必重錘,好茶不必悶泡。

《7》

除了以上說的這些小竅門,還有一點很重要。

那就是,沖泡白毫銀針的時候,千萬不要用茶濾。

茶濾,是一種茶桌上常見的工具。

架在公道杯上,能起到過濾碎茶的作用,還原茶湯的純凈澄澈。

但是,在白毫銀針身上,卻是一種浪費。

為了阻隔碎茶,茶濾的濾網通常是比較細密的。

所以,它不僅會擋住碎茶,也會擋住白毫。

如果那些白毫被茶濾阻攔,導致它們沒有悉數掉落到茶湯裡,那便是莫大的浪費!

要知道,白茶的精髓之處,就在於白毫。

其實,只要控制好蓋碗的開口大小,就不會有太多茶葉流進公道杯裡。

白毫銀針的芽頭比較嬌小,開口無需太大,茶湯就能順著碗沿,成功匯入公道杯。

《8》

對於愛茶之人來說,會喝茶但不會泡茶,是一種遺憾。

好茶的品質,當然是經得起考驗的。

不過,也要用正確的沖泡方式,才能與之相配。

無厘頭地泡茶,而不考慮其特色,實在是暴殄天物。

真正的高手,懂得什麼叫因材施教。

也就是按照不同茶葉的風格屬性,來沖泡它。

這樣才能讓不同的茶,在自己手中,散發出獨特的美感。

千篇一律,墨守成規,豈不是太無趣了?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