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怎麼制作出來的呢?《圖+文》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歷史。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由來

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時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贊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

碧螺春工藝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揀得凈。

每年春分前後開采,谷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質最為名貴。

通常采芽葉初展,芽長1.6~2.0厘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為『雀舌』,炒制500克高級碧螺春約需采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采回的芽葉必須及時進行精心揀剔,剔去魚葉和不符標準的芽葉,保持芽葉勻整一致。

一般5~9時采,9~15時揀剔15時~晚上炒制,做到當天采摘,當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殺青:鍋溫也是很重要,190~200°C時,放茶葉,以抖為主,雙手翻炒,做到撈凈、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歷時3~5分鐘。

揉捻:鍋溫70~75°C,采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邊抖,邊炒,邊揉,隨著茶葉水分的減少,條索逐漸形成。

當茶葉幹度達六、七成幹,時間約10分鐘左右,繼續降低鍋溫轉入搓團顯毫過程。

歷時12~15分鐘左右。

搓團顯毫:是形成形狀卷曲似螺、茸毫滿披的關鍵過程。

鍋溫50~60°C,邊炒邊用雙手用力地將全部茶葉揉搓成數個小團,不時抖散,反復多次,搓至條形卷曲,茸毫顯露,達八成幹左右時,進入烘幹過程。

歷時13~15分鐘。

烘幹:采用輕揉、輕炒手法,達到固定形狀,繼續顯毫,蒸發水分的目的。

當九成幹左右時,起鍋將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連紙放在鍋上文火烘至足幹。

鍋溫約30~40°C,足幹葉含水量7%左右,歷時6~8分鐘。

全程約為40分鐘左右。

炒制: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

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

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為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