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其氣候特征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暑『,上日下者。
烈日當空,下居』者『即人或物,意思明了清晰。
是以無以躲避的驕陽似火,居高臨下的籠罩。
東漢劉熙的訓詁詩書《釋名》解釋這』暑『字,則說暑是煮—-大地如一鍋煮開之水,自下而上,開水沸騰,熱如煮物。
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二候,土潤溽暑,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
三候,大雨時行,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農諺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
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
大暑無酷熱,五谷多不結。
大暑雅事
大暑賦
節選自《四季小品》/朱偉
『暑』字烈日當空,底下的『者』無論指代人還是物,意思都特別清晰。
這是無以躲避的驕陽似火,是居高臨下的籠罩。
東漢劉熙的訓詁書《釋名》解釋這暑字,則說暑是煮——大地如一鍋煮開之水,自下而上,開水沸騰,熱如煮物。
暑溽《rù》出大汗淋漓。
建安七子中,王粲《大暑賦》有一段對赤日炎炎暑溽的描寫,說熏濕土而溽暑,扇熱風而至興;陽光刺目,燠蒸難耐;獸狼望以倚喘,飛鳥垂翼而不飛;草木根在葉焦,含血茹苦;征夫病於原野,隱者困於居室;枕席焚灼,如火爐在床,左右彷徨避之無方;此時仰望庭槐而盼高風,風至卻如沸湯。
王粲的賦中,是暑氣陰鬱,而在曹植的賦中,才能讀到被驕陽曬透,白雲亮到耀目的那種感覺。
曹植的《大暑賦》以南方炎帝神農、祝融執掌時節,日神羲和駕車,南宮朱鳥起舞權衡萬物的氣勢開頭。
曹植說,曬扶桑之高熾,燎九日之重光。
扶桑是神話中的大樹,日出扶桑下,拂其樹梢而升。
燎是火焰騰起,火焰升騰成九個太陽輝光相承。
大暑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赫其遂蒸』,鮮亮而成顯赫。
曹植以『蛇蛻皮於靈窟,龍解《jiě》角於皓天』強調暑氣鼎沸,草木低垂,山崩海沸,沙融礫爛,飛魚斷水,潛龜浮岸……此時蕓蕓眾生避暑紛雜如棋佈葉分,完全是在高空中俯視的景象。
但是農夫不再耕耘,織女不再機杼,漫山遍野的逃遁者到哪裡去了?
『背暑者不群而齊跡,向蔭者不會而成群』,都匍匐委頓在蔭涼處。
超越眾生而為大人,大人當然是隱者。
雲屋本是隱者居所,我卻喜歡將此句理解成,在這滾滾白象般雲山腳下有閑房一棟,被濃重的雲影遮成幽靜。
閑房旁寒泉汩汩,奮榮之森林被逼成黑色。
在此幽深中,室內素冰結為霜花,滿屋回蕩著清越的陽春白雪之曲。
這就是氣度的作用——曹植越過了燠熱,在大暑中看到的就隻是清涼。
暑夏詩韻
《銷夏》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夏日閑放》唐.白居易
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
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
褰裳復岸幘,閑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涼一覺睡。
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
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黃庭堅.北宋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大暑》
曾幾.宋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山亭夏日》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春夏養陽
原因在於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
此時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面。
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
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
但此時人體出汗多、消耗大、易勞累,陽氣損耗多,所以此時對於人體陽氣的蓄養為要。
適當』少動多靜『,以免陽氣外泄太過。
飲食清淡節制,以清補、健脾、祛暑為原則,食物可適當增加苦味的苦瓜、苦菜、苦蕎麥等,注意補水防曬,充足睡眠,午後小憩,上午、下午各飲茶三二杯,醒腦提神、防暑補水,以宜身心。
大暑如何喝茶
《大暑竹下獨酌》
宋.鄭剛中
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
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瑯玕。
綠陰隨合之,滿席光斕斑。
獨酌茶亦醉,夢涼天地寬。
暑夏三伏天內多飲茶,要既能補水解渴養生、使體內寒氣排出,但又要注意不可太熱燥使火氣上升。
喝茶養生,入靜從容,靜心戒嗔,樂觀待事,心火不起便不驚邪陽,神不散漫便不引邪陰,飲茶有益於避免』情緒中暑『。
俗言道:『寒有三九,熱有三伏』 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茶飲以『祛濕』為要。
茶質優異的老茶,比如老普洱、老黑茶、老白茶等,好的陳皮普洱茶《濕熱的夏日,健脾祛濕品飲此茶》,都會有很好的當季祛濕養生、排汗之效,並且老茶不寒不火較順和,基本上對多種體質的茶友較多適合。
茶要多喝,一日三道茶為宜,要避免太燥茶才能祛火。
適當飲用綠茶,白茶亦當令,四大烏龍亦適宜,巖茶、單叢隔年好陳年亦佳,喜歡花茶的友,既觀賞悅目又祛心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