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低調?無人識?那是你不懂黃茶。

中國六大茶類,常見的有黑茶、紅茶、綠茶、白茶、烏龍茶,而黃茶貌似總被人們忽略。

黃茶,茶色金黃亮麗,如詩中所言:『黃色黃湯稱鵝黃』不僅如此,黃茶茶湯呈杏黃色且明凈透亮,口感醇香,回甘明顯,並不比其他茶差。

黃茶種類

黃茶是中國獨有的茶類,主要分為三類:黃大茶、黃小茶、黃芽茶。

其中,黃大茶的代表為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黃小茶的代表有蒙山黃茶、鹿苑毛尖等;黃芽茶的代表有湖南嶽陽君山銀針、霍山黃牙、四川蒙頂山的蒙頂黃芽等,都是黃茶中的極品。

黃茶工藝

黃芽茶青主要采用明前全芽頭制作,而黃小茶是一芽一葉為標準進行采摘,黃大芽則是一芽多葉為標準進行采摘。

其中,黃芽茶與黃小茶的采制技藝難度相對較大。

黃茶是鮮葉采摘後先進行殺青、揉捻、初烘,之後經過特殊的悶黃工序,即鮮葉在殺青、揉捻之後蓋上佈,使茶葉保持在較高的溫度和濕度下,讓茶葉進行氧化,使茶葉變黃,這也是其他茶類沒有的操作。

悶黃前的復包

黃小茶最關鍵的要求就是,采摘細嫩的一芽一葉進行加工,而悶黃的火候必須恰到好處,才能成就黃茶之黃。

此外,黃茶燜黃的工藝復雜而關鍵,加之工序繁瑣,茶青要求苛刻,使得黃茶傳承曾遭遇近乎失傳的命運。

黃茶興衰

黃茶雖然是六大茶類中,總被忽略的那一類,其實它也有不可忽略的悠久歷史。

早在西漢至隋唐時期,便有了關於黃茶的記載,自唐至明清,黃芽茶都作為貢品供皇帝享用,其制茶工藝到明朝開始出現並逐漸走向成熟,其中黃芽茶在明清時期皆為貢品,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貢茶之一。

清朝之後,除了黃芽茶為貢茶,綠茶開始興起並逐漸取代了黃芽茶。

這之後,貢茶隨著大清落下帷幕也被取消,工藝傳承凋零,黃茶也就更加沒落了。

直至今日,黃茶的產量依然很小,因工藝復雜,品飲考究,很多人隻知其名,不得其香,也是一大遺憾。

黃茶的沖泡

黃茶的沖泡方式與綠茶一樣,可用玻璃杯或者蓋碗,方便觀賞茶在水中的姿態。

開水溫杯,擦幹,避免茶芽先行吸水後不宜豎立;取茶,投茶。

一般3g黃茶可泡一杯,多用85℃的山泉水進行沖泡,先快後慢沖入杯子至七分滿,使茶芽浸透,再加水至八分滿。

之後,蓋上蓋子悶泡3分鐘左右,拿起蓋子,便可觀賞茶芽上下沉浮之姿。

其中,蒙山黃茶沖泡之後茶湯為淡黃色,湯中白毫較多,幹茶有濃鬱的蜜香和花果香,茶湯入口甘洌,果香、蜜香浸入茶湯;第四道之後,口感逐漸變淡,但口腔仍充盈著茶香,苦中帶甘,柔順細膩。

喝慣了紅茶、綠茶,如今了解黃茶這麼多,不妨試一下吧,一定會是別樣的體驗。

| 部分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找到我們

轉載&投稿 19913710136《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