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藝晉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圖+文》

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其中,廣東省的茶藝《潮州工夫茶藝》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體量之最: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參與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開始種茶、采茶、制茶和飲茶。

制茶師根據當地風土,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2000多種茶品,供人飲用與分享,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習俗,世代傳承,至今貫穿於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儀式和節慶活動中。

本次入選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堪稱中國歷次人類非遺申報項目中的『體量之最』,共涉及15個省《區、市》的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涵蓋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傳統制茶技藝和徑山茶宴、趕茶場等相關習俗。

其中,廣東潮州工夫茶藝,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現晉級為人類非遺。

已申遺成功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世代傳承,已經形成了系統完整的知識體系、廣泛深入的社會實踐、成熟發達的傳統技藝、種類豐富的手工制品,體現了中國人所秉持的謙、和、禮、敬的價值觀,對道德修養和人格塑造產生了深遠影響,並通過絲綢之路促進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晉級人類非遺:潮州工夫茶藝

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介紹,潮州工夫茶藝是廣東潮汕地區特有的傳統飲茶習俗,於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其是中國茶道的核心代表,在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

雖盛行於閩粵港臺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全國,遠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藝的沖泡用茶以烏龍茶類為主,其中尤以潮州單叢最受青睞,主要程式有茶具講示、茶師凈手、泥爐生火、砂銚掏水、欖炭煮水、開水熱罐、再溫茶盅、茗傾素紙、壺納烏龍、甘泉洗茶、提銚高沖,壺蓋刮沫、淋蓋追熱、燙杯滾杯、低灑茶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敬請品味、先聞茶香、和氣細啜、三嗅杯底與瑞氣圓融等21式,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茶道形式。

近年來,潮州工夫茶藝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在全國各地開設了傳習基地,制定《潮州工夫茶藝技術規程》《潮州工夫茶器四寶》《潮州工夫茶少兒茶藝》等團體標準和地方標準,為潮州工夫茶這種茶習俗的傳承進行標準化,既填補了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空白,也為國內非遺傳承提供了創新的范本。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肖陽

通訊員:粵文旅宣

如果有線索提供或服務咨詢

可聯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課題組。

發送郵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