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冬至一過,年關不遠。
年節的氛圍,已經在悄然醞釀。
過年過節,為了增添儀式感,少不了好茶相伴。
翻一翻過去這些年自己入手的好茶,拆一餅老茶餅煮茶。
任茶香慢慢氤氳,歲月生香。
喝多許久白茶後,不知大家有沒有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白茶餅裡面,以壽眉居多。
這倒也不是說,白毫銀針、白牡丹不適合壓餅。
而是在數量級別上,它們不能同日而語。
壽眉餅,才是白茶壓餅的絕大多數!
若要一問到底,白茶壽眉壓餅的情況為什麼這麼常見?
大致理由離不開這4點。
《2》
一、壽眉的產量基數大
白茶裡,按產量進行排位。
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秋壽眉。
春秋壽眉相加,年產量可比銀針、牡丹多。
白茶裡,銀針難得,每年可采茶的時間有限。
時間一過,難以順利采到飽滿粗壯,旗槍明顯的芽頭。
再去采摘,隻能采到牡丹王。
雖然,白茶白牡丹的等級分類眾多。
特級白牡丹《牡丹王》、高級白牡丹、一級白牡丹、以及二、三級白牡丹等。
但白牡丹的采摘,集中在春茶季中段。
每年清明過後不久,隨著氣溫回升,葉片逐漸舒展變大,又到了春壽眉的采摘季節。
到了秋茶季,更是秋壽眉的主場。
除了特意定制,極少會產秋牡丹。
算下來,以『年』為單位,壽眉才是白茶裡的高產冠軍。
不論散茶餅茶,壽眉在白茶江湖內登場露面的次數都不會少。
《3》
二、壽眉散茶蓬松
上文提到了白茶的產量規律。
從白毫銀針、白牡丹,到春、秋壽眉,逐漸遞增。
與此同時,連幹茶蓬松程度,也呈遞增規律。
白茶銀針隻是芽頭,沒葉片沒茶梗,占不了多少空間。
白牡丹雖有葉片,但以嫩葉為主,芽葉嬌俏。
至於一芽三葉、四葉為標準,連梗帶葉采下的壽眉,散茶會明顯蓬松許多。
梗葉舒展的秋茶壽眉,更是如此。
新茶加工出來後,裝箱封存。
滿滿當當的大紙箱,裝白毫銀針的話,壓力不大。
但對於秋壽眉散茶來說,情況則相反。
個中道理,類似一斤棉花和鋼鐵,視覺對比明顯。
壽眉散茶蓬松,大量倉儲時,比較占庫存空間。
為了節省庫存壓力,留出充足的藏茶空間。
將部分壽眉散茶壓成茶餅,勢在必行。
《4》
三、優質壽眉壓餅易出棗香
對棗香愛好者來說,買白茶餅,第一順位考慮的肯定是壽眉。
白茶壽眉的梗葉看似粗獷,但在其嫩梗與成熟鮮葉內部,積累著不少養分風味物質。
以植物的生長規律看。
比起細芽嫩葉,白茶壽眉的葉片發展更成熟,光合作用效率更高。
依靠光合作用合成的天然可溶性糖、膠質物、以及其餘養分物質,集中在梗葉內。
將散茶壓成茶餅時,受到蒸壓外力影響,梗葉內部適當壓出部分『茶汁』。
這些汁液,富含大量可溶性糖、膠質等茶味物質。
在壓餅定型過程中,能充當天然粘合劑,幫助葉片與葉片,葉片與茶梗的粘合塑形。
後期轉化時,能促進棗香的出現。
產區環境好,內質充足的壽眉壓餅後,出現棗香的幾率更大。
如果是散茶,發酵程度有限,葉片尚且保留著完整狀態,壽眉散茶陳化出來的香氣大多是藥香、陳香、粽葉香、幹荷葉香等,而非果香《含棗香》。
如果是將銀針、牡丹壓餅,由於它們的嫩芽細葉內部積累的茶味,與壽眉的風味組成有別。
白牡丹餅、白毫銀針餅等,出現藥香、陳香、花香、稻谷香的幾率高,但並沒有棗香。
對白茶棗香愛好者來說,茶餅種類雖多,但陳年壽眉餅的棗香,風味獨特,香氣悠揚,無可替代。
《5》
四、壽眉壓餅難度低
將梗葉舒展的壽眉壓成茶餅,成功概率更高。
畢竟,壽眉有葉片、有茶梗。
壓餅期間,茶葉內部還留流出由可溶性糖、天然膠質組成的汁液,幫助茶餅塑形,不易散開。
而白毫銀針壓餅,比較考驗制茶師傅的功力。
壓餅力道過重,會破壞銀針的鮮。
但壓餅受力不足,密披茶毫的芽頭,又難以抱成團,壓餅不呈現,一碰就散。
早期在壓餅工藝不熟練,白茶產量有限的時候,將銀針壓餅的情況極少見。
近些年,哪怕白毫銀針的產量慢慢跟上去後,遇到一餅技術出色的銀針餅,也很難得。
其實,原料好+壓餅技術好的白毫銀針餅,茶味比起散茶,更多一分鮮醇。
若是好奇,買一餅小小的100克銀針餅感受,未嘗不可。
至於壽眉餅,許多茶客已經不陌生。
產量技術大,價位相對親民,壓餅後能出現棗香等。
多重因素重疊,是壽眉餅常見的主因!
《6》
三九隆冬,煮一壺棗香馥鬱的老白茶過冬,很應景。
冬天喝白茶,煮茶是一大熱門。
不過,在煮老白茶時能發現這樣的規律。
朋友圈裡,大家翻牌子最多的,還是壽眉餅。
煮散茶的情況,不算多。
雖說,只要年份足,散茶餅茶都適合煮。
但原汁原味的散茶壽眉,即便陳化了三五年,茶味依舊是清醇為主。
蓋碗沖泡,風味感受更好。
等到茶味泡淡,再煮葉底也不遲。
如果是甘醇的餅茶,情況略有不同。
哪怕直接撬出一小塊幹茶,放進煮茶壺內,添水煮茶。
煮開後,倒出茶湯。
甘、醇、糯、滑,別有風情!
喝茶喜歡喝醇一些口感的人,肯定能愛上這一分美妙滋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